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90年代初,任天堂与索尼携手共同开发超级任天堂(Super NES)的CD - ROM外设,这款外设被大家俗称为“Nintendo PlayStation”。然而,在项目接近完成之际,任天堂却单方面终止了合作,转而选择与飞利浦展开合作。
此后,索尼独立推出了PlayStation,这一举措一举改变了游戏行业的竞争格局。近日,前PlayStation负责人吉田修平在接受GamesIndustry.biz采访时,回顾了这段具有关键意义的历史,他觉得任天堂的这一决定,反而成就了索尼如今的行业地位。
上世纪90年代初,光盘(CD - ROM)技术开始逐步进入家用游戏主机领域。当时,世嘉率先推出了Mega - CD,而任天堂也与索尼展开合作,打算将Super NES和索尼的CD - ROM驱动器相结合,推出一款具备更大存储容量和多媒体能力的主机外设或者新型主机机型。
这个合作项目在开发后期已经基本成型,甚至还出现了可以正常运行的原型机。但就在这个关键节点,任天堂决定终止与索尼的合作,转而和荷兰厂商飞利浦签约,走上另一条技术与授权的发展路线。任天堂和飞利浦的合作,只产出了少数基于Philips CD - i平台的游戏,但这些游戏在质量和市场反响方面普遍不佳,未能形成足以和后续的PlayStation相抗衡的有效竞争力。
索尼在合作被取消后,并没有放弃开发CD - based主机的想法,而是将原本为任天堂开发的团队和技术转向自有品牌,独立打造了PlayStation。PlayStation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不仅奠定了索尼在主机市场的核心地位,还重塑了整个游戏行业的生态格局。从此,游戏主机市场形成了任天堂、索尼以及后来的微软三足鼎立的局面。
前PlayStation负责人吉田修平在接受采访时说道:“任天堂取消这个项目,对索尼来说几乎可以说是一件好事。不然的话,我们的团队可能会一直被束缚在任天堂的体系之中。是任天堂造就了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不过,竞争是健康的。如今Xbox、任天堂、PlayStation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我认为这对整个行业而言都是好事。”
吉田的回忆凸显了这次商业决策所带来的意外后果:一次分手,催生了一个终身的竞争对手,同时也推动了行业的多元化发展与进步。
与此同时,那批为任天堂/索尼项目制作的原型机,如今已然成为了极为罕见的收藏品。据了解,有一台“Nintendo PlayStation”原型机在拍卖会上以超过30万美元的价格成交,这充分显示出这段历史在玩家和收藏者心中的重要地位。吉田还提到,当年主导该项目,并且随后又主导PS1开发的久多良木健,当时保存过多个可以正常运行的最终原型机。
0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