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钢铁制造商克利夫兰克里夫公司(CLF.US)于10月20日盘前发布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Q3营收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但较市场预期低2亿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Non-GAAP EPS)为-0.45美元,与市场预期持平。经调整的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为1.43亿美元,高于此前华尔街预期的1.28亿美元。
同时,公司更新了2025财年全年业绩指引,具体调整上,资本支出从此前预期的6亿美元下调至约5.25亿美元;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SG&A)从5.75亿美元下调至约5.5亿美元;
钢铁单位成本维持此前指引,较2024年每净吨降低约50美元(已根据汽车发货量提升情况调整);
折旧、损耗及摊销(DDA)维持约12亿美元;养老金与其他退休后福利(OPEB)现金支出及缴款维持约1.5亿美元。
对比2024年第三季度(去年同期)数据,本季度基准钢价平均约为800美元/吨,而去年同期平均约为700美元/吨。
这份业绩报告表现稳健,推动克利夫兰克里夫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上涨8%;同期标普500指数期货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分别上涨0.53%和0.52%。截至周一,克利夫斯股价今年已累计上涨约42%,这一涨幅得益于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实施的进口关税政策推高了美国国内钢价。
公司首席执行官洛伦索・贡萨尔维斯(Lourenco Goncalves)表示:“我们第三季度的业绩清晰表明,美国汽车级钢材需求已出现复苏迹象。同时,本季度业绩也体现出产品销售结构优化与定价改善,而我们持续推进的成本控制措施进一步强化了这一成果。”
除钢铁业务外,贡萨尔维斯还透露,克利夫兰克利夫正着眼于稀土领域。在公司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公司宣布正探索从铁矿石矿床中提取稀土矿物的可行性。
目前市场对稀土的关注度极高:在稀土生产和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国可能要实施稀土出口管制,这使美国制造业面临风险。稀土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战斗机等各类产品。2025年,西半球最大稀土生产商MP Materials(MP.US)的股价已累计上涨超400%,市值达到约140亿美元;而本周初克利夫斯的市值还不足70亿美元。
贡萨尔维斯表示:“稀土的重要性再度凸显,这促使我们重新聚焦上游采矿资产中蕴藏的稀土潜在机遇。”他补充称,公司在密歇根州和明尼苏达州的两处资产已发现稀土存在的迹象,“若探索成功,克利夫兰克利夫将与美国‘关键材料自主’的整体国家战略保持一致,这与我们在钢铁领域实现的突破类似。美国制造业不应依赖中国或其他任何国家获取关键矿物,克利夫兰克利夫希望成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之一。”
这一意外动向,在一定程度上盖过了公司另一则公告的风头:克利夫兰克利夫已与一家未披露名称的全球钢铁制造商签署谅解备忘录(MOU),后者希望进一步进入美国市场。克利夫兰克利夫预计,该交易“对股东极具增值潜力”,更多细节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或2026年第一季度公布。对克利夫兰克利夫而言,这一季度业务动作频繁,投资者仍在消化这些消息。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