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黄酒股业绩靠高端化回暖,但走出“包邮圈”的关键仍在年轻化

发布时间:2025-04-17 14:37:51

白酒和葡萄酒行业还未走出深度调整,但此前一路下滑的黄酒行业却在逐步恢复。

近日,三家A股黄酒上市公司年报出炉,在产品高端化的带动下,头部酒企业绩整体有所回暖。

记者注意到,年轻化正成为当下头部黄酒企业着重发力的突破口之一,以此来破解消费者群体老化和走不出苏浙沪区域市场的行业难题。

回暖依靠高端化升级

从2024年业绩看,黄酒上市公司的表现有所回升。会稽山(601579.SH)全年实现收入16.3亿元,同比增长15.6%,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2亿元,同比增长17.7%,整体增速较上年同期有所放大;古越龙山(600059.SH)全年实现营收19.4亿元,同比增长8.6%,扣非净利润增长3.5%;而仍处于调整中的金枫酒业(600616.SH)被前两者拉开差距,但2024年营收也由上年的下滑13.4%转为同比增长约1%。

2024年国内白酒、葡萄酒等酒种仍处于深度调整期,特别是原本表现强势的白酒上市公司在2024年也面临失速,黄酒的表现也出乎行业意料。

从业务上看,2024年黄酒头部上市公司的增长,主要来自于产品高端化的驱动,以会稽山为例,2024年中高档产品收入10.6亿元,同比增长31.3%,普通黄酒和其他酒收入5.2亿元,同比减少7.9%。

从比例上看,中高档酒占比为67.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8个百分点,同时中高档黄酒销量为5.3万吨,同比增长7.4%,远低于收入增速,也意味着增长来自于产品结构性升级带动,中高档酒的毛利率也有6.8个百分点的增长。

古越龙山也呈现同样的趋势,2024年中高档酒销量增长约5%,但收入增长了12.5%。金枫酒业年报中也提及,通过聚焦石库门、金色年华等核心品牌,加强高端渠道布局,全年高端产品收入同比增加 9.1%。

近期举行的业绩会上,会稽山总经理杨刚表示,公司正逐步降低低价位产品供应占比,如坛装、壶装等大众普通黄酒,推进高端化策略,公司盈利水平有一定程度提高。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消费者对黄酒的认知大多偏低端,甚至与黄酒等同,行业内多次提出,黄酒价值及文化底蕴与其消费市场表现仍相背离。在2010年前后,黄酒行业也曾广泛聘请诸多知名演员作为形象代言人,并推动过一轮产品高端化和全国化,但未能达到预期。

2024年,头部黄酒企业陆续推出了针对次高端、高端价格带的黄酒新品,区别于上一轮高端化,本轮酒企大多通过限定原料、工艺、年份等方式拉高产品价值,部分黄酒新品定价超过千元;同时推出了部分高度黄酒产品,试图平替部分低度白酒消费。

山东省个体私营企业协会酒业分会秘书长、酒业专家欧阳千里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本轮黄酒的高端化既有头部酒企如会稽山、古越龙山高端化战略推动,也有市场机遇的因素。一直以来,酒类销售大多是“资源变现”的模式,在日常消费中白酒为主导,因此黄酒的高端化无法打动酒商,但近两年白酒行业进入深度调整,多数有资源的酒商希望增加新品类,黄酒也重新受到重视,也间接加速了黄酒的高端化,但这一轮高端化的后续成效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年轻化能否真正“破圈”

困扰黄酒发展的不仅仅是高端化的难题。一方面,受到传统文化、各地黄酒种类差异及消费习惯的影响,黄酒的消费市场一直迈不出苏浙沪区域;另一方面,虽然南北方都有黄酒品牌,但消费群体并没有有效扩大,这也是前几年黄酒行业持续下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从财报来看,2024年会稽山苏浙沪三大区域收入占比为88.4%,古越龙山为57%,这一数据比2023年同期的91.4%和59.2%有所改善,但整体而言,黄酒全国化的进展并不算快。

山东酒商李营告诉第一财经记者,黄酒难以全国化,和消费者认知、口味都有较大的关系,国内流行的是绍兴黄酒,算南派,但在山东等地喝的是即墨老酒,算北派,两者口感有一定差异,而且在北方市场黄酒更多作为料酒的身份出现。

而行业内更关心的是消费群体的萎缩。在此前的采访中,一家黄酒企业负责人颇为担忧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黄酒企业的消费群体偏中老年人,如果不能改变,后期黄酒市场容量还会进一步萎缩。

“消费场景越来越小,这是黄酒行业发展面临的共同难题。”从事黄酒创业的酿酒地理创始人巨刚表示,由于文化、认知等因素,目前黄酒的消费场景大多与中秋节、大闸蟹等绑定,这让黄酒局限在比较小的消费场景里,而其他场景中,白酒等则占绝对优势。因此,上一轮黄酒高端化、全国化折戟沉沙,并不是黄酒本身的问题,而是链接用户的产品出了错。

中酒协数据显示,2017年到2023年,黄酒规上企业数量和销售收入持续下滑,规上企业从121家减少至81家,收入从195.9亿元下滑至85.5亿元。

2023年底,痛定思痛的国内黄酒行业开始从年轻化入手,试图重新培育消费者和新场景。头部黄酒企业推出了一系列气泡黄酒、调味黄酒、黄酒咖啡等产品,试图抓住低度化的新饮酒趋势,取悦年轻消费群体,谋求新增量市场。

财报显示,2024年会稽山线上销售为1.7亿元,同比上年增长89.7%。在近日举行的经销商大会上,会稽山管理层也透露,两款年轻化黄酒产品都在快速增长,其中气泡黄酒增长了476%。

年轻化探索的进展,也让黄酒企业看到了破圈的机会。记者注意到,三家黄酒上市公司都将年轻化作为下一阶段的重点之一。古越龙山财报中透露,将顺应健康养生和低度酒趋势,开发适合不同人群的新产品,如糯米威士忌及咖啡黄酒、青柠黄酒等年轻化新酒饮系列,在高度酒、露酒、黄啤等新方向上寻求突破,创造新增量。此前的行业展会上,记者也看到,大量黄酒品牌跳出传统模式,推出年轻化和养生产品,如陈皮黄酒、无糖黄酒、威士忌黄酒等。

在巨刚看来,年轻化、低度化、基酒化等方向,让黄酒有了破圈的可能。长期以来黄酒形成的认知偏老,年轻消费者对其缺乏感觉,让黄酒改变口味、甚至成为一种新酒饮的基酒,也降低了年轻消费者接受黄酒的门槛,也更容易率先走出苏浙沪。

酒业分析师蔡学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本身黄酒具有中国特色和文化属性,本身也是低度酒,消费者接受度本身并不低,但过去口味的地域性和保守的传统运营模式,使其成为一个区域酒种,借道新酒饮模式或能给黄酒行业带来一些新场景和新机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