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时长确实是个微妙的话题。表面上看,一款游戏能玩的时间越长似乎越划算,但现实往往并非如此。玩家们早已厌倦了厂商在游戏中塞满空洞、可有可无的支线内容。相反,那些更精简、懂得克制的游戏反而更受追捧。原因不难理解:集中紧凑的体验带来更强的冲击力,玩家也无需在无意义的内容上耗费过多宝贵时间。
近期,外媒dualshockers的编辑Ronald Goncalves就表达了他作为“时间价值至上”玩家的心声。他专门整理了一份榜单,吐槽那些本身素质优秀,却因流程过于冗长而减分的10款游戏。
Ronald首先提到《质量效应》。虽然BioWare意在构建宏大的银河冒险,但他认为游戏中塞入了大量在玩法和剧情上都缺乏价值的支线。玩家被迫在那些空洞、重复、设计乏味的星球上漫无目的地探索,这被他视为整个系列最糟糕的部分,甚至可能是唯一的硬伤。
《无主之地3》同样上榜。Ronald坦言自己投入了不少时间并享受其中,但主线剧情被过分拉长。他推测Gearbox过于急切地想捧红卡吕普索双胞胎来接棒前作的人气反派,于是强行在主线中堆砌他们的戏份——可惜这些任务既没能提升角色魅力,也缺乏深度刻画。当玩家最终面对令人失望的结局战时,回顾漫长的流程,难免有“浪费时间”之感。
对于《暗黑血统2》,Ronald批评其充斥着单调的“跑腿”任务。找钥匙、救幽灵、打战士、收集碎片...每一项都无比枯燥。游戏原本流畅爽快的战斗体验,就这样被冗长乏味的流程设计严重拖累。他特别指出,虽然《巫师3:狂猎》证明了“跑腿”任务也能做得精彩,但《暗黑血统2》显然不在其列。
即使是他玩得很开心的《合金装备5:幻痛》,Ronald也认同其流程过长的批评。广阔的地图与重复的主线结构交织,每完成一项主线,玩家就会被数十个换汤不换药的支线任务淹没。这种割裂的节奏最终损害了故事的连贯性和冲击力。更令人沮丧的是,解锁真结局还需完成一堆模糊且重复的条件,迫使玩家反复经历几乎相同的任务。
《邪恶冥刻》的问题,在Ronald看来,源于开发者Daniel Mullins对颠覆玩家期待的过分执着。虽然前两幕精彩纷呈,但到了第三幕,这种手法效果明显下滑。当游戏已很难再带来新鲜感时,它仍在通过层层反转和意外变化推进,最终却未能给出一个令人舒适的收尾。
Ronald毫不掩饰对《尼尔:伪装者 ver.1.2247》剧情、角色和音乐的热爱,也欣赏横尾太郎的风格。然而,一遍遍重复探索那几张苍白的地图,忍受单调的战斗系统,这过程实在令人抓狂。他认为,如果游戏能缩减一半流程,并删去强制性的武器收集环节(这些与“拯救世界”的主旨格格不入),本作本可以吸引更多玩家。
《蓝途王子》给Ronald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初次通关,你会惊叹于其作为解谜游戏的杰作地位。但若因好奇未解之谜而深入挖掘,你会发现隐藏内容的体量远超想象,甚至可能是已通关内容的两倍之多。Ronald直言,能不靠攻略通关此游戏堪称现代奇迹。它确实是杰作,但过于烧脑和繁复。
作为公认的杰作,《艾尔登法环》以其庞大的规模和沉浸感震撼了Ronald。无论是初到宁姆格福、探索湖之利耶尼亚,还是深入王城或盖立德,FromSoftware的魄力都令人叹服。然而,这种震撼感在后期逐渐被疲惫感取代。他一方面敬佩地图的宏大,另一方面也质疑其必要性。他认为,如果后期区域能更精炼、密度更高而非继续扩张,游戏可能会更加完美。尽管他仍视其为当代最伟大的游戏之一,但确实觉得它“长得过头了”。
《双人成行》被誉为近年最佳合作游戏之一,其前几章的清新创意备受称赞。但Ronald指出,过长的整体流程导致了节奏的不均衡。像“罗斯的房间”和“阁楼”等章节明显拖沓,不仅让单一机制变得乏味,也破坏了关卡间流畅的转换节奏。结果是有些章节短得无法充分发挥玩法,有些则长得令人疲惫,导致某些创意被压缩,而另一些被过度消耗。此外,作为一款双人游戏,其流程长度也远超同类游戏的常规标准,对普通玩家来说负担过重。
最后,Ronald将《最后生还者2》列为榜首。他坦言自己其实更喜欢第二部,并称其“近乎完美”,但未能登顶的原因恰恰在于其冗长和节奏问题。惊艳的开场不断打破预期,但随着剧情推进,过多的闪回和频繁的视角切换显著拖慢了节奏。临近结尾时,第一部分建立起的紧张感和情绪高峰早已消散。虽然体验双主角视角很有价值,但整体叙事缺乏统一性。即使忽略视角切换,主线流程本身也显冗长,结局更是拖得太久,最终未能兑现前期积累的期待。
那么,大家对这份关于“优秀但冗长”游戏的榜单有何看法?你玩过哪些质量不错却让你觉得流程过长的游戏呢?欢迎分享你的经历。
0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