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思科技、立讯精密等消费电子供应链企业纷纷奔赴港股或宣告港股上市计划。歌尔股份旗下的控股子公司歌尔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歌尔微”)也再度吹响赴港号角。
智通财经app获悉,据港交所7月21日披露,歌尔微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建投国际、招银国际及瑞银集团为其联席保荐人。这是该公司今年第二次递表。
市场普遍认为,全球贸易局势复杂多变及客户本地化服务需求提升的背景下,未来具备全球化产能布局、本地化运营、快速响应客户需求优势的供应链企业,将更具市场竞争力,而赴港上市正是消费电子供应链企业深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抓手之一。
在赴港上市潮之下,歌尔微的全球化发展步伐能否更加深入呢?
传感器龙头业绩仍难掩波动
据招股书,歌尔微是一家覆盖传感器、SiP和传感交互模块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尤其专注于声学传感器。该公司持续与全球客户挖掘市场需求、完成产品定义,为消费电子、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领域提供智能化的传感交互体验。
该公司构建了UniSense,一个集成在材料研发、芯片设计、封装测试、算法软件开发及系统设计的全栈技术能力的平台。该公司的平台令能够根据客户需求以最优的成本提供高性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销售额计,该公司是全球第五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2.2%,而全球最大的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11.2%,该公司亦是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于往绩记录期间,该公司的传感器累计出货量超过50亿颗。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以2024年销售额计,该公司是全球第四大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3%,而最大的传感器供应商市场份额为16.6%,该公司亦是全球第一大声学传感器提供商,市场份额为43.0%。该公司的解决方案种类丰富,截至2025年3月31日,已超400种,广泛搭载于智能手机、智能耳机、VR/AR设备、智能汽车及智能家居等约30种智能终端,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该公司是中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组合最丰富的提供商。
根据智通财经APPl烤节,自成立以来,公司获得了青岛微电子(地方国资)、中信建投、中金资本、基石资本、建银国际、招商资本、巨峰科创等机构的投资。
深厚的资本加持下,该公司打造了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整合上游供应链资源并深度链接下游客户需求,广泛赋能各应用领域的全球客户。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于往绩记录期间,该公司累计服务了全球126家直销客户,覆盖全球前九大手机厂商(以2024年出货量计)和各种应用场景的领先厂商。
虽然目前歌尔微在市场积聚了一定的影响力,但实际上近几年来公司整体业绩表现较为波动。
2022年度、2023年度、2024年度及2025年截至3月31日止三个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下同)该公司实现收入分别约为31.21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30.01亿元、45.36亿元、11.20亿元;同期,年内利润分别约为3.26亿元、2.89亿元、3.09亿元、1.16亿元。
其中,传感器业务是歌尔微的核心营收来源。2022年、2023年及2024年,传感器收入分别为25.41亿元、20.92亿元、35.58亿元,占各期总收入的81.4%、69.7%、78.5%。
利率表现来看,2022年至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18.5%、17.2%及19.0% 。2025年1季度的毛利则飙升至2.3亿元,同比增长43.6%,对应的毛利率为20.6%。同期的净利率分别为10.4%、9.6%、6.8%及10.3%,波动明显。
不过,公司对大客户依赖程度较高。2022年、2023年及2024年,来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占同期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5.5%、74.3%、79.7%,其中最大客户A(据推测或为苹果公司)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达56.1%、49.4%、62.3%。若与大客户合作关系生变,将对公司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客户依赖一方面导致公司贸易应收款激增,期内分别为3.86亿元、5.65亿元、8.44亿元及5.94亿元,另一方面则造成经营性现金流的持续下降,同期分别为6.93亿元、6.00亿元、4.35亿元及2.24亿元。
值得欣慰的是,公司的现金储备较为充裕,截至2025年5月31日,现金及其等价物为24.0亿元。同时,公司的负债水平较低,截至同期,流动负债总额为13.6亿元,流动资产净额为29.8亿元。
此外,公司供应商层面同样存在集中风险。2022年、2023年及2024年,公司向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采购总额的71.1%、69.2%、70.9%;向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占比分别为52.7%、47.2%、53.3%。主要供应商的供应稳定性、产品质量及价格波动,均可能冲击歌尔微的正常生产与运营成本。
智能传感交互竞争加剧 拟拓展新兴应用领域
无论是在智能消费电子领域还是其他新兴行业,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譬如,在智能消费电子领域,终端厂商倾向于直接与关键组件提供商合作,共同定义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并交由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定制开发,以便缩短产品上市周期,为终端用户提供更优的体验。而在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及医疗等其他智能传感交互新兴领域,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重要性亦不言而喻。
多领域的覆盖,显然也造就了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的快速增长。
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市场规模达到186.0十亿元人民币。得益于AI赋能终端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单机价值提升,2028年将增长至151.7十亿元人民币,期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9.6%。
目前传感器在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其占比于2023年达到41.7%。未来SiP与传感交互模块在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中的重要性将不断攀升,两者占比分别从2023年的23.9%和34.4%,增加到2028年的24.1%和40.4%。
不过,虽然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显露高增速特质,但这一赛道激烈的行业竞争,估计也让歌尔微有点“压力山大”。
根据灼识咨询的资料,2023年全球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市场竞争依然激烈。以2023年销售额计,该公司是全球第八大、中国第一大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提供商,但竞争环境仍相当激烈,特别是来自美国、欧洲、日本和韩国的主要参与者凭借卓越的技术专长、先进的设计能力及广泛的客户关系主导全球市场。
作为智能终端AI应用落地的核心环节,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性能表现,直接影响数据拾取的质量,进而影响AI训练优化效率和终端用户体验。
智能终端搭载传感交互元件数量和性能要求显著提升,进一步加剧了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行业的竞争,成熟的参与者与新进入者在快速演变的格局中争夺市场份额。同时,智能终端更多元化及尺寸小型化并融合交互多模态的发展趋势,对传感交互解决方案带来了多样化、微型化、轻量化、集成化、成本控制的新挑战。
歌尔微计划继续研发高性能传感器,扩大解决方案种类,持续推出轻量化、微型化、智能化的SiP,加快多元化传感交互模组的商业落地,目标是巩固在消费电子领域的先发优势,并积极拓展汽车电子、智能家居、工业应用、医疗健康等新兴应用领域。
歌尔微此次赴港上市,既是其深化全球化布局的重要一步,也是应对行业竞争与业绩波动的关键举措。作为中国智能传感交互解决方案的领军企业,歌尔微在声学传感器领域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为其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大客户依赖、供应链集中以及行业竞争加剧等问题仍需警惕。未来,能否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拓展新兴应用领域(如汽车电子、智能家居等)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将是其赢得资本市场认可的核心。在全球智能传感交互市场快速扩张的背景下,歌尔微的港股之旅或将为其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但挑战与机遇并存,投资者需密切关注其全球化进程与盈利能力的平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