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报密集披露期,业绩的改善并未给欧康维视生物-B(01477)带来显著的上行动力。截至4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连续2日下行,收于4.78港元,市值已然低于40亿港元的“保通”门槛。
公开资料显示,欧康维视生物是一家中国眼科医药平台公司,致力于识别、开发和商业化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的眼科疗法。其不仅身处眼科这一“黄金赛道”,且产品管线中已拥有三十余种药物资源,更有多款产品进入商业化,推动公司全年营收录得近70%的高增速。
尽管目前公司仍未摆脱亏损,在近期的业绩会上管理层已给出了明确的时间表:预计今年(2025年)实现经营层面扭亏,2026年实现财务报表盈利,2027年实现现金流转正。
在公司即将实现盈亏平衡的时间点,欧康维视生物究竟价值几何,又是否值得早早入场布局?将在下文进行分析。
亏损显著改善 核心产品获纳入医保
近日,欧康维视生物发布了2024年业绩,全年公司收益约为4.17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69.38%;毛利2.25亿元,同比增加55.9%;年内亏损2.68亿元,同比收窄29.36%;经调整亏损额为1.84亿元,同比进一步收窄24.5%。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产品优施莹® (氟轻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及主要产品,包括欧沁® (玻璃酸钠滴眼液)、埃美丁® (依美斯汀滴眼液)及适利达® (拉坦前列素滴眼液)均保持快速增长,引进Alcon集团的多款眼药水产品也贡献了收入增量,共同推动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约53.9%。
截止目前,欧康维视生物已拥有34种涵盖所有主要的眼前及眼后段的药物资源,其中有21款产品正处于商业化销售阶段,3款产品正处于III期临床试验,2款产品已进入商业化注册阶段,为目前中国眼科药物处于III期临床及上市注册阶段数量最多的创新药企之一。
其中,公司核心产品优施莹®(0.18毫克氟轻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已获国家医保局正式批准并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公开资料显示,优施莹®是第四代强效缓释氟轻松玻璃体内植入剂,属于治疗慢性非感染性葡萄膜炎的长效安全抗炎配方,同时是葡萄膜炎领域的全球首个且唯一的超长效缓释植入剂。
创新药强效高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OT-1001(商品名:智维泰®)则于2024年9月获批上市,并已在美国获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批准,批准使用于两岁及以上患者。此前该药物已在美国市场上市并取得良好反响,公司于2019年3月从Nicox获得OT-1001在大中华地区的独家开发及商业化许可,随后在2020年3月将这一权益扩展至东南亚11个国家。
丰富的产品管线与快速研发管线的快速推进,主要得益于公司采取的“自研 引入”的双轮驱动策略。2024年8月,欧康维视与全球眼科巨头爱尔康(Alcon)达成协议,欧康维视从爱尔康获得8款产品组合在中国的研发、制造和商业化领域相关权益,其中包括7款已上市的成熟产品和1款处于临床开发阶段的创新药,产品组合进一步丰富。
在近日的业绩报告会上,公司管理层同样表示,公司的国际化战略将主要依赖合作伙伴,不会自行开展国际化业务。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4年7月,欧康维视已成功启动了首批商业化批次玻璃酸钠滴眼液0.3%(0.4ml:1.2mg)的生产,预计核心产品“优施莹”将于2025年中在苏州工厂投产。目前公司在全国商业覆盖网络已覆盖医院超2万家,其中三级医院达2765家,现有的商业团队超270人。
布局重磅品种,商业化进展已然落后?
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加剧、电子产品使用程度加深,眼健康问题已从单纯的视力问题发展成为了全国性、全年龄段的健康问题。《2024国民眼健康年度报告》显示,18-35岁干眼症发病率达63%,对比10年前上升400%,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让干眼症成为年轻一代的常见问题;35-45岁青光眼检出率年增15%,中老年眼病正在日益年轻化。
除了潜在市场规模巨大之外,在投资市场上,眼科行业由于其具备的消费医疗属性亦备受青睐,广泛的受众群体与较小的医保支付影响往往能够有效支撑眼科企业的长期成长动力。
然而,从近期表现来看,眼科各细分赛道的上市公司业绩已经出现分化,24年上半年华厦眼科、普瑞眼科、何氏眼科普遍出现净利大幅下滑,分别同比下降25.15%、81.56%和69.29%,仅有爱尔眼科一家实现增收增利。
而具体到欧康维视生物层面,作为一家眼科药物公司,其估值不仅要考虑行业整体消费需求走弱与集采降价的影响,更将取决于管线中核心品种的市场前景与竞争力。
目前,欧康维视生物的产品管线已覆盖葡萄膜炎、眼底疾病、屈光矫正、干眼症、青光眼、角结膜炎、眼科手术及术后炎症等领域,其中最受关注的无疑是OT-702(博优景®,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数据显示,在2023年眼科用药TOP20排名中,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位于前三,全年销售额超过10亿元。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阿柏西普被称为“眼科药王”,不仅常年在全球畅销药物TOP10中占据一席之地,且自2015年以来一直统治着整个眼科抗VEGF药物市场,已成为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等视网膜疾病的重要参与者。
不过,随着阿柏西普的专利陆续到期,来自仿制药的竞争压力也与日俱增。2023年12月齐鲁制药就已有阿柏西普生物类似药获批上市,成为国产首款,同月又有法瑞西单抗在国内获批,该药物与阿柏西普相比将治疗周期延长到了每4个月一次,显着地减小了注射次数,成为有力的竞争对手。
据披露,欧康维视生物的OT-702(博优景®,阿柏西普眼内注射溶液)已在中国完成III期临床试验并取得积极结果,其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已于2024年7月获CDE受理,公司预计OT-702将于2025年获批商业化。
欧康维视的另一款重磅药物OT-101(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也曾因其延缓青少年近视进程的疗效也备受关注,年报中显示该药物将于2026年完成III期临床试验。不过,该药物在国内的上市之路一波三折,目前仅有兴齐眼药的硫酸阿托品滴眼液国内获批上市,且2024年上半年兴齐眼药包含阿托品滴眼液在内的滴眼剂营收共计5.12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
此外,欧康维视的OT-202(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属于一款布局干眼症的药物,预计于2025年开展OT-202的III期临床试验;OT-502(DEXYCU®,地塞米松植入剂)则用于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预计将于今年获批商业化;用于治疗青光眼及高眼压症的OT-301 (NCX 470)预计将于今年完成III期临床试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两款核心药物商业化进度稍嫌落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以外,集采也将成为影响公司业绩的重要因素。
目前,公司管线中的玻璃酸钠滴眼液、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及盐酸莫西沙星滴眼液三款产品已经纳入国采,且OT-303 欧德赛®(酒石酸溴莫尼定滴眼液)也满足集采门槛,未来可能被纳入集采。
整体来看,随着产品密集商业化,欧康维视生物有望实现业绩改善,并为股价带来利好,但公司的重要单品商业化进度相较同行有所落后,上市后料将面临竞争激烈的局面。展望后市,市场投资者宜重点关注阿柏西普的获批上市、眼科用药的集采与公司业绩扭亏的时间节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