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暴雨中的一幕奇观登上微博热搜:永康路一家咖啡店门前排起长龙,顾客们撑着伞、拖着行李箱,冒雨等待一杯名为“零下80度dirty”的特调咖啡。
这款咖啡凭借极低温的视觉冲击和“冰火两重天”的口感体验迅速走红,日均销量超过500杯,节假日更是高达800杯,甚至因需求过大,店家不得不频繁升级制冷设备。
这款咖啡的爆火并非偶然,其核心卖点在于使用实验室级制冷技术,将玻璃杯预冷至-80℃,倒入牛奶时杯壁瞬间凝结出雪白奶霜,再注入滚烫的浓缩咖啡,形成冷热分层的独特口感。顾客需在40秒内饮用完毕,且禁止徒手触碰杯壁以防冻伤。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让这款咖啡迅速成为“打卡硬通货”,不少消费者坦言,排队两小时只为拍照发朋友圈,真正品尝的时间不过几十秒。
然而,热潮背后也引发争议。医学专家警告,超低温饮品可能刺激消化道,甚至导致胃痉挛或冻伤风险。此外,高昂的时间成本与短暂的饮用体验形成反差。
有网友调侃:“排队两小时,喝咖啡40秒,不如买杯6元的蜜雪冰城”。与此同时,咖啡行业的高强度工作问题浮出水面,有爆料称该店咖啡师日均制作超300杯,时薪仅22元,引发对“网红经济”背后人力压榨的讨论。
这场暴雨中的咖啡狂欢,折射出当代都市消费文化的多重面相——既是年轻人追逐社交货币的缩影,也暴露了流量时代下消费行为的异化。当液氮的冷雾散去,或许真正值得思考的是:我们究竟是在品味咖啡,还是在为一场精心设计的“仪式感”买单?
0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