/ 财经新闻

年内1623只公募基金发“红包”,分红额同比增四成

发布时间:2025-04-16 20:37:57

今年以来,公募基金行业再度加大了分红力度。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年内有1623只基金派发“红包”,较去年同期增加两成;累计金额已经达到超过735亿元,同比增加四成以上。

其中,作为红包派发“大户”的债券型基金仍承担主力军角色,分红数量和规模占比均在七成以上。同时,ETF产品的分红情况也有显著提高,不仅数量增加3倍,金额较去年同期也增加了1.7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分红机制已经成为基金公司提高产品竞争力的卖点之一。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分红可以帮助持有人提前锁定部分收益,实现“落袋为安”,并提升投资获得感。不过,高分红并不意味着高回报,二者并不对等。“基金分红频率的高低,更多是基金投资的策略选择,而无法体现基金运作优劣。投资者过度关注分红,反而可能会错失潜在的增长机会。”一位沪上基金投研人士提醒道。

年内“红包”同比增四成

4月以来,A股市场波动加剧,截至4月16日收盘,上证指数上下波动超过320点。在震荡行情下,投资者对确定性收益的关注度有所上升。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5日,本月以来已有298只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下同)实施分红,数量较上月同期增加了77%。

至此,年内实施了分红操作的基金产品数量已经扩至1623只,累计分红次数为1994次,合计涉及金额达到735.27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分红产品数量及次数分别增加了21.66%、27%,分红金额增加逾220亿元,增幅在四成以上。

作为分红主力军,债券型基金不论是分红数量还是分红规模都占据大头。其分红次数超过1580次,占比接近八成;贡献的分红金额达到571亿元,占总量的77.65%。如中银丰和定期开放、中银睿享定期开放的分红金额超过10亿元。

同时,由于权益市场的赚钱效应有所改善,权益类产品分红情况也大幅提高,年内分红次数达到354次,是去年的三倍多,占比也从6.8%上升至17.75%;同时,年内分红金额为138.06亿元,同比增加1.6倍,占比上升至19%。

其中,ETF市场尤其是宽基ETF,分红力度和频率有显著提升,数据显示,年初至今有37只ETF派发了94.83亿元,而去年同期只有9只产品有相关操作,合计金额为35亿元。其中,华夏沪深300ETF、嘉实沪深300ETF只进行了一次分红,但分别以26.83亿元、24.61亿元位列分红总额的前两位。

截至目前,年内发出4次及以上的“大红包”的产品数量有24只,已经实现了“月月分红”。如数量最多的合煦智远嘉悦利率债A年初至今共分红7次,湘财鑫睿A/C则有5次。

目前,今年以来共有124家基金管理人派发“红包”,金额超过10亿元的有21家。华夏基金凭借旗下ETF以及纯债基金的分红,以47.76亿元领先同业;中银基金则以旗下多只固收产品实施大额分红,以44.78亿元排名第二。此外,广发基金则以旗下产品分红121次,在频率方面名列前茅。

分红或成留客利器

近年来,公募行业正在强化分红意识,以提升投资者的体验和获得感。“真金白银”的回馈背后,实则是机构留客的手段之一。所谓的基金分红,是产品运作的常规动作,是指将基金收益的一部分以现金或者红利再投转为份额的方式派发给投资人。

“基金分红不等于股票分红,可以理解为把投资人账面上的钱,变现一部分成为口袋里的钱。”沪上一位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认为,基金默认的分红方式为现金分红,比较适合短期内有资金使用需求,或者希望提早落袋为安的投资者。

记者观察发现,部分基金公司将定期分红作为宣传看点,并在基金合同中加入触发式分红条款,来提升产品的竞争力。查阅基金合同可以看到,部分产品在合同中已增加了季度条款,也有产品将分红频次调高,此外还有一些主题产品则设置了“可月月分红”等强制分红机制。

需要注意的是,作为近年来的热门产品,权益类ETF产品的分红力度越来越大。但相较于普通基金,场内ETF只有现金分红,没有红利再投,场外ETF联接有红利再投资。

华北一位ETF产品人士表示,ETF分红一般没有强制性要求,根据具体基金合同,触发分红的条件通常是基金份额净值表现超过标的指数达到一定数值。换言之,ETF实现了超额收益,同时满足基金合同相关条款,就可以考虑分红了。

那么,ETF类产品的分红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主要为基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超额收益,这种超额收益往往在ETF建仓、ETF调仓及成份股分红时产生。”一位权益ETF基金经理说。

以设置了季度强制分红条款的某中证A500ETF为例,基金合同显示,在满足条件的背景下,该基金每个自然季度至少进行一次收益分配:每季度最后一个交易日将对基金相对标的指数的超额收益率进行评价,当超额收益率大于0时,基金将进行收益分配,收益分配比例不低于超额收益率的60%。

在业内人士看来,国家对分红的政策支持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新“国九条”等政策措施加强了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的监管,确保ETF市场能够充分分享成份股分红带来的收益。同时,ETF产品规模的快速增长也为分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多只迅速扩大的ETF产品成为分红资金的重要来源。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