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全球科技产业的转型,也对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提出了全新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今年年初,美国与英国分别推出了《AI行动计划》和《AI机会行动计划》,试图通过政策调整促进AI技术创新,同时保护内容创作者和产业利益。
美国方面,特朗普政府的《AI行动计划》强调通过现代化知识产权政策维持美国在全球AI领域的领导地位,旨在促进技术创新、经济竞争力以及国家安全,重点关注如何平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之间的关系。该计划强调知识产权体系的现代化和优化,尤其是在快速发展的AI技术领域,为创新者提供更明确的法律支持。
而英国则推出了《AI机会行动计划》,该计划旨在通过政策支持和技术推广,确保英国在AI技术研发与应用领域的全球竞争力。作为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英国政府还发布了AI版权改革征求意见稿,试图在AI模型训练与创意产业保护之间找到平衡。
英国的AI版权改革计划缘起于近年来AI技术在生成式内容领域的迅猛发展。随着大语言模型和生成式AI工具在创意产业中的广泛应用,如何在保护内容创作者权益的同时,确保AI开发者能够合法使用高质量数据进行模型训练,成为政策设计的核心问题。英国政府希望通过改革版权制度,为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更明确的法律框架,同时避免因版权纠纷阻碍技术创新。然而,该提案引发了包括OpenAI和谷歌在内的科技巨头的抵制,他们认为过于严格的版权限制可能对AI产业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将围绕版权、数据与专利三大领域,探讨美英两国在AI技术创新与全球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政策布局与战略方向。
版权保护与AI技术创新:寻找版权合理使用的平衡点
英国政府的AI版权改革方案成为争议的焦点。OpenAI和谷歌认为《英国AI版权提案》可能过度限制AI开发者使用高质量数据训练模型的能力,从而阻碍技术创新。它们强调,版权政策应明确界定AI模型训练中的合理使用范围,以避免法律纠纷,同时支持创作者通过透明机制从AI训练中获取合理的经济回报。
与此同时,美国特拉华州地区法院最近的一项裁决对英国版权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该裁决在英国议会中被引用,议员们担心英国政府的版权改革可能会对创意产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如何在允许AI开发者使用训练数据的同时,确保内容创作者能够控制其作品的使用并从中获益,成为政策设计的核心问题。
谷歌与OpenAI就《AI行动计划》提交给特朗普政府的意见中进一步强调,合理使用原则对生成式AI的发展至关重要。它们指出,允许AI开发者自由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材料进行模型训练是确保美国在全球AI竞争中领先的关键。OpenAI特别指出:“将合理使用原则应用于,AI不仅是美国竞争力的问题,更是国家安全的问题。”
美国OpenAI和微软等科技巨头建议,美英两国应在版权政策中建立明确的合理使用标准,同时通过技术手段(如区块链技术)确保版权保护的透明性与可操作性。这些措施将有助于在保护创作者权益与促进技术创新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美国知名技术政策咨询公司Access Partnership则进一步提出了技术解决方案以促进负责任的版权使用,例如:数字水印与内容指纹技术:唯一标识原创作品,确保正确归属并简化权利管理;基于区块链的授权系统:提供安全、透明且不可篡改的所有权记录;AI内容识别技术:主动检测版权材料,优化授权流程并减少纠纷。
这些技术手段不仅能提升版权保护的效率与透明度,还能为资源有限的创新者创造公平环境,从而增强公众信任并促进高效协作。
数据共享与隐私保护:应对AI基础资源的关键挑战
数据是AI技术发展的核心基础资源,但如何在开放数据与隐私保护之间取得平衡,是美英两国政策制定者面临的关键挑战。美英两国在数据治理领域采取了不同的政策路径,为应对AI时代的复杂需求提供了法律框架。
Access Partnership指出,美国AI行动计划强调通过现代化知识产权政策促进数据共享,同时维护数据隐私与安全。谷歌与OpenAI在提交给特朗普政府的意见中提出,数据政策需要鼓励跨行业的数据共享,以推动AI技术创新,但同时必须确保数据使用的透明度和用户隐私的保护。谷歌进一步建议建立统一的数据使用标准,并通过技术手段(如加密技术与隐私保护算法)加强数据安全性,以避免数据滥用和隐私侵犯。
此外,谷歌还特别强调了政府数据集的重要性,建议允许商业AI开发者访问政府数据,以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同时,它们呼吁建立一个平衡的出口管制框架,既能保护国家安全,又能促进美国生成式AI技术的全球采用。
然而,美国的数据治理长期以来因缺乏统一的联邦隐私框架而备受争议。尽管已有《加州消费者隐私法案》(CCPA)和《加州隐私权利法案》(CPRA)等州级法律填补空白,但这种碎片化的隐私保护措施导致了企业合规成本增加,同时难以有效保护消费者。在此背景下,美国国会多次尝试通过联邦隐私立法,包括《美国数据隐私和保护法案》(ADPPA)和《美国隐私权利法案》(APRA),但因联邦优先权争议及其他问题未能取得实质进展。
近期政策建议强调,统一的联邦隐私框架应在保障消费者隐私权利的同时,避免扼杀创新。具体而言,立法应赋予消费者知情权、访问权、更正权与删除权,并通过数据最小化原则限制企业收集超出必要范围的数据。此外,针对AI算法可能导致的歧视问题,立法还需引入防止自动化决策负面影响的机制,以维护数据使用的公平性。
相比美国的立法僵局,英国则通过《AI机会行动计划》展现了更为积极的政策姿态。该计划不仅关注数据隐私保护,还致力于推动数据共享与技术推广,以增强AI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全球竞争力。英国政府发布的AI版权改革征求意见稿,试图在保护数据隐私与促进数据流通之间寻求平衡,为AI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提供支持。
英国的政策强调数据治理与技术推广的结合,通过构建高效的数据共享机制,为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动力。这一政策路径不仅有助于提升英国在AI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也为其他国家的数据治理提供了重要参考。
美英两国的数据法改革展现了两种不同的路径:美国侧重隐私权保护与统一立法框架,英国则聚焦数据共享与技术推广。两国的政策实践表明,AI时代的数据治理不仅需要解决隐私保护与数据安全的矛盾,更需在全球竞争中为技术创新提供法律支持。随着数据密集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构建兼顾隐私保护与技术创新的数据治理体系将成为全球政策的关键方向。
专利法变革:构建AI技术创新与全球扩散的法律基础
专利保护是推动AI技术创新的重要机制,但如何避免专利过度保护阻碍技术扩散,是政策制定者需要解决的问题。Access Partnership指出,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其《AI行动计划》中强调专利制度的现代化改革,以激励创新并促进技术扩散。
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前官员达米安·波尔卡里在其提交的建议中提出了一系列细化措施,旨在优化专利政策以支持AI技术发展:专利申请流程的优化:简化申请流程,降低费用,并引入AI辅助审查系统以加速专利审批。
专利保护范围的明确化:建立专门的分类标准,动态调整专利保护期限,同时避免过度保护形成技术垄断。
促进技术共享与开放创新:倡导专利池机制与开放许可模式,以鼓励跨行业合作和技术扩散,特别是在公共利益领域(如医疗和环境保护)。
国际专利协调与标准化:制定国际专利标准,建立跨境专利保护机制,并通过国际合作推动技术共享与交流。
专利政策的动态评估与调整:定期评估政策影响,引入专家咨询机制,并在特定领域试点新政策。
此外,谷歌在其提交意见中指出,美国专利商标局需要加强对多方复审(IPR)系统的支持,以确保对错误授予的AI专利进行有效审查。他们还建议避免严格适用“Fintiv”规则,以减少专利纠纷对创新的阻碍。谷歌特别强调,最近中国专利数量的增加对美国AI技术领先地位构成威胁,呼吁在专利审查中更加注重质量。
OpenAI则呼吁制定平衡的专利政策,通过保护创新自由和促进技术扩散,确保美国AI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它们强调:“联邦政府需要采取整体方法,与私营部门建立自愿伙伴关系,消除繁重的州法律对美国AI公司的阻碍。”
此外,Access Partnership提出了以下建议以赋能初创企业与创新者:
简化专利申请流程:通过数字化工具优化申请步骤,降低费用,并引入AI辅助审查系统以加速专利审批。
促进跨行业协作:通过专利池机制、开放许可模式和标准化协议,降低壁垒并加速技术扩散。
设立专项支持计划:包括针对小微企业的费用减免政策和国家知识产权创新基金,以支持前沿研究与商业化。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现代化专利体系激励创新者,同时构建安全、公平的合作生态,加速关键领域的技术进步。
美英两国在AI行动计划和知识产权改革方面的政策制定,充分体现了全球科技产业对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平衡的高度关注。科技巨头如OpenAI和谷歌等企业围绕AI技术知识产权的建言献策,为两国政府优化政策方向提供了重要参考。这使得知识产权制度在保护创作者权益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支持AI技术的持续发展与突破。
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的快速迭代,美英两国需在版权、数据共享和专利保护等领域持续深化改革,构建更加前瞻性与包容性的知识产权政策框架。这也为其他国家提供可借鉴的政策经验,推动全球AI技术的协同发展。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知识产权与竞争法中心教授)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