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35载从保定小厂到全球力量:长城汽车以生态出海重塑中国汽车全球化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1 17:37:50

2025年,长城汽车迎来创立35周年。

从一家仅有60余人的小厂发展成为拥有8.2万名员工、年销量超百万辆的大型车企,如今的长城汽车拥有哈弗、魏牌、坦克、欧拉、长城炮、长城灵魂摩托六大品牌矩阵,产品出口到1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在中国汽车产业升级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是中国汽车品牌崛起走向全球汽车市场中的中坚力量。

今年8月份,长城汽车以35周年开放日的形式展示了其技术积淀、产业链整合能力以及“以可靠为底色”的发展理念。这场开放日不仅是对企业35年发展的回顾,更直观展现了长城汽车从单一产品出口到“研产销服”全生态出海的转型成果。截至目前,长城汽车全球销售网络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销售渠道超1400家,海外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2024年海外销量达45万辆,全球用户规模超1500万。在长城汽车的带动下,其配套的供应链企业也具备了向国际车企供货的能力水平。

中国汽车出口正迅速发展,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作为最早一批发展出口业务的车企,长城汽车的产品如今在全球多个市场热销,其发展的“生态出海”模式正成为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突围的典型样本。

以全产业链韧性重塑全球化逻辑

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多次强调,全球汽车产业竞争的本质是“技术话语权”的较量,造车的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

长城汽车对底层研发长期坚守,在核心技术上,通过持续自主创新,目前已实现发动机、变速器、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的自主研发与制造,构建起覆盖传统动力、新能源、智能网联、底盘架构等核心环节的自研体系。

长城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百亿元,全球布局“七国十地”研发中心,拥有2.3万名工程师团队,平均每4位员工中就有1位是研发人员。依托遍布中国、德国、奥地利、韩国、印度等七个国家的研发网络,长城汽车实现了“全球标准、本地最优”的开发模式。

研发层面的全球化布局进一步保障了技术的本地化适配能力。长城汽车以中国总部为核心,在欧洲、亚洲、北美构建起覆盖整车、核心零部件、新能源及智能化等领域的研发布局,能够根据不同国家的特性制定汽车产业发展计划——例如针对欧洲严苛的排放标准优化动力系统,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调整车辆耐用性设计,确保产品在全球不同市场均能具备竞争力。从技术研发到本地适配再到市场落地的闭环,让长城汽车的产品不仅“走出去”,更能“站得住”。以巴西市场为例,长城汽车多款热销车型获得总统卢拉的高度评价。

在动力布局上,长城汽车实现了汽油、柴油、混动、纯电、插电混动和氢能的全品类覆盖,满足全球不同市场的能源结构与使用场景。其中,Hi4技术体系的推出颇具代表性,该技术以“四驱的性能、两驱的能耗”为核心优势,充分诠释油电协同潜力,成为应对海外市场对动力性能与燃油经济性双重需求的关键抓手,目前已广泛应用于海外多款车型,精准适配不同国家的政策导向与用户需求的用车场景。

长城汽车从一开始就不是以“收割者”的姿态进入海外市场,而是强调共赢,秉持精耕细作的“种田者”思维打造真正的海外体系力。

目前,长城汽车已在海外建成三家全工艺整车制造基地,形成覆盖不同区域市场的生产网络。2019年6月,哈弗F7成为首台下线并实现海外上市的车型,标志着长城汽车海外本土化生产迈出关键一步;2021年6月,第二家海外全工艺整车制造厂——泰国罗勇工厂投产,作为长城汽车首个海外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该工厂占地65.88万平方米,一期年产能规划8万辆,严格遵循全球制造标准,引入先进生产、质量管理、环保及信息化理念,实现全面智能化升级,2025年8月16日,长城汽车巴西伊拉塞马波利斯工厂正式竣工,产能规划5万辆,是长城汽车海外第三大全工艺整车制造中心,可辐射整个拉美地区。此外,长城汽车还在厄瓜多尔、巴基斯坦等地布局多家KD工厂,进一步完善海外生产体系,兼顾不同市场的产能需求与成本优势。

长城汽车的出海路径,早已跳出“将国内生产的汽车销往海外”的初级阶段,形成以整车为核心、供应链协同的出海格局。在这一模式下,长城汽车不仅自身实现“研产销服”全链条海外布局,更带动蜂巢科技、诺博汽车等上下游供应链企业同步走向国际,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生态。长城汽车旗下3家零部件企业蜂巢科技、精工汽车和诺博均已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百强榜。

而供应链的协同出海也是长城汽车“生态出海”的重要支撑。蜂巢能源在泰国布局电池工厂,为当地生产的欧拉、哈弗等车型提供电池配套;诺博汽车则在海外建设座椅等零部件生产基地,服务于全球整车生产。“整车 零部件”的协同模式不仅降低了海外生产的物流与关税成本,更提升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话语权。

当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长城汽车的实践并非孤例,却极具标杆意义。它证明,逆全球化浪潮下的中国制造突围,不靠短期价格优势,而靠全产业链的协同韧性。长城汽车重新定义了中国品牌的“全球化”,它不再是将中国生产的汽车卖到海外,而是将中国汽车的产业逻辑、制造标准、服务体系嵌入全球市场肌理。

产品输出品牌扎根

从2018年开始,中国车市正由增量市场向存量市场转变。走出国门,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打造有全球竞争力的产品,成就有全球影响力的品牌,是中国汽车企业活下去且活得精彩的必然要求。

长城汽车认为,真正的国际化不是商品出海,而是品牌出海;不是产品输出,而是产业输出。基于这一认知,其在海外市场坚持“一地一策”的本土化运营策略,从品牌形象、生产销售到用户服务,全方位融入当地市场,推动品牌从“外来者”转变为“本地参与者”。

在品牌整合方面,长城汽车在海外市场聚焦GWM统一品牌形象,并根据哈弗、魏牌、坦克、欧拉等五大品类品牌的特点,制定差异化出海路径。其中,魏牌新能源与坦克SUV的全球化布局,成为长城汽车“走上去”提升品牌溢价的关键:魏牌新能源旗下车型以智能化与新能源技术切入海外高端市场,打破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汽车“性价比”的单一认知;坦克SUV凭借硬派越野基因,在多个海外市场成为热门车型,进一步提升品牌影响力。

此外,长城汽车在海外构建“总部-区域-本地”三级服务体系,确保车辆维修响应效率,同时结合当地政策与用户需求调整产品与服务——例如在泰国,长城汽车推动新能源车型普及,助力当地向电动车社会转型。“每一家走向海外的中国汽车企业,都是中国制造形象的代表,是中国的名片。中国品牌新能源车正加速推动泰国向电动车社会转型,让更多泰国消费者得以体验电动车。”长城汽车泰国营销总经理乃隆表示。

站在35周年的节点回望,长城汽车的出海之路,恰是中国汽车产业从“量变”到“质变”的缩影——从1998年首次实现产品出口,到如今构建起覆盖17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1400家渠道的全球网络,从单一车型出海,到带动蜂巢能源、诺博汽车等供应链伙伴跻身国际舞台,其“生态出海”的每一步,都在打破外界对“中国制造”的固有认知。

35年的积累,让长城汽车从保定的一家小厂,成长为改写全球汽车格局的中国力量。未来,随着海外工厂的全面投产、供应链协同能力的持续深化,其“生态出海”模式或将催生更多可能性,不仅为自身带来海外市场的持续增长,更将为更多中国汽车品牌提供可借鉴的路径,推动中国从“汽车出口大国”向“汽车产业强国”加速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