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的街头景象被新华社镜头捕捉下来,记录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从阿勒颇、伊德利卜、哈马到大马士革,叙利亚反对派仅用10天时间便迅速改变了国家的命运。
据新华社报道,12月8日,大量反对派武装人员和车辆涌入大马士革。半岛电视台、路透社、法新社等国际媒体也播放了反对派人员进入叙利亚总统府的画面。反对派在电视讲话中宣布已“推翻阿萨德政权”,这一消息震惊了全球。
俄罗斯外交部当天发表声明称,叙利亚总统阿萨德在与冲突各方代表进行谈判后,决定辞去总统职务,并指示政府和平移交权力。声明强调,俄罗斯并未参与此次谈判。据央视新闻报道,阿萨德及其家人已抵达莫斯科,俄罗斯为其提供了避难。同时,反对派武装领导人承诺保障俄罗斯在叙利亚境内的军事基地和外交机构的安全。
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就叙利亚局势发表了评论,呼吁叙利亚各方确保中国在叙机构和人员的安全。发言人透露,中国驻叙利亚使馆继续坚守岗位,准备为有需要的中国公民提供帮助。
叙利亚政局的突变可以追溯到2011年的内战。那一年,中东北非的动荡波及叙利亚,引发了大规模抗议活动,最终演变为全面内战。这场战争导致超过30万名平民死亡,数百万人流离失所。尽管2020年签署了停火协议,但反对派武装并未真正消失,而是转入了休眠状态。
叙利亚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焦点。阿萨德政府虽然在某些地区恢复了控制,但国家的大部分地区仍处于分裂状态。北部有“沙姆解放组织”控制的地区,东北部有库尔德人武装占据的油田,中部有ISIS残余势力活动,西北部则有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控制区。
叙利亚的战略位置使其对地缘冲突极为敏感。俄罗斯曾是阿萨德政权的重要盟友,但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的军事资源主要集中在乌克兰战场,难以继续为叙利亚提供有力支持。伊朗通过“什叶派之弧”为叙利亚提供了一定的安全保障,但以色列在哈以冲突和黎以冲突中的行动削弱了这一联盟的力量。
土耳其希望叙利亚能接纳滞留在土耳其的难民,并协助打击库尔德工人党武装,但与阿萨德政府的谈判未能取得进展,这为土耳其支持的反对派武装进军大马士革创造了条件。美国政局的变化也使得叙利亚成为了“无主之地”,各外部势力纷纷介入。
随着阿萨德政权的倒台,叙利亚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反对派内部存在多种势力,包括与土耳其关系密切的“沙姆解放组织”和“叙利亚国民军”,库尔德人武装,以及ISIS残余势力。这些势力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可能会导致叙利亚再次陷入长期的分裂状态。
外部势力的干预也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土耳其希望看到一个合作的叙利亚,以色列关注的是戈兰高地的安全,美国则希望维护以色列的利益,俄罗斯希望保留其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伊朗则寻求更多的缓冲时间。这些外部因素使得叙利亚的局势更加复杂。
尽管未来的走向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叙利亚的秩序失衡将对中东地区的稳定构成重大威胁。反对派能否建立一个统一而稳定的政府,仍是未知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