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茅台总部1400多公里的河南周口沈丘县冯营镇李寨村,成为茅台新战略的发声场。
4月26日,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在2025年的首次大规模调研,选址这个曾经的“国家级贫困村”,召集豫、鲁、陕、晋、冀、鄂、皖七省区经销商探讨白酒消费转型。一年前的这一天,张德芹重回茅台集团,首站调研走进的是茅台生产车间。
从参与人数及规格,可以看出此次调研的重要程度。除了张德芹外,还有集团党委副书记高山,贵州茅台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卓玛才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法律顾问段建桦,集团党委委员、总会计师刘刚,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旭以及集团中层骨干、经销商代表等近50人参加。
这场持续3个多小时的高规格会议释放的信号,指向茅台在新周期中重构厂商关系、重塑消费逻辑的迫切性。
信号1
茅台的合作伙伴标准
李寨村位于豫皖两省三县交界,与茅台总部间隔1400多公里。为什么茅台挑选这里进行调研?这与李寨村党支部书记李士强有关。
他的另一个身份,是与茅台合作35年的经销商,其通过帮扶贫困村实现商业与社会责任双赢的案例,被茅台视为样板。
2013年起,李士强创办的亿星集团响应全国工商联“万企帮万村”“万企兴万村”号召,对李寨村结对帮扶,截至2024年底,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2亿元,让李寨村从国家级贫困村成为人均收入达到2.9万元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座谈会上,李士强表示,亿星集团之所以坚定不移围绕民生谋发展,持之以恒践行企业社会责任,正是受益于与茅台30多年风雨同舟、携手共进的合作历程,也是践行茅台“顺天敬人 明理厚德”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只有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共同富裕理念的经销商,才能与茅台长期合作。”在这个具有指标意义的座谈会上,张德芹给出了“茅台需要什么样的合作伙伴”的答案。
“先富带后富,茅台酒经销商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和茅台同步并行。”张德芹强调,经销商需与茅台形成“命运共同体”,必须顺应国家大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推动富民增收,践行共同富裕理念,才能与茅台长期合作。
这实则是茅台在ESG浪潮下,将品牌形象与经销商行为深度捆绑的策略——通过强化社会责任叙事,为消费转型铺路,既是茅台品牌也是经销商基业长青的保证。
据悉,近年来,茅台深入ESG理念,聚焦“中国茅台·国之栋梁”公益主IP,围绕“天、地、人、文”,着力打造了“生态环保、民生教育、文化传承、行业产业”四大板块的公益矩阵。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张德芹建议茅台酒经销商立足于所在区域,找对出口因时因道而做,让外界看到茅台酒经销商不光会做生意,还知感恩、懂奉献。
信号2
茅台破局“情谊消费”转型
李寨村的蝶变是从2013年起开始探索建立“公司 合作社 农户”现代农业经营模式。也是在同样的2013年,茅台经历了第五次周期,营销策略的调整让茅台走出低谷成为世界烈酒第一品牌。
面对新一轮周期,茅台如何应对挑战,张德芹在此次调研座谈会上释放了清晰信号,“所有的白酒消费要转换到情谊逻辑上,践行‘卖酒向卖生活方式转变’。”
“白酒消费未来的演变方向一定是让消费者感受一份尊重和情谊。”张德芹认为,茅台未来的市场拓展,在巩固传统核心客群的同时,要主动适应消费逻辑的转变,探索以情感联结为纽带的新路径,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持续引领发展。
这一转型背后,是茅台对消费场景变迁的预判:随着商务宴请需求收缩,家庭聚会、朋友社交等“情谊场景”将逐步占据社会交往的主导地位。
此次座谈会,茅台集结的经销商代表所处的豫、鲁、陕、晋、冀、鄂、皖七个省,在2024年的GDP是全国的20.4%,虽非经济最发达区域,却多是白酒消费重镇,家庭聚会、宴席等场景占比高,消费韧性较强,正是茅台“情谊消费”转型的理想试验田,选择这些市场先释放信号,或为茅台精耕中盘市场的战略布局考量。
其实在两周前的T9峰会上,张德芹已明确表示,要以消费者为中心,促进渠道变革,更深入地触达消费者,建立起与消费端的直接连接,始终把尊重消费者、服务消费者作为立身之本,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倾心的产品、更加舒心的体验、更加暖心的服务。
座谈会上,张德芹特别提到了个人消费者,“哪怕是过年或者重要节日买一两瓶酒的客户,我们都要重视,每个经销商都要认真思考怎么增强服务意识,去做真正的消费场景转型。”
信号3
释放信心更要厂商同心
“尽管当前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但基于茅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卓越品质,它依然是抗风险能力极强的企业。”张德芹表示,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调整,中国民族品牌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茅台作为代表性品牌,会为合作伙伴创造长期价值。
他特别提到了今年消博会上排队买1000ml装茅台酒的事,说明茅台酒的市场需求依然存在,只是需要经销商重新定位消费目标,认真思考销售场景。
重回茅台一年,“整个公司怎么去服务经销商、服务消费者”是张德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他希望,茅台厂商同心塑造茅台是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爱心的企业和品牌。
这也与茅台国际化相关。“未来茅台必将走向世界,世界其他国家的人更关注这个企业的品行,所以这也是我们进入国际市场前期要做的事情。”
业内认为,此次茅台高层释放的厂商关系重构的信号是淘汰仅依赖渠道红利的“坐商”,转而扶持能承担社会责任、具备区域深耕能力的“行商”。
明确“谁在认真做市场”,构建规范的经销商考核体系也是此次交流座谈会上的茅台厂商共识。
据悉,茅台会通过联谊会平台让有担当、能落实的经销商获得更多资源,通过考核淘汰“躺平”主体,形成正向激励,以此提升联谊会的整体执行力和对市场的把控能力,更好激活市场,适应行业变化。
茅台提出要积极发挥经销商联谊会的作用,带动经销商一起做市场并承担社会责任,正是要将渠道力量整合为“责任同盟”,在维护价格体系的同时,形成统一的品牌行动力。
此外,茅台也在座谈会上表示,将加强营销团队自身管理,维护好市场。这种“厂商一体化”模式若能落地,会进一步优化渠道管控生态。
“当消费逻辑转向情谊链接,怎么把茅台的消费者用一种情感联系起来,那才叫成功。”张德芹在座谈会最后如是说。
从李寨村释放的全新信号可窥见,茅台正试图以社会责任为纽带,将厂商利益与消费转型深度绑定。这一策略若能形成闭环,或可为其穿越周期提供新动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