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边缘计算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至关重要

发布时间:2025-09-26 16:37:44

作者:美国高通公司首席运营官兼首席财务官Akash Palkhiwala

在边缘设备领域,新一轮创新浪潮正加速涌现,带来广阔机遇。人工智能的未来将通过云端计算与边缘计算深度协同,推动实现混合AI。

40 年来,美国高通公司(“高通”)始终引领技术创新,已成为连接和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广泛的技术和产品组合,我们在手机、汽车、个人电脑、扩展现实(XR)、网络以及工业与机器人等多个领域中树立了性能标杆。我们很高兴能将这些先进技术带给中国消费者。

高通先进的系统级芯片(SoC)在性能、能效与端侧 AI 上具备巨大的优势,而这些正是赋能边缘智能发展的关键技术支撑。从传感、处理到学习,我们始终以前瞻视角布局并深度挖掘新兴技术趋势,以释放更为深远的产业价值,同时有力印证:边缘计算对人工智能的未来至关重要。

依托骁龙 8® 至尊版移动平台,我们成功实现了具备 “视觉感知、音频识别、语义理解” 能力的多模态智能助手;与此同时,我们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完成Android手机本地运行多模态大模型(LMM)的技术演示。此外,在 Windows 生态体系中,我们凭借骁龙® X 系列处理器,推出了全球率先支持 Copilot 功能的个人计算机(PC)。

AI是新的UI

边缘计算深刻改变了人机交互方式 —— AI是新的用户界面(UI)。用户界面以 “人” 为中心,用户无需学习特定的 “设备语言”; AI智能体能够主动适配用户需求,不仅可精准理解图像、视频、文本、音频、位置等多维度信息,更能深度捕捉语境内涵、细微差异及用户行为逻辑,实现更自然的交互体验。

用户界面的这一变革,需要全新的计算与软件架构作为支撑,同时也离不开全球性能更佳、能效更高的处理器以及先进的连接技术。在智能体AI(Agentic AI)场景中,设备必须同时运行云端与本地模型,实时完成数据处理、决策制定与模型学习。应用程序也在同步演进:从专注单一任务转向理解用户意图的智能体。

AI工作负载正在基于混合化模型进行设计,以协同构成一个整体系统,实现任务的高效分配。云端的大型模型如同 “深度思考者”,负责处理复杂决策与资源密集型任务;而边缘人工智能则扮演 “快速响应者” 的角色,提供即时、个性化且贴合场景的服务,同时也是数据生成与采集的核心环节。通过云端与边缘端的协同运作,可构建出具备动态调整与自我适配能力的智能网络,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智能服务。

边缘AI的应用场景

随着边缘计算的普及,个人AI、物理AI与工业AI都将迎来变革。

智能体AI负责管理各类设备间的连接。智能眼镜、手表、耳机以及挂坠或胸针(Puck/Locket)正从智能手机的配件,逐步升级为能提供独特、个性化人工智能体验的 “个人 AI 终端”。

其次是物理AI,其已在汽车与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中实现规模化部署。机器人与类人机器人是汽车感知、规划与执行功能的延伸,这些功能都采用终端侧AI进行处理。

最后是工业AI,安防摄像头、工业制造摄像头、企业级AI网关等终端将通过边缘智能处理,利用传感器采集的数据实时制定决策并采取行动。

在 “混合AI” 的未来,6G 将成为连接云与边缘的核心纽带,二者协同运行助力实现 “让智能计算无处不在”。下一代连接技术的演进,将不仅只是速率、可靠性和时延的优化,更是迈向全面 “AI原生” 的新阶段,带来更高水平的能效与韧性。

高通推动了过往的每一次技术迭代,如今我们也在引领 6G 技术发展。6G 将为全新AI用例提供动力,助力实现物理世界、数字世界与虚拟世界的规模化融合——实现 “让具备情境感知能力的智能计算无处不在”。预计最早在 2028 年,我们将看到6G预商用终端。

智能未来的中国实践

在中国,这些技术趋势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并因近期推出的 “人工智能 ” 行动计划而进一步加速,以推动AI与各行业深度融合。

高通致力于推动边缘智能的发展,从而在全球范围内释放新动能,打造卓越的用户体验。基于植根中国三十余年的发展,我们启动了 “AI加速计划”,围绕三大创新支柱推动智能技术的发展。

这仅仅是个开始 —— 我们期待与中国生态合作伙伴携手,共同开启下一个精彩的三十年。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