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8日,叙利亚反对派武装宣布已攻占首都大马士革,结束了总统巴沙尔长达24年的统治。叙利亚总理贾拉利在当天的视频讲话中表示,他愿意与人民选出的任何领导人合作,并支持任何权力移交进程。贾拉利呼吁反对派不要伤害普通民众,并强调未来的政府将由叙利亚人民自主选择。
叙利亚局势的快速变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俄罗斯外交部确认,巴沙尔在与冲突各方谈判后已辞去总统职务并离开叙利亚。俄罗斯未参与此次谈判,但其在叙利亚的军事基地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以应对可能出现的安全威胁。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叙利亚局势的看法,他认为叙利亚不是美国的朋友,美国不应介入这场冲突。现任政府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也表示,美国不会直接介入叙利亚内战,但会采取措施防止“伊斯兰国”等恐怖组织卷土重来。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国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的发展,希望叙利亚能够尽快恢复稳定。中国驻叙利亚使馆将继续为在叙中国公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对于叙利亚的局势变化,中东国家表现出更多的担忧。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加尔贾什警告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仍是叙利亚面临的主要问题。卡塔尔外交部则强调,叙利亚绝不能陷入混乱。伊朗外交部表示,叙利亚的未来应该由其人民自主决定,不应受到外部势力的干扰和破坏。
以色列则采取了更为直接的行动,以国防军在戈兰高地的以叙军事缓冲区内部署军队,以应对可能的不稳定因素。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视察以叙边境时指出,这是对伊朗和真主党的直接打击,将在中东地区引发连锁反应。
随着巴沙尔政权的倒台,叙利亚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西北大学中东问题专家王晋分析,叙利亚可能会逐渐“利比亚化”,即国内出现多种政治和军事力量的对立,外部则可能受到周边国家的干涉。
土耳其《沙巴报》提出了五种可能的未来情景:一是由不同意识形态的反对派联盟组建一个类似利比亚的国家;二是由“沙姆解放组织”领导的“恐怖主义叙利亚”;三是由以色列控制的反什叶派国家;四是在美国支持下建立“叙利亚联邦”,但这可能导致国家进一步分裂;最后一种情况是,如果各反对派及其背后的国家无法达成共识,叙利亚内战可能再次加剧,最终导致国家的彻底分裂和解体。
联合国叙利亚问题特使盖尔·佩德森表示,叙利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分水岭时刻”。经过近14年的战争和巨大的损失,叙利亚人民期待着和平、和解、尊严和包容的新时代。然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道路依然漫长且充满挑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