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2025 年 7 月,高盛策略团队发布深度市场洞察,重申 “关注美国股市以外领域” 的布局建议正持续奏效。随着中国离岸股市突破近一年盘整、创下 4 年新高(MSCI 中国指数、沪深 300 指数表现亮眼),地缘政治担忧缓解与 “反内卷” 政策深化成为驱动全球资产再平衡的关键变量。
以下梳理核心观点、数据与配置逻辑,解码投资新方向:
一、市场突破:中国离岸股市创 4 年新高,MSCI 中国指数涨势强劲
经过近一年震荡盘整,中国离岸股市迎来关键拐点:
指数表现:MSCI 中国指数创下4 年新高,沪深 300 指数同步刷新年内高点;2025 年以来,MSCI 中国指数已累计上涨25%(为 2010 年以来第二好 “前七月表现”)。
驱动因素:
美中贸易关系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显著提升;
资金面强劲:香港市场保证金贷款激增、南向资金创纪录流入,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股票的兴趣与其 “保守配置” 间的缺口持续扩大;
政策与估值共振:“反内卷”(供给改革 2.0)政策深化重塑行业格局,叠加对市盈率假设调整(从 11.6 倍→12 倍),高盛将 MSCI 中国指数12 个月目标从 85 上调至 90。
二、投资者动向:美国资本 “转向” 中国,但配置仍处周期低谷
高盛经济学家闪辉、策略师刘劲津北美路演反馈显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出现三大变化:
兴趣显著回升:美国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关注度提升,地缘政治担忧较前两年明显降低;
聚焦 “反内卷” 政策:投资者密集询问中国 “供给改革 2.0”(反内卷)逻辑,高盛同步发布报告《供给改革 2.0:关于中国反内卷政策的问答》,解析政策对行业集中度、盈利模式的长期重塑;
配置矛盾待解:尽管新兴市场 / 亚洲共同基金频繁增持中国股票,但全球主动管理基金对中国的配置仍接近周期低谷,未来增配空间较大(可关注 “低配补仓” 机遇)。
三、板块调整:超配保险、材料,下调地产、银行
基于 “重阿尔法(个股 / 板块机遇)、轻贝塔(指数普涨)”逻辑,高盛对板块配置进行关键调整,核心聚焦政策敏感性、估值修复、盈利预期三大维度:
1. 超配行业:保险、材料领衔
保险:估值相对更具吸引力(2025 年市盈率 7.6 倍、市净率 1.0 倍),且间接受益于股市回暖(保费收入、投资端双重驱动),从 “标配” 上调至 “超配”;
材料:增强组合对 “反内卷” 政策的敏感性(行业盈利与供给改革强相关,如产能出清、集中度提升),同步上调至 “超配”。
2. 标配 / 低配调整
房地产:从 “超配” 下调至 “标配”,反映行业周期换挡与政策重心转移(从 “需求刺激” 转向 “供给侧改革”);
银行:与保险板块 “互换”,标配银行(2025 年市盈率 6.2 倍、市净率 0.6 倍,估值 Z 值较高,短期弹性有限)。
四、图表解读:“反内卷” 政策如何重塑行业格局?
图表 1:政府已在 “内卷” 风险较高的行业采取行动
高盛通过分析赫芬达尔 - 赫希曼指数(行业集中度)、净利润率、投资资本回报率(ROIC)、现金流增速等指标,梳理出 “内卷严重” 与 “政策干预(反内卷 / 削减供给)” 行业。
核心结论:
政策聚焦高竞争、低效率领域(如部分传统制造、过剩产能行业);
长期或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盈利改善(类似供给侧改革 1.0 逻辑)。
五、关键矛盾:美股强劲 vs 中国 “新逻辑”
当前全球资产配置存在一对核心矛盾:
美股的 “易解释性”:美国国内市场强劲(标普 500 指数从 4 月低点反弹,MSCI 美国指数年内涨 17%),暂成部分投资者配置中国的 “阻碍”;
中国的 “独立逻辑”:中国市场的 “反内卷” 政策、资金流入(南向 海外增配)与估值修复逻辑独立于美股,长期配置价值凸显。高盛建议关注两大方向:
政策敏感型:保险(超配)、材料(超配);
低估值修复:部分消费板块(需结合 “反内卷” 政策对行业格局的优化)。
六、总结:锚定 “中国新逻辑”,布局全球差异化机遇
2025 年下半年,全球资产配置需聚焦 “差异化逻辑”:
美国股市:关注盈利韧性(如科技、消费)与 AI 驱动的结构性机遇;
中国离岸市场:锚定政策改革(供给侧 2.0)、资金流入(南向 海外增配)、估值修复三大主线,超配保险、材料等 “阿尔法” 板块,规避高内卷、高估值压力行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