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逾九成,投行、股票业务收入翻番,中金公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中考”成绩单。
据中金公司近期披露的2025年中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28.28亿元,同比增长43.96%;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94.35%。资产总额攀升至6998亿元,同比增长3.71%。
主营业务上,作为中金传统优势业务,投行业务在上半年强劲增长,当期营收14.45亿元,同比增长149.7%,完成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明星项目,中资企业全球IPO、港股IPO均居市场第一;股票业务亦展现增长潜力,上半年营收33.07亿元,同比增长106.43%。同时,财富管理和资管业务均实现增收。
披露中报之际,中金派出现金分红“礼包”,拟推“10派0.9元”中期分红,累计派现4.34亿元。
就在近期,该公司迎来新任总裁,由效力中金27年的投行老将王曙光出任。王曙光长期深耕投行、并购等领域,此次出任总裁,被认为有望带领中金实现业务突围。
业务势能强劲
截至目前,上市券商中报披露正式收官,上半年证券行业经营全貌也逐渐清晰。
Wind统计显示,上半年,42家A股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超2500亿元,同比增长超30%;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超1000亿元,同比增长约65%。
龙头券商依旧处于领先地位,当期,包括“三中一华”在内的10家大型券商营收均超百亿元。其中,中金公司的净利润增幅较为亮眼。
年报显示,上半年,中金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8.28亿元,同比增长43.96%;实现归母净利润43.3亿元,同比增长94.35%,扣非净利润42.43亿元,同比增长93.3%。每股收益人民币0.814元,同比增长106.91%。
上半年,资本市场活跃度继续提升,A股前六月日均成交额1.39万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超六成。同时,个人投资者保持活跃,上半年上交所新增A股开户账户数量达1259.8万户,同比增逾三成。
与此同时,年内A股IPO市场回暖,上半年A股IPO共完成51单,融资规模人民币373.55亿元,同比增长15%;A股再融资共完成63单,融资规模人民币6229.04亿元,同比增长720.7%。
在此背景下,券商自营、经纪、投行业务均呈现回暖态势,中金公司的多项主营业务亦表现亮眼。
最具优势的投行业务表现强劲。上半年,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实现收入144.46亿元,同比大增149.7%。对此,中金表示,主要是由于上半年资本市场波动式上涨,因科创板跟投而持有的证券产生的收益净额增加,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增长。
数据显示,上半年,合并报表下,中金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16.68亿元,较2024年同期(12.81亿元)增长逾三成。
从具体项目来看,中金上半年在投行业务上拿下多个市场第一。IPO方面,服务中资企业全球IPO合计21单,融资规模111.44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作为主承销商完成A股IPO项目2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13.55亿元。
自去年以来,并购市场持续火热,中金在此方面亦保持领先地位,在央国企战略性重组、产业整合升级、跨境交易等方面发挥中介机构“撮合者”作用,上半年公告并购交易34宗,涉及交易总额约328.41亿美元,牵头执行当代集团、金科股份等债务重整项目以及宝塔实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境外业务方面,中金上半年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中资企业美股IPO项目2单,主承销规模0.74亿美元;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中资企业美股再融资及减持项目2单,主承销规模0.57亿美元。
其余主营业务方面,上半年,中金公司股票业务营收33.07亿元,同比增长106.54%,公司称,主要是由于当期股票市场整体回暖,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关投资收益净额显著增加。财富管理业务营收增比增长41.11%至41.79亿元,主要是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加所致;资管业务营收增长19.17%至5.4亿元。此外,固收、私募股权业务当期收入同比下滑。
跨境业务拓展创新
今年以来,企业赴港上市踊跃,港股IPO火热,给中资券商带来更多业务机遇。
数据显示,上半年,港股IPO共完成42单,融资规模140亿美元,同比增长713.7%;港股再融资及减持共完成155单,交易规模206.78亿美元,同比增长493.3%。同时,当期,港股市场上半年场日均交易额2402.07亿港元,同比上升117.6%。
中金在香港市场的业务优势明显,持续领跑港股资本市场交易,年内拿下了宁德时代、海天味业的港股IPO等多个大单。
据披露,上半年,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13单,主承销规模28.66亿美元;作为全球协调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20单,主承销规模23.83亿美元;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20单,主承销规模11.83亿美元,三项均排名市场第一。
上述项目中,宁德时代登陆港股市场,募集资金约53亿美元,为2023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IPO项目、2022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中资企业IPO(按定价日)、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A股上市公司H股IPO。
同时,上半年,中金公司参与的其余港股项目还有:公告新奥股份发行H股介绍上市并换股私有化新奥能源、博裕投资强制要约收购金科服务、北京建设私有化等。
这其中,新奥股份发行H股介绍上市并换股私有化新奥能源,交易规模达到94亿美元,是近十年公告的最大港股私有化交易;和铂医药引入阿斯利康战略投资,交易规模达1亿美元,是2023年以来跨国公司对港股市场创新药企业的最大单笔战略投资。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A H”模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香港已成为中企上市融资的首选地之一,企业有“走出去”的需求,且上市政策持续优化。
Wind数据显示,在今年的港股上市浪潮中,已有10家A股企业完成A H两地上市,合计募资达886.24亿港元。另据公开数据,内地企业已成为香港IPO市场的绝对主力,近年在香港IPO案例中,内地企业占比高达95%。
“A H”升温之下,中资券商逐鹿保荐市场,中金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今年以来完成多个该类项目,更有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峰岹科技、安井食品等多个明星项目。
其中,今年7月,中金公司作为独家保荐人助力峰岹科技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该项目为香港市场半导体行业“电机驱控芯片第一股”,是香港市场首个半导体企业A to H项目,亦是2015年以来香港市场发行规模最大的半导体企业IPO项目。
除了服务A股公司赴港上市、助力企业国际化发展,长期以来,中金公司还积极帮助在美上市的优质中概股企业回归内地和香港股市,成功保荐阿里巴巴、蔚来汽车、携程等中概股企业完成港股二次上市。
凭借广泛的全球销售网络,中金在多个里程碑项目中引入战略、基石投资者,项目配售能力市场领先。
对于下半年计划,中金公司表示,港股业务方面,公司将保持战略投入,巩固市场领先优势;同时积极把握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增持及回购等业务机会。
稳步扩展境外布局
在业绩稳步增长、夯实传统业务优势的同时,中金公司也在持续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
具体看,科技金融方面,公司上半年围绕科技创新设立超10支基金,向科创企业直接投资超70笔,助力小米配售等融资项目。同时,深度参与债券市场“科技板”建设,牵头完成多笔创新性科创债项目;绿色金融方面,上半年完成超10笔向新能源、新材料领域企业的投资;境内绿色及其他ESG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二,助力财政部发行首笔离岸人民币绿色主权债券、协助宁德时代登陆港股市场。
与此同时,中金的国际化优势也进一步凸显,年内继续稳步拓展境外布局,服务“走出去”“引进来”双向资本流动。
5月,中金公司阿联酋迪拜国际金融中心(DIFC)分公司正式开业,公司成为中资券商在海湾地区设立的首家持牌分支机构。
数据显示,通过加强全球资源整合,中金已覆盖境外央行及主权类机构超90家,上半年,公司合计引入外资规模约1,300亿元。同时,积极支持阿联酋扩大在华业务布局,与阿布扎比投资局等机构开展全方位合作,引导两地企业开展双向投资。
这其中,在“一带一路”项目中,中金公司也凭借专业能力与资源优势,发挥国际资本对接“先锋队”、综合金融需求的“服务者等关键作用。
就在近期,8月28日,中金公司独家保荐佳鑫国际资源投资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国际交易所(AIX)“一带一路”板同步上市,是全球首个港哈两地同步上市项目。在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召开之际,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国金融合作与产能协同树立了新标杆。
总体来看,上半年,中金公司积极协助中资企业、交易所等机构在中东、中亚、东南亚、欧洲、美洲等地开展推介活动,并作为中资企业代表应邀出席中法企业家座谈会。讲好中国故事,助力提升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影响力,也是中金持续发力的方向。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国经济正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在此背景下,中金公司表示,将锚定一流投行建设目标,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聚焦实体经济需求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服务,并依托“投资 投行 研究”协同发力,积极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贡献金融力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