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末,中国官方黄金储备增至7296万盎司,较10月末增加了16万盎司,约合4.98吨。这是自今年4月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首次增持黄金。在此之前,央行已经连续6个月没有增加黄金储备。
业内人士分析,11月央行恢复增持黄金,可能是由于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预示着未来的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可能出现新的变化。在这种背景下,国际金价可能在较长时期内保持上涨趋势,从而促使央行恢复增持。然而,央行是否会持续增持黄金,还需进一步观察。
黄金作为国际储备多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各国央行的重视。今年,全球央行和场外交易市场的黄金需求非常强劲,推动了金价的不断攀升和屡创新高。中国人民银行此次增持黄金,出乎市场预料。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表示,央行增持黄金有两方面的考虑:1.在美元强势的影响下,人民币面临较大的贬值压力,央行增持黄金有助于缓解这一压力。2.特朗普上台后,逆全球化的趋势可能加速,央行增持黄金可以增强我国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当前我国国际储备中黄金的比例仍然较低,从优化国际储备结构的角度看,央行增持黄金是一个长期的方向。同时,黄金作为全球广泛接受的最终支付手段,央行增持可以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有利于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过去半年,央行在连续18个月增持黄金后,黄金储备规模一直保持不变。市场专家普遍认为,央行暂停增持主要是因为黄金价格高企,适当调整增持节奏有助于控制成本。
尽管如此,其他国家的央行仍在继续增持黄金。例如,8月波兰央行增持了20.01万盎司黄金,10月和11月印度央行连续两个月增持了27吨黄金,2024年的总购买量达到了77吨。
今年以来,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尤其是在10月底多次创下历史新高。例如,10月30日,COMEX黄金期货最高报2801.8美元/盎司,现货黄金也在10月31日达到2790.07美元/盎司的历史高位。然而,进入11月以来,黄金价格逐渐从高位回调。截至12月8日13时,现货黄金价格上涨0.04%,报2632.664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上涨0.25%,报2654.9美元/盎司。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认为,近期国际黄金价格波动加剧,主要受美国经济数据向好、美联储官员言论偏向鹰派、美债利率和美元反弹等因素影响。黄金市场本身积累了巨大的获利盘,加上国际央行购金规模放缓,对近期黄金价格构成了一定的压力。尽管如此,从长期来看,黄金价格仍然呈现震荡上行的趋势,成为全球表现最好的大类资产之一。
高盛在一份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12月,黄金价格将达到每盎司3000美元。报告指出,黄金在对冲潜在经济尾部风险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特别是考虑到美国政策变化的广泛性,大宗商品在投资组合中的多元化作用得到了加强。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预测,全球通胀尚未明显回落,逆全球化趋势可能再度加速,这些因素都可能促使央行进一步购金,从而支持金价持续上涨。
11月国际金价虽然环比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附近,明显高于5月央行暂停增持时的价位。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分析,11月央行恢复增持黄金,可能是因为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的变化导致国际金价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易涨难跌。
对于投资者,周茂华建议,当前黄金价格处于历史较高水平,影响金价走势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对投资者的专业性要求较高。从稳健投资的角度,投资者需要理性投资,构建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把握好投资节奏,并防范潜在的波动风险。尽管黄金被视为避险资产,但其波动风险依然存在,投资者应谨慎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