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增至7296万盎司,较10月末增加了16万盎司,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首次增持黄金。在此之前,中国人民银行已经连续6个月没有增加黄金储备。这一变动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业内人士分析,此次恢复增持可能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有关,未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国际金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可能易涨难跌。因此,中国人民银行决定恢复增持黄金,但这是否意味着将持续增持,还需进一步观察。
黄金储备作为国际储备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全球央行和场外交易市场对黄金的需求强劲,推动了金价的不断攀升。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增持的16万盎司(约4.98吨)黄金,虽然数量不大,但在当前国际形势下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近期由于美元强势,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央行及时增持黄金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同时,特朗普上台后逆全球化趋势可能加速,央行增持黄金可以提高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目前中国黄金储备占国际储备的比例仍较低,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角度看,央行增持黄金是一个长期的方向。此外,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黄金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稳步推进。
过去半年,尽管中国央行暂停了黄金增持,但其他一些国家的央行仍在继续增持。例如,波兰央行在8月增持了20.01万盎司黄金,印度央行也在10月和11月连续两个月增持了27吨黄金,2024年的总购买量达到了77吨。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经历了显著的波动。10月底,COMEX黄金期货和现货黄金分别创下了2801.8美元/盎司和2790.07美元/盎司的历史新高。然而,进入11月以来,黄金价格逐渐从高位回落。截至12月8日13时,现货黄金价格为2632.664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为2654.9美元/盎司。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分析,近期国际黄金价格的波动主要受到美国经济数据强劲、美联储官员鹰派言论、美债收益率和美元反弹等因素的影响。黄金市场本身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加上国际央行购金步伐放缓,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黄金价格的回调。尽管如此,从更长的时间线来看,黄金价格总体上仍呈震荡上行的趋势,成为全球表现最佳的大类资产之一。
高盛在其最新的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底,黄金价格可能达到每盎司3000美元。报告指出,黄金在对冲潜在经济尾部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在当前美国政策变化范围广泛的背景下,黄金作为投资组合多元化工具的价值更加凸显。
中信证券的明明认为,央行增持黄金是推动金价上涨的重要因素,而中国央行在全球央行中是最主要的净买入方之一。此次央行增持黄金,释放了金价进一步上涨的积极信号。在全球通胀尚未明显回落、逆全球化趋势可能加速的情况下,预计央行将进一步购金,这将支撑金价的持续上涨。
然而,东方金诚的王青指出,11月国际金价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且明显高于5月央行暂停增持时的价位。未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可能继续影响金价走势,因此,央行是否会持续增持黄金仍需进一步观察。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市场不确定性较大,投资黄金需要谨慎。周茂华建议,投资者应理性投资,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合理安排黄金的投资比例,并注意防范潜在的市场波动风险。尽管黄金被视为避险资产,但其价格波动同样不可忽视,投资者应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明智的投资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