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增长62%,TCL电子(01070)各项业务全面开花

发布时间:2025-09-01 17:37:52

在全球电视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TCL电子(01070)却实现逆势增长,凭借中高端产品策略与创新业务布局,为投资者交出满意的答卷。

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TCL电子收入达547.8亿港元,同比增长20.4%,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62.0%至10.6亿港元。整体费用率同比下降1个百分点至11.5%;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同比增长30.4%至114.4亿港元。

比数字本身更值得关注的是,TCL电子是如何做到“增收更增利”?答案或许藏在公司“显示 互联网 创新”三条曲线的共振里。

“中高端 全球化”成效显著,电视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

电视业务作为TCL电子的拳头业务,在2025年上半年不仅延续了高增势头,更在行业竞争格局重塑的大背景下巩固了全球话语权。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数据,2025年H1三星市占率仍位居第一,但市占率已从去年同期的18.2%下降至17.9%;TCL电子以12.5%的出货量增速领跑同行,且以15.2%的市占率稳居第二,从去年的13.8%市占率提升1.4个百分点。海信、LG电子分别位列第三、第四,CR4集中度达59.8%,头部品牌“马太效应”进一步加剧。

与此同时,二线品牌及白牌厂商在大尺寸与 Mini LED 双重成本压力下加速出清,传统 LCD中小尺寸产线被迫转做显示器或关停,行业洗牌进入深水区。Omdia数据显示,2025年出货量同比增速最快的电视技术为Mini LED,同比增长82.9%,大尺寸90英寸及以上的同比增长57.4%。

在“大屏化 Mini LED 化”这一公认赛道上,TCL的先发优势被迅速放大。数据显示,上半年TCL Mini LED电视出货量同比暴涨176.1%,达到137万台,市占率28.7%,使TCL牢牢占据全球Mini LED电视出货量第一的位置。

利润端同样验证高端化成效。上半年TCL电子电视业务收入283.5 亿港元,同比增长9.4%;全球出货均价突破2100港元,同比提升1.7%,电视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了0.5个百分点至15.9%。

分区域来看,中国市场的竞争已从“增量”转向“提质”。上半年TCL电子国内市场实现收入87.2亿港元,同比增长4.4%,毛利率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至19.4%。毛利率的提升主要依托品牌升级与技术创新,2025年上半年,TCL电视在中国市场出货量同比增长3.5%,其中,走中高端路线的TCL品牌电视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0.2%,零售量排名市场前二。据中怡康全渠道数据,2025年上半年TCL品牌以及雷鸟品牌电视零售额市占率提升了1.3个百分点至23.5%。

北美市场方面,TCL电子借助体育营销将TCL品牌与当地文化深度融合,积极提升品牌影响力。2025年上半年TCL电视在美国市场零售量市占率依然稳居市场前二。值得关注的是,TCL Mini LED电视在北美市场出货量大幅增长,增幅同比达349.6%,出货占比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TCL电视在北美市场的出货均价同比大幅提升12.6%,产品结构改善带来的盈利能力变化尤为凸显。

欧洲市场方面,TCL电子通过“一国一策”精准布局区域渠道网络,在英国、德国等国家重点渠道实现突破,规模持续扩张。上半年,TCL品牌电视欧洲出货量同比增长13.3%。大尺寸产品销量进一步提升,65寸及以上TCL 电视出货量同比提升29.6%,TCL Mini LED 电视出货量更同比大幅增长91.0%。TCL 电视在法国及波兰零售量排名稳居前二,在瑞典、西班牙、希腊及捷克零售量排名前三。

新兴市场方面同样表现不俗,上半年TCL 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17.9%,其中,65寸及以上TCL 电视出货量同比增长45.8%。TCL 电视在菲律宾、澳大利亚、沙特、 阿根廷及巴基斯坦零售量排名首位,在巴西、泰国及缅甸排名前二,在越南及韩国等地排名第三。

TCL电子在全球市场表现突出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全球化制造网络,在全球贸易摩擦的背景下,全球化运营为TCL穿越贸易摩擦提供了“护城河”。公司已在越南、墨西哥、巴西、波兰、巴基斯坦布局生产基地,整机年产能突破 3000万台,可实现全球市场灵活供应。

互联网海外高增,创新业务成为收入贡献重要增长点

互联网业务作为TCL电子生态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上半年也展现出了高盈利特性。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TCL电子全球互联网业务收入达14.6亿港元,同比增长20.3%。更引人注目的是其毛利率高达54.4%,同比进一步提升0.5个百分点,变现能力显著增强。

变现能力的提升主要得益于公司海外互联网业务商业模式持续突破,内容建设、产品体验及商业化能力大幅提升。具体来看,在国际市场方面,TCL电子持续深化与Google、Roku、Netflix等互联网巨头的密切合作,推动海外商业模式不断创新。得益于TCL Channel的全面升级,内容分发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打造了FAST及AVOD双一流体验;不仅如此,TCL电子在美国、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国家持续深化本地化内容运营,优质内容占比大幅提升,自有内容产品的平均消费时长实现翻倍增长。截至2025年6月30日,TCL Channel已全面覆盖全球海外市场,累计用户数突破3930万,有效驱动国际市场互联网业务的稳健增长。

与此同时,TCL电子的创新业务收入同比猛增42.4%至198.8亿港元,收入占比从30.7%提升至36.3%,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其中,最亮眼的可数光伏业务。上半年光伏业务实现收入111.4亿港元,同比大增111.3%,毛利10.7亿港元,同比增长98.5%。

近年来,中国分布式光伏发展迅速。2025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212.21GW,同比增长107%。其中,户用光伏新增25.63GW,同比增长135.43%;工商业分布式新增87.18GW,同比增长61.7%。从2019年到2024年,中国分布式光伏新增装机量年复合增长率57.95%,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量占比由31%提升至42%,成为光伏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尽管分布式光伏行业增速表现亮眼,但行业竞争激烈,要从这一“红海”市场取胜并非易事。在此背景下,TCL电子聚焦生态合作提质,以“双向赋能 精细化运营”策略,提升渠道黏性,强化核心能力自建,打造平台化服务能力。依托家电业务超过20年渠道积淀,有效支撑户用市场广泛触达,累计拓展渠道商超2380家,建立起差异化竞争壁垒。这一转型推动渠道合作从价格维度延伸至综合服务维度,实现了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深耕的战略转变。

随着新能源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和装机占比不断提高,分布式光伏全面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条件日益成熟。2025年2月,《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即“136号文”)正式发布,标志着新能源“固定电价”时代结束,全面步入电价市场化新阶段。新政下,电网不再兜底将重塑收益模式,新能源发电企业须直面市场供需波动,出现“量价双不确定”局面。

为应对短期电价波动与长期资产运营风险,TCL电子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为导向,与具有电力市场化交易能力的资本方(如省属售电公司、地方能投)建立深度合作,增强资产安全垫,有效控制风险敞口,提升资产运营效率,共同推进绿色金融解决方案的创新与落地,显著提升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投资稳定性。

截至6月底,TCL电子累计签约农户28万户,对应装机规模约2.1 GW(按每户7.5 kW 估算),相当于一个中型地面电站。公司通过长期协议锁定屋顶资源20年运营权,初步构建起以分布式屋顶光伏为基础的“聚合商”资源池。此举推动TCL电子从单一设备销售向”智慧能源解决方案服务商“的战略转型,商业模式由依赖“制造毛利”升级为“电量收益分成 运营服务费”的双轮驱动模式。在当前光伏组件利润逐步趋近现金成本的行业背景下,该模式显著提升了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分布式光伏由“补贴驱动”转向“市场驱动”的关键拐点,TCL电子通过“渠道深耕 金融风控 资产运营”三位一体的打法,锚定“综合能源服务商”战略定位,提前锁定优质屋顶资源、降低渠道流失、对冲电价波动,从而在行业加速出清的背景下仍能保持高于行业平均的ROE与现金流稳定性。

随着分布式光伏向纵深发展和数智化应用的不断推广,TCL电子基于市场化需求,持续升级服务战略,不断拓展业务、服务与生态边界,打造相对竞争力,在行业变革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消费电子整体需求趋缓、传统手机/电视增长见顶的背景下,AR/XR与AI机器人两条高景气赛道正成为品牌突围的“黄金交叉点”。据洛图科技(RUNTO)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消费级XR设备市场(涵盖VR/MR和AR)的全渠道零售量达到30.7万台,同比增长17.6%;零售额为9.9亿元,同比增长21.1%。而AI 陪伴机器人赛道更被 Grand View Research 视为“下一个千亿级蓝海”,2024 年市场规模已达282亿美元,预计 2025-2030年复合增速高达30.8%,2030年将突破1079 亿美元——两条赛道叠加,正重塑“硬件 内容 场景”的新商业闭环。

TCL 电子通过旗下雷鸟创新率先卡位。2025年618 期间,雷鸟眼镜国内销量市占率飙升至52%,达到去年同期的3.4倍,连续拿下京东、天猫XR品类销量冠军;Air 3s Pro、V3 Slim、X3 Pro AI 等新品以“轻量级私人影院”“AI 拍摄”“全彩 AR AI 融合”三大差异化卖点,精准切中“观影、短视频、移动办公”三大增量场景。

与此同时,雷鸟创新与蚂蚁集团达成战略合作,未来用户在AR眼镜里即可完成扫码点餐、跨境退税、数字人民币支付,进一步打开本地生活与出境游的高频刚需入口。

在AI IoT 机器人融合方向,TCL电子年初在CES发布了全球首款分体式智能家居陪伴机器人TCL AiMe。该产品把AI大模型、全屋IoT网关、情感交互终端整合进一个可移动底座,既能用自然语言控制智能家电,又能通过人脸识别与情绪算法提供“家庭管家 情感陪伴”双重价值。行业分析师指出,AiMe的“分体”设计巧妙解决了传统固定音响/屏幕的覆盖盲区,同时让机器人成为客厅里的“移动中控”,为TCL打通“电视—冰箱—空调—照明”全场景数据流提供了物理入口。

从商业模型看,TCL电子在智能应用端已跑出“硬件持续盈利 软件增加粘性”的良性循环模式;在机器人端,则借“硬件入口”抢占未来5年的家庭数据与增值服务。两条高增速赛道叠加,一方面对冲了传统电视业务的周期波动,另一方面让TCL 在“AI 场景”时代继续占据用户客厅与随身场景的双重制高点。

结语

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分化、技术迭代加速的当下,TCL电子用一份中期报告证明:传统硬件厂商只要能持续踩准技术、渠道与生态的节奏,完全可以穿越周期,持续实现利润的高增。

2025 年半年报,TCL 用一份“高分答卷”告诉市场:它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电视制造商,而是化身AI引擎驱动、绿色能源赋能、智能穿戴破圈的“多栖科技舰队”,在多条万亿赛道上同时扬帆。

对于TCL电子这一份积极的财报,券商也纷纷看好并且上调目标价,华泰证券、华安证券给予“买入”评级,中金公司给予“跑赢行业”评级,银河证券给予“推荐”评级。更难得的是,按9月1日收盘价计算,TCL电子滚动市盈率(PETTM)仅11.5倍,并未完全反应其真实市场价值,而过去5年公司的股利增长达9.96%,最新一年股息率达5.01%,堪称港股市场稀缺的“高成长 高股息”标的。

低估值、高分红、持续兑现的经营现金流,TCL电子对股东的长期友好度一目了然,长期配置价值显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