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专访美世达信员工福利中国区总经理夏晓霏女士
在职场语境中,“员工福利”曾一度只是企业后台的合规项和招聘亮点。但如今,它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视为吸引人才、塑造文化、推动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支点。这一转变背后,有着许多默默耕耘者的身影,而夏晓霏女士,就是其中一位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作为全球领先的员工福利与健康管理咨询与服务机构之一,背靠Marsh McLennan(威达信集团)在风险管理与人力资本领域超过150年的积淀,由Mercer(美世)与Marsh(达信)两大专业品牌共同驱动的美世达信员工福利(Mercer Marsh Benefits,以下简称“MMB”)中国区负责人,夏晓霏见证并参与了中国员工健康与福利领域过去二十年的变革。值此MMB中国成立20周年之际,《第一财经》专访了这位深具洞察力的女性领导者,听她讲述行业的前世今生、技术与人文的张力、以及她心中“福利顾问”的真正价值。
员工福利的价值觉醒:从合规工具到组织战略
“回到20年前,员工福利在很多企业中还只是‘有没有’的问题。”夏晓霏回忆起行业初期的发展轨迹时,语气平实却不乏感慨。“那时候,企业更多是出于合规需求去配置五险一金或补充团体人身以及医疗保险,员工福利大多停留在制度层面的‘保障义务’,很少被视为真正的人才管理工具。”
但过去20年,中国职场生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员工福利从一种制度性的配置工具,逐步演变为企业激发组织活力、提升人才黏性和韧性的关键抓手。这一变化的背后,是企业管理理念的升级、组织文化的成熟,乃至对“人本价值”的重新定义。“越来越多企业开始意识到,员工福利不是一项‘成本’,而是一种‘资本’。员工健康和福祉投入带来的,是稳定的团队、可持续的文化、以及对组织信任的积累。”
夏晓霏女士表示,“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开始认真思考:我们的福利设计是否真正回应了员工的需求?是否帮助员工在关键时刻感受到支持?而这,正是福利的战略价值被看见的过程。”
她说,“当员工从内心认同企业的用心,他们的归属感、投入度和创造力,才会自然地流动出来。而这正是员工福利从‘合规工具’演变为‘组织战略’的底层逻辑所在。”
从“保身体”到“养身心”:员工福利版图的扩容
过去,很多企业的员工福利项目主要围绕“身体健康”展开,典型配置是年度体检、补充医疗保险等福利项目。虽然这些福利至今依然至关重要,但在今天的职场语境下,它们已不足以回应员工日益多元的健康与福利需求。
夏晓霏女士指出,员工的整体福祉不仅取决于身体状况,还受到心理韧性、财务安全感以及社交连接度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多前瞻性企业开始将福利体系扩展到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财务健康与社交健康等多个维度。
“这不仅是福利项目的‘加法’,更是企业对员工健康理解的‘进化’。”她强调。MMB在员工福利方案的设计中,会根据企业文化、员工结构和业务特性,帮助客户在不同健康与福利需求维度之间找到平衡,并确保每个福利投资都能为组织带来可衡量的价值回报。
在她看来,这种“全面健康”理念的兴起,不仅意味着福利顾问的服务边界在拓展,更标志着企业对“人”的价值认知正走向成熟——从满足基本保障,到主动塑造一个可持续的、能激发潜能的工作生态。
从“不认识”到“被认可”:保险经纪人在职场端的价值显现
在中国市场的早期,大多数企业对“保险经纪人”并不熟悉,常将其与代表保险公司的代理人混为一谈,误解为“卖保险的”。事实上,经纪人是站在客户一方的专业顾问,其职责是基于客户需求,从全市场中甄选合适的保障方案,并协助其在成本、风险和员工体验之间做出平衡决策。
MMB自成立起便聚焦于企业客户,结合美世在人力资源管理的深厚积淀与达信在全球保险经纪领域的专业能力,致力于为组织提供更系统、长期、有前瞻性的员工健康与福祉管理方案。
随着企业对员工保障的需求从“有没有”逐渐走向“好不好”,保险经纪人的价值也在职场端逐步显现。尤其是近十年,企业关注点正从单一的保险配置,转向更复杂的福利整合、预算优化、员工细分策略与组织文化的协同。也正是在这些转变中,经纪顾问的角色从幕后走向前台,成为人力资源团队、财务甚至高管层的重要战略合作者。
“客户真正需要的,不是某款保险产品,而是一整套能支持业务目标、响应员工多元需求的福利策略。”夏晓霏女士指出。MMB的顾问团队正在做的,正是以专业视角和市场中立的立场,为客户解构复杂问题、提升方案决策质量,并持续优化其保障体系的价值产出。
从“不认识”到“被认可”,是一个市场认知的转变过程,也是一种企业思维方式的成熟。随着越来越多组织意识到员工福祉背后的风险管理、雇主品牌与组织韧性价值,保险经纪人作为“连接策略与执行”的专业支点,正走向舞台中央。
科技越进步,人的温度越不可替代
在AI时代,福利顾问真正不可取代的价值是什么?
“AI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但正因为如此,人的不可替代性也愈加清晰。”夏晓霏女士坦言,MMB早已将AI与数字工具广泛应用于日常工作,如数据分析、风险识别、报告生成和理赔流程优化。这些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效率,让顾问从繁琐事务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更具价值的环节:理解组织文化、识别员工需求、设计真正契合的健康与保障策略。
“AI可以计算最优解,却无法在多重目标之间做出最有温度的取舍。”这类判断,需要深刻了解企业状况与员工需求,也需要勇气与责任心。”她举例,有企业在为一线高风险岗位员工定制重大疾病保障计划时,预算十分紧张。MMB顾问团队通过对岗位分布、既往理赔数据及员工年龄结构的深入分析,建议企业将保障重心向一线工人倾斜,并设计差异化免赔额与保额机制。最终,该方案不仅兼顾了预算与公平性,更成为企业传递人文关怀、强化雇主品牌的关键一环。
福利顾问的价值就在于能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看见人、理解人,并在组织的语境中提出可落地的、能被信任的判断。而这份专业与温度,是任何算法都无法替代的。
“未来最具价值的顾问,不是比AI更聪明的人,而是能让技术更贴近人的专业连接者。”夏晓霏女士总结道,“科技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唯有人,能守住职场中最柔软也最有力量的部分——人心的温度。”
结语:
二十年,是时间的刻度,也是信念的注脚。
在中国员工福利这条看似“后勤支持”、实则关乎“组织底色与人心温度”的道路上,夏晓霏女士和她的团队始终在做一件事:让更多企业真正看见“以人为本”的深远价值,也让更多员工在关键时刻,感受到来自组织真实而可感的关怀。
无论技术如何演进、管理理念如何更新,“人”始终是组织最不可替代的资产。而“员工福利顾问”的角色,也早已不止是保障方案的设计与执行者,更是理解人、连接心、推动组织文化落地的同行者。
正如夏晓霏女士所说:“我们守护的,从不是一项福利制度,而是人与组织之间那份历久弥新的信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