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大米价格依旧在节节走高。
据央视新闻报道,日本农林水产省14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3月31日至4月6日的一周,日本全国超市销售的5公斤大米平均价格为4214日元(约合200元人民币),创下了有统计以来的最高纪录,连续14周上涨。
14日,日本农林水产省召集大米批发商、零售商等相关方举行会议,就促进大米流通交换意见。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在会上说,当前日本米价处于“极其异常”状态,呼吁相关方采取措施降低米价。
“极其异常”的背后则是日本政府已在3月中旬首次因抑制米价这一原因“拍卖”储备大米,以期增加市场供给、缓解米价进一步上升的趋势,但目前来看,收效甚微。
在最新民调中,对于日本政府投放储备米的举措,81.3%的受访者认为“太慢”或“相对较慢”。
继续拍卖储备大米
日本此次米价上涨始于去年年中。受极端高温导致大米歉收等因素影响,日本大米价格持续上涨。此后(去年)8月,气象部门发布日本东部太平洋南海海槽发生大地震可能性增高的警示,引发民众囤积大米,一度出现“米荒”。虽然去年秋天的新米已上市,但依旧无法缓解米价上升的势头。
2025年2月中旬,日本政府宣布,将从政府储备中释放21万吨大米。这是日本首次专门为稳定供应而发放储备大米。日本政府的储备大米制度始于1995年。当时规定日本政府只有在天灾或者粮食歉收的情况下,才能释放储备大米。今年1月底,日本修改相关政策,允许在可回购前提下将储备米用于缓解流通紧张。日本农林水产省数据显示,目前日本政府的储备大米数量约在100万吨左右。
3月10日,日本农林水产省拍卖了首批15万吨政府储备大米,此后又拍卖了6万吨的第二批次储备大米。21万吨储备大米,已通过中标企业流向市场。这批大米是在2023年至2024年收获,已在3月底上市。
日本首相石破茂要求向市场投放更多政府储备米以平抑米价。农林水产大臣江藤拓9日宣布,日本政府将于本月晚些时候拍卖第三批储备米,数量为10万吨,并计划在7月前每月都向市场投放储备米。
如今,面对不断走高的米价,一位在日本生活的华人告诉第一财经,他观察到,身边越来越多的日本朋友将目光投向韩国,比如趁着假期出游的机会,专门去韩国当地的超市“淘米”,背回日本。“当然这还需要准备好通关所需的材料、手续费等,其实并不简单,”他说道。有日媒报道,当前,韩国超市一袋5公斤装大米价格仅为日本的一半左右,相当于“打五折”,着实吸引了不少访韩的日本游客关注。
缘何无法抑制价格上涨
有日媒计算,根据2024年日本大米消耗量约在700万吨左右的基础进行粗略计算,从今年3月到7月日本政府总计投放的31万吨储备大米,仅为日本民众半个月的消耗量,对日本政府希望的调控物价目的仅是“杯水车薪”。
农林水产省前官员、佳能全球战略研究所研究主任山下和仁(Kazuhito Yamashita)在今年2月的公开演讲中表示,当前对大米短缺和米价飙升存在多个误区。首先,在原因方面,他表示,由于日本农林水产省拒绝承认存在大米短缺的现象,因此此前一直拒绝释放储备大米,但实际上私人库存已在去年夏天告急。彼时,农林水产省表示,新米上市后能缓解价格问题。但由于社会上存在囤积行为,上市的新米并没有完全投入市场,导致供应减少。
这一点也得到了日本宇都宫大学助理教授、大米流通流域专家小川雅之(Ogawa Masayuki)的认同。他表示,在预期价格会进一步上涨的情况下,市场上的确存在囤积的行为,“如果市场中‘囤米’情况得不到控制,作为主食的大米可能会成为金融投机的目标。政府很难掌握这一部分数据。”当前,日本农林水产省表示,将逐步开始检查小企业的库存,打击囤积行为。
其次,山下表示,当前政府释放储备大米,仅是通过拍卖的方式交给了农协等中间商,而后者并不希望看见大米价格的下降,因此如果政府真的希望在市场增加供给量,应该拍卖给更靠近消费端的批发商和规模更大的零售商。
山下认为米价难下降的最关键原因还是日本政府多年来坚持的“减返政策”。“大米一直是日本人的主食,日本大米的自给率此前几乎是100%。但随着人口减少,以及消费习惯逐渐转向面包等主食,日本对大米的需求量减少。”山下说道,“为了保证大米价格稳定,日本政府50多年来一直推行控制耕地面积的政策,为改种小麦或大豆等其他作物的稻农提供补贴。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日本大米产量逐年减少,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稻米品种培育计划也陷入停滞。因此,在政府的严格调控下,一旦需求量稍有增加,就会出现短缺现象。” 他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全日本只有约60%的稻田被利用,每年的大米产量不到高峰时期1445万吨的一半。因此,山下一直建议日本政府彻底废除在大米产量方面的调控政策,增加稻米产量或者引进高产品种,以确保粮食安全,过剩的产量则可以出口到其他国家。
日本茨城大学助理教授西川邦夫(Nishikawa Kunio)表示,增加供应会在短期内助力价格的下降,需要警惕的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政策中长期的效果可能会被削弱,“一旦储备大米释放导致市场上大米价格走低,又会导致供给收紧,从而继续推高价格。”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