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新品放量叠加研产销一体化闭环构筑,心玮医疗-B(06609)迎来“戴维斯双击”

发布时间:2025-09-05 10:37:33

今年上半年,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经历了冰火两重的分化格局。

据国金证券最新研报,在带量采购及DRG控费等因素影响下,国内医疗器械板块2025Q2单季度整体收入同比下滑4.77%,板块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23.71%;但另一方面,受国内创新药械支持政策的积极影响,年初至今医疗器械板块在医药生物行业中涨幅居中,申万医疗器械板块涨幅超过20%。可见,虽然板块业绩分化,但二级市场依旧展示了对创新医疗器械长期价值的看好。

在此背景下,实现收入盈利齐增、基本面显著改善的头部创新械企,显然有望获得投资者更多关注。例如,心玮医疗-B(06609)年初至今股价累涨逾160%,无疑就是市场认可其硬核创新和基本面的最具象化体现。

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2025年中期业绩,随着上半年出血性产品开启量化贡献与缺血性产品矩阵持续迭代,持续完善的通路/止血的“术式闭环”成为心玮医疗上半年收入增量主引擎。在不断提升自身“造血能力”的同时,心玮医疗也在持续精细化运营,当期顺利实现扭亏为盈,进一步夯实自身“创新-盈利”正循环。

重磅产品带来全新增量,商业化潜力持续挖掘

医疗器械行业走向分化的大环境下,商业化能力毫无疑问成为衡量企业差异化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心玮医疗而言,扭亏为盈的背后,代表着公司强劲的创新研发实力和创新产品的差异化优势获得业界与市场的双重认可。

8月29日,心玮医疗公布了其2025年中期业绩。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86亿元,同比增长44.4%。虽然今年上半年在行业分化格局背后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但心玮医疗依旧保持了40%以上的高速收入增长,显示出了极强的内生增长能力和抗风险能力。盈利方面,公司当期股东应占净利润5090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已顺利跨越盈亏平衡点。

营收盈利加速增长的背后,心玮医疗“开源节流”能力不容小觑。而“开源”的核心在于公司保持缺血/通路现金牛业务稳健增长的同时,出血业务为公司拉出新增长曲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作为国内首家提供卒中治疗及预防一站式解决方案的介入医疗器械公司,心玮医疗一直致力于推动神经介入业务向差异化治疗类器械聚焦的进化升级。

缺血类现金牛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心玮医疗实现了缺血性产品矩阵的持续迭代,Captor®取栓支架(已获CE)及“级联抽吸 CATCH 088大内腔”方案形成支架/抽吸“双引擎”,进一步提升了主要取栓器械(抽吸导管及取栓支架)及针对不同亚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站式医疗器械解决方案的竞争力。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大口径抽吸导管植入医院数量同比增长267%,带动公司缺血产品整体植入量同比增长60%,市场份额超过10%,强化了缺血业务在公司业绩增长中的基石作用。

除了现金牛业务外,心玮医疗今年的出血业务“新增量”也是财报中的一大亮点。

随着心玮医疗旗下的颅内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NMPA创新器械资质)、栓塞弹簧圈及血流导向装置相继上市,由此为公司形成了用于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国产完整动脉瘤治疗方案”,并在今年上半年顺利进入放量周期,带动公司整体收入较上年同期增加约3770万元,成为报告期内公司业绩增量的关键曲线。

其中,作为国内首个动脉瘤栓塞辅助支架,心玮医疗的“长城”支架自去年10月获批后已迅速完成200家新医院的覆盖,带动公司出血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63%,推动公司实现缺血、出血类齐头并进业务格局,公司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

“精细化运营 造血能力”拉高安全边际

一家创新械企完善“创新-盈利”闭环的重要标志在于,将公司的现金循环支柱从融资现金流切换到经营性净现金流。这不仅需要公司拥有持续造血产品,还需要日常的精细化管理及充沛现金流。

对于心玮医疗而言,随着公司多个产品陆续获批上市且商业化逐渐放量,今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性净现金流已达到5400元,同比大幅增长超80%。与此同时,期内实现扭亏为盈,预示着心玮医疗正稳步进入“创新-盈利”正循环。

而其背后,从销售到研发全方面的精细化运营不可或缺,这也是公司“节流”能力的具体表现。

心玮医疗精细化运营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其费用结构的持续改善。期内,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合计6872.9万元,两项费用占当期总收入比重由上年同期的44.8%降至37.0%。而在研发费用方面,随着创新-商业化转化能力提升,以及重磅在研产品的研发阶段来到较为成熟且确定性强的中后期阶段,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实现投入支出的阶段性回落,公司期内整体研发支出为2061.8万元,同比降低35.1%。

另外,精细化运营也加速了公司产品的规模上量与工艺成熟度提升,映射在财报中则显示在公司盈利质量的稳步提升。公司当期毛利达1.2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3.9%;对应毛利率实现68.2%,较上年同期提升4.2个百分点。

研产销一体化闭环持续完善

在加速“开源节流”的同时,近年来心玮医疗也在进一步完善自身研产销一体化创新闭环,夯实公司从“结构铺垫”到“商业兑现”跨越的基础。

截至目前,公司共有32款器械产品获NMPA批准,三款器械产品获 FDA批准及一款产品获得CE标志,产品管线广泛涵盖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及神经血管狭窄治疗、缺血性脑卒中预防、出血性脑卒中治疗以及介入通路。

目前公司手握注册专利267项,其中发明专利132项。不断累积的专利技术储备,为公司构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优质产品组合打下坚实基础。

目前心玮医疗研发管线内还有超过20款产品在研,其中药物支架已完成对照临床试验和随访,预计今年四季度提交注册;而在全球发展前沿的脑机接口技术探索方面,心玮医疗已完成技术路线验证并开展多项动物实验,预计2026年第三季度开展临床试验。

供应体系建设方面,心玮医疗眼下拥有在上海临港与南京江北两处基地,为公司带来稳定产能保障。公司也在加速生产工艺改进,进而实现供应链全方位的成本改善。报告期内,公司实现35项工艺改进和优化,3项自研自动化生产设备导入并实现96%以上的原材料国产化率,实现了显著的成本改善。

而在商业化领域,心玮医疗在国内已建立广泛的分销网络,覆盖了国内除澳门地区外所有省份、地区的2500多家医院。例如,今年上半年公司缺血产品活跃植入医院数约1400家,同比增长超24%,成为其市场份额提升的重要基础。

在提升国内产品市占率的同时,心玮医疗也在积极布局海外,打造新的增长引擎。据Marketsand Markets和Grand View Research等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外周介入市场规模约10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约12%-15%;全球神经介入市场规模约70亿美元,而中国市场占全球市场约15%-20%。一旦海外市场成功打开,中国本土也完全有机会诞生自己的“美敦力”或“强生”等世界级医械巨头。

目前心玮医疗的海外业务正有序开展,产品注册稳步推进。财报显示,公司已获CE/FDA认证的多款产品已取得35项注册证,销往15个海外国家和地区;另在21个国家或地区推进约100项注册,逐步铺设国际销售通路。

小结

综合来看,心玮医疗上半年收入同比大增逾40%,并顺利跨过盈亏平衡点,走在行业前列,其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缺血、出血和通路等多介入产品线的协同发力、精细化运营的效率提升,以及完善研产销一体化闭环的战略基础之上。

在医疗器械行业分化加剧的背景下,心玮医疗凭借创新研发、研产销一体化与海外拓展“三驾马车”,不仅在国内市场快速提升份额,更在国际布局中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随着政策环境优化、高端创新支持加强,以及海外市场的持续开拓,公司有望在“内生 外延”双轮驱动下,迈向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迎来业务发展与估值增长的“戴维斯双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