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温彬:一季度GDP何以超预期

发布时间:2025-04-17 11:37:47

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实现良好开局。具体到3月来看,工业增加值、服务业生产指数、社会消费品零售、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均比1~2月有所加快,显示经济保持稳中向好、稳中回升态势。

不过,随着美国推出面向全球的“对等关税”以及我国针锋相对反制,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风险急剧上升。我国需密切关注对美出口受阻带给总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拖累,“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并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

GDP:同比增长5.4%,超出预期

一季度GDP表现之所以超出预期,与三个因素密不可分:

一是出口继续畅旺。一季度我国按美元计出口同比增长5.8%,与去年全年增速大致持平,实现贸易顺差2730亿美元,大幅高于去年同期的1832亿美元。美国加征关税扰乱全球贸易市场秩序,但贸易商加紧抢出口,使得一季度出口并未失速,净出口继续发挥较强支撑作用。

二是政策加力扩围。以旧换新政策持续拉动耐用品消费,设备更新政策推动工器具购置增速创历史新高,政府债加快发行托底基建投资,一系列稳地产政策推动市场出现“小阳春”,发展新质生产力带动高技术行业快速发展等,这些都凸显出政策的积极效果。

三是市场活力信心增强。3月份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均有提升,特别是中小企业景气度明显回升;3月末M1增速回升至1.6%,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消费者信心指数持续回升,显示市场主体对未来预期有明显改善,有利于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动能。

总体来看,一季度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抢抓开局,叠加出口向好等因素,共同推动经济开局良好。展望二季度,由于美国加征超高关税使直接出口美国受阻,世界经济秩序面临重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经济持续回稳正面临压力,需密切关注4月底政治局会议是否出台增量政策。

工业:增速超预期加快

3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较1~2月加快1.6个百分点。3月环比增长0.44%,略低于上月的0.51%。

三大门类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较1~2月加快5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3.5%,较1~2月加快2.4个百分点;制造业增长7.9%,较1~2月加快1个百分点。

从需求端看,3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名义增长7.7%,高于1~2月的6.2%,与海关出口增速一致,主要由于企业赶在美国“对等关税”落地之前加快抢出口。工业企业产销率为93.0%,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且降至近年来最低水平,显示产品销售速度有所下降,内需不算畅旺。

产业结构仍在优化升级。3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较1~2月加快1.6个百分点,且快于整体增速。

消费:餐饮、商品整体回升

3月社会消费品零售同比增长5.9%,高于1~2月的4.0%,好于市场预期。季调后环比增长0.58%,与前两个月环比增速大致持平。

餐饮消费和商品零售额均加快增长。3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长5.6%,高于1~2月的4.3%;商品零售同比增长5.9%,高于1~2月的3.9%。从商品细项来看,随着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家电、家具、通讯器材、汽车增长加快,增速分别比1~2月加快24.2、17.8、2.4和9.9个百分点,仅建材类消费增速从0.1%降至-0.1%。

总体来看,3月消费表现超出预期,居民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均有改善。截至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已经连续3个月回升,且达到去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由5.4%回落至5.2%,一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5%,达到近一年来的最高水平。

展望下一阶段,在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促消费将成今年工作重中之重。除了落实现有的各项政策之外,以旧换新补贴规模扩大,并纳入服务消费等增量政策也已进入决策视野。而随着各项促消费措施发力显效,消费增长动能有望继续改善。

投资:基建、制造业均有改善

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4.2%,高于1~2月的4.1%,好于预期。3月环比增长0.15%,慢于1月的0.61%和2月的0.55%,呈边际放缓势头。

(一)基建投资:前置发力

一季度狭义基建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5.8%,较1~2月加快0.2个百分点。广义基建投资同比增长11.5%,较1~2月加快1.5个百分点。

广义基建无论是绝对增速还是边际变化均好于狭义基建,显示出中央主导的基建投资增长更快。不过,随着地方政府债务压力缓解以及财政政策靠前发力、专项债加快发行,狭义基建投资也获得增长动能。

(二)制造业投资:增速回升

一季度制造业投资增长9.1%,较1~2月加快0.1个百分点。我们测算的3月单月增速为9.2%,有所加快。

制造业投资增速之所以回升,主要缘于政策支持。一方面,今年以来设备更新继续加力,一季度设备工器具购置同比增长19%,高于1~2月的18%,刷新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另一方面,官方继续加大对新质生产力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支持,高技术产业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三)民间投资:有所改善

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速为0.4%,略好于1~2月的0%。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一季度民间投资同比增长6.0%,与1~2月持平。推断民间投资的边际好转主要由于房地产业的边际改善,而这又与官方加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一些房地产企业资金状况得到改善有关。

从佐证指标来看,3月份中小企业PMI确实有改善。中型企业PMI上升0.7个百分点至49.9%,为今年以来最高水平;小型企业PMI上升3.3个百分点至49.6%,为去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

房地产:开发降幅扩大

一季度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9.9%,降幅较1~2月扩大0.1个百分点。我们测算的3月当月同比增速为-10.0%,又回到两位数降幅。

房价有回温。3月份高线城市出现“小阳春”迹象,居民购房意愿回升,带动房价走高。3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建住宅销售价格环比-0.1%,连续4个月维持这一水平。24个城市环比上涨,比上月增加6个。70个大中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0.2%,较上月的-0.3%降幅收窄。有10个城市环比上涨,比上月增加7个。

销售有好转。一季度销售面积同比-3.0%,销售额同比-2.1%,均较1~2月收窄,新房市场活跃度提升。这也体现在金融数据上,3月份新增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531亿元,加杠杆意愿有回升。

房企施工增速下滑。一季度施工面积同比-9.5%,较1~2月降幅扩大。但新开工面积同比-24.4%,竣工面积-14.3%,均较1~2月收窄。在低线城市市场仍然低迷的背景下,房企并不急于加快施工进度。

资金来源待改善。一季度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同比-3.7%,较1~2月的-3.6%略有下滑。其中银行贷款和其他资金来源增速均有改善,显示商业银行加大对白名单项目支持,以及居民购房意愿有回升,但自筹资金降幅较1~2月扩大,拖累整体表现,显示金融市场对房地产仍持谨慎态度。

3月以来,高线城市房地产市场延续修复态势,甚至出现了久违的地王潮,回稳迹象初步显现。与此同时,低线城市仍在低位徘徊,市场继续呈现分化特征。4月高频数据显示,30个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量季节性放缓,市场止跌回稳仍需政策加力。

政策:择机推出增量政策

今年以来,政策措施加力扩围,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共同显效,推动今年一季度经济开局良好。不过,随着美国于4月初加征“对等关税”,二季度出口可能面临较大挑战,择机推出增量政策的必要性上升。

但就当下而言,决策层保持观望态势,并不急于出台新政策。

一是由于已有充分预案。4月9日,李强总理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指出,“外部冲击对我国经济平稳运行造成一定压力。我们对此已经作了充分估计,做好了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准备”。政府工作报告将广义赤字率提升至8.4%,二季度政府债将会加快发行,可发挥对冲效果。

二是抢转口窗口尚未关闭。3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2.4%,大超市场预期,主要原因在于直接对美出口受阻后,出口商开启了“抢转口”。虽然特朗普对华加征巨额关税,但对全球其他经济体还有90天的谈判期,这为我国继续“抢转口”提供了时机。所以,预计出口短期内仍有一定韧性。

三是美国承受压力更大。美国6月将有6.5万亿美元国债到期,面临再融资压力。但由于“对等关税”对美元体系造成冲击,美国国债收益率先降后升,使特朗普政府面临巨大压力。再加上加征关税引起的通胀上升风险,预计美国承受度相对有限,中美双方均有下调关税诉求。

这种情形下,政策并不急于加力,而是保持观望、伺机而动。4月9日的座谈会提出,“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靠前发力推动既定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同时也要求“根据形势需要及时推出新的增量政策,以有力有效的政策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从政策节奏看,4月底的政治局会议将是重要观察节点。

(温彬系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静文系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中心主任)

第一财经获授权转载自“民银研究”微信公众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