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美银内部数据显示,9月美国就业增长速度继续放缓,但各收入阶层的薪资均有所上涨,其中高收入群体薪资涨幅尤为显著。经济学家克劳迪奥·伊里戈延(Claudio Irigoyen)与安东尼奥·加布里埃尔(Antonio Gabriel)在10月10日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薪资上涨与稳健的消费支出相结合,进一步印证了他们的观点——尽管劳动力市场有所降温,但美国经济增长仍具备韧性。
数据还显示,尽管高收入家庭境况更佳,但中低收入群体的支出同样在增加,这为总消费的稳定提供了支撑。
两位经济学家在报告中写道:“当前劳动力市场的再平衡,很大程度上是由移民政策收紧导致的供给端变化所推动,而非整体经济疲软的信号。”他们补充称,美联储若采取过于激进的宽松政策,可能会面临需求过度刺激的风险。
法国财政僵局持续加剧
在欧洲,美银经济学家警告称,法国当前的政治危机根源在于总统埃马纽埃尔·马克龙(Emmanuel Macron)难以推动预算案通过,这使得将财政赤字降至GDP的5%以下变得“不切实际”。尽管马克龙预计将很快任命新总理以避免新一轮选举,但美银团队对任何能实现长期财政稳定的结果均缺乏信心。
伊里戈延与加布里埃尔预测,即便组建中间派联合政府,2026年法国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仍将维持在5%左右;除非发生重大冲击,否则这一比例上下波动的空间都十分有限。
他们表示:“新选举的风险以及短期内经济路径的更大波动性虽有所降低,但仍处于高位。”
英国面临财政空间萎缩困境
美银预测,英国政府将于11月26日公布的秋季预算案可能会显示,该国财政空间将缩减200亿至300亿英镑。分析师们预计,财政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将通过多项规模较小、且不会引发通胀的增税措施来弥补资金缺口,以避免实施可能引发政治反弹的大幅开支削减。
不过,他们也警告称,若违反财政规则,可能会引发英国国债市场的负面反应,因此“平衡且受限”的政策路径最有可能成为最终选择。此外,前期集中推进的财政调整可能会对2026年的经济增长造成轻微拖累,并影响英国央行的利率政策走向。
日本大选后转向政策宽松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Sanae Takaichi)带来了美银所称的“财政与货币宽松新氛围”。她在选举中击败此前被普遍看好的小泉进次郎(Koizumi),随后日元汇率迅速贬值4%。高市早苗支持扩张性财政政策,其推行的经济刺激规模可能会超过前任,但具体规模目前仍不确定。
尽管高市早苗持宽松立场,美银仍预计日本央行将维持渐进式紧缩路径:预计下次加息将在2026年1月,此后大约每六个月加息一次。
人工智能投资为美国增长注入动力
在另一项分析中,美银经济学家指出,人工智能(AI)热潮仍是美国投资的主要驱动力。2025年上半年,软件、计算机设备、数据中心等AI相关领域对美国季度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5个百分点。
尽管“关税前置”(企业为规避未来更高关税而提前增加进口)现象使局势变得复杂,但分析师们认为,AI驱动的资本支出仍将是长期结构性利好因素。微软(MSFT.US)、亚马逊(AMZN.US)、谷歌(GOOGL.US)、Meta(META.US)等超大规模科技企业(Hyperscaler)预计明年资本支出将增长18%,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估计可达0.3个百分点。
尽管外界担忧AI可能导致工人失业,但美银目前尚未发现大规模失业的证据。事实上,在AI应用率较高的白领行业,就业增长反而更为强劲。经济学家们在报告中写道:“至少目前来看,AI更多是资本支出的推动力,而非就业岗位的破坏者。”
展望:财政压力与技术韧性的碰撞
美银《全球报告》(Global Letter)强调,主要发达经济体的财政脆弱性与私营部门投资的结构性韧性之间,差距正不断扩大。法国、英国和日本仍在应对财政约束难题,而美国经济却持续超出“放缓预期”——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薪资增长势头、消费韧性,以及人工智能应用的加速推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