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公路发展已逐步进入增量精准有序建设与存量更新提质增效并重的新阶段。交通运输部表示,将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统筹衔接。
在8月19日至20日召开的2025年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上,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四好农村路”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截至目前,农村公路建设已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有关目标任务。
交通运输部20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十四五”以来,中央累计投入车购税资金2200亿元,带动全社会完成农村公路投资约2万亿元,投入农村客运补贴资金444.5亿元,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超4000亿元。
“十四五”前四年,全国农村公路新改建71.6万公里,总里程达464.4万公里,较“十三五”末增长6%。乡镇通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89.5%,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比例达94.6%。
交通运输部介绍,目前,外通内联、通村畅乡的农村交通网络基本形成;安全高效、普惠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四好农村路”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作用进一步凸显。
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是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农村地区最主要甚至唯一的交通方式。交通运输部有关专家介绍,当前,我国当前农村公路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挑战,特别是农村公路技术等级总体偏低,路网质量有待提升,管理养护短板较多,安全保障亟需加强,服务功能需要进一步拓展。
摄影/章轲
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农村公路发展逐步进入增量精准有序建设与存量更新提质增效并重的新阶段,要准确把握“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着力转变工作导向,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转变工作重心,更加注重建管养运全面协调发展;转变工作方法,更加注重精准施策。
同时,实施新一轮农村公路提升行动,持续优化完善农村公路路网,坚持做优增量、优化存量、统筹衔接。加强农村交通安全保障,提升农村运输服务品质,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城乡物流更加畅通、加快推进新业态发展。持续加大农村公路养护力度、创新养护生产模式,全面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第一财经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了解到,《农村公路条例》(下称《条例》)将于今年9月15日起施行。《条例》明确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完善政策措施,健全激励机制,加快农村货运物流等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村客运可持续运营,促进农村客运、货运物流、邮政快递融合发展,拓展农村公路服务功能,提升农村公路服务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能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伍振军表示,当前,农村公路已成为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载体。农村客运服务品质提升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是畅通城乡人员往来、激活区域贸易流通的关键路径,更是盘活农村资源要素、释放乡村发展活力的重要引擎。
多年来,农村公路建设和维护的资金保障一直是难题。《条例》提出“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资金保障制度”,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排应由其承担的农村公路发展经费并列入本级预算,还特别强调要落实养护资金财政支出责任。鼓励通过慈善和社会捐助以及综合开发运营农村公路相关资源、权益等方式筹集农村公路发展资金,支持金融机构提供相应金融服务,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依法参与农村公路发展。
中国公路学会副秘书长刘传雷表示,值得注意的是,《条例》提出“农村公路与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一体化开发的收益可以用于农村公路养护”,这不仅为农村公路养护提供了新的资金渠道,也为农村公路与旅游等产业融合注入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