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以时间力量赋能价值投资,“未来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评选完成初评

发布时间:2025-07-03 16:37:54

当前全球格局面临深度调整,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的关键时期,科技创新活动愈发密集活跃。在此环境下,中小市值企业不仅是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家科技创新活力的具体承载。由于相比大型企业更具灵活性,中小市值企业在向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有望逐渐在产业链中构筑起不可替代的竞争力。

以持续跟踪和系统研究资本市场中小市值企业的成长发展潜力为目标,2024年第一财经携手安永(中国)、矽亚资产管理,发起“未来20(NEXT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评选”活动。经过严格的多轮筛选和调研面访等评审流程后,最终诞生了首批20家“未来20·成长力年度企业”,为市场呈现了具有领先科技创新能力及稳健发展潜力的中小市值企业优质样本。从实际表现来看,目前多数入选企业依然符合评价标准,充分显示“未来20”整套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新的一年,随着外部环境的持续变化,企业如何继续保持增长韧性?又将怎样在日趋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凭借“独门秘籍”构筑商业化优势?哪些企业最终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明日的科创栋梁?为了寻找这些答案,2025年“未来20(NEXT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评选”活动如期展开,将继续对资本市场中小市值企业展开观察和调研。

今年的“未来20”评选在上一轮指标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宏观经济和资本市场过去一年的实际表现进行微调,完成针对A股全场上市公司的数据指标筛选、模型量化评分以及评委投票选举三轮筛选,并形成了初选名单。7月2日,“未来20”初评会在上海电视台召开,7名评审委员针对初选名单进一步展开现场讨论,在综合考虑指标、模型合理性以及企业基本面的情况下,确认了68家入围企业名单。下一阶段,项目评审团将对这68家企业展开实地面访,并将结合面访调研结果和专家评审意见最终产生年度20强榜单。

活动现场,由项目工作组对2024年的“未来20”年度企业发展近况作了详细总结,同时也对新一年“未来20”项目的亮点做了介绍。

作为首个聚焦A股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成长研究与跟踪评价的权威评选,第一届“未来20”的20家获奖企业无论是平均每股收益、平均每股净资产,还是投资回报率、资产负债率等方面的数据表现均由于市场整体情况。

2025年,新一届“未来20”将同步启动“未来同行者”计划,将以“3 1 N”的形式招募更多合作伙伴,打造“未来20成长力生态圈”,致力于成为服务于产业升级的关键力量,助力更多优质企业在时代转折中成长与前行。

按项目周期规划,“未来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评选2025年度榜单将在今年三季度末隆重揭榜。

构建成长价值衡量标尺

中小市值上市公司作为经济韧性的重要支撑,其健康发展既是完善产业结构和释放创新活力的关键一环,也是提高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覆盖面和精准度的重要实践。在初评会上,主办方代表第一财经总经理汪钧、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矽亚资产管理首席执行官陈加凤,先后发言致辞,并表示对中小市值企业的发展予以高度关注。

汪钧表示,无论是推动经济发展潜力军的价值发现,还是推动深化改革中的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引导,研究中国中小市值上市公司成长性意义深远。“我们看到,当前内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技术迭代对企业的影响也仍在持续,中小企业仍然需要各方携手护航,这是我们和‘未来20’共同的使命。

安永大中华区业务主管合伙人毕舜杰表示,过去一年全球市场迎来剧烈变化,“今年的‘未来20’初评入围企业依然非常具有代表性,与行业未来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当下我国新一轮五年规划已进入承上启下的重要时刻,也希望此次评选结果能够为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矽亚资产管理首席执行官陈加凤表示,第一届“未来20”筛选出了一批兼具成长韧性和市场潜力优秀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创新以及管理的优化,都是这些企业得以穿越行业周期的关键成长力所在。“我们希望通过‘未来20’的评选构建一个能够衡量企业成长价值的重要标尺,去进一步系统性挖掘市场中更多有价值的优秀企业。”

以时间力量赋能价值投资

在初评会现场,盛石资本董事长周道洪、中企华公司执行总裁、全联并购公会理事高文忠等几位独立评委均发表了审评意见,并针对前期评选展开复盘与专业研讨。

结合近一年以来的资本市场情况,与会评委对新一年“未来20”评价体系进行介绍,并围绕科学性和有效性展开了深度讨论,对于如何能够持续提升评价标准的准确性,深度挖掘当前市场环境下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市值企业综合发展潜力,同时围绕上市公司构建长期的评价体系交流了各自的观点。

盛石资本董事长周道洪在初评会上提出,“未来20”项目是有长远战略意义的创新工程,可望为我国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助力。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对往届企业市场表现的持续跟踪和追溯研究尤为重要,这将有助于评选体系的持续优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高成长企业往往是并非全面发展的“偏科生”,可以考虑建立独立的评选机制,让这些仍处于成长初期却通常具有爆发力的企业也被挖掘出来。

周道洪还表示,对于中小市值企业而言,管理团队、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是判断其未来长期成长潜力的重要影响因素,他建议在后续的面访环节能够进一步细化企业评价维度,突出受访企业的突出优势和重大隐患所在,并将这些软实力指标纳入综合考量。

中企华公司执行总裁、全联并购公会理事高文忠也表示,产业界和资本市场对于企业成长性的判定指标往往存在较大出入,对于“未来20”的奖项评选,如何构建一个既能体现企业真实价值,又能够被资本市场所认可的评价体系至关重要。

与会评委一致认为,随着“未来20”评选的持续推进,不断延长企业评价周期,延展企业评价范围的必要性正在增强,建议加强对入围企业的长期跟踪,建立对中小市值企业的更系统,更全面的研究体系,以进一步提升对市场的影响力。

初评会上,由第一财经、安永(中国)、矽亚资产管理组成的评选工作组还向与会嘉宾展示了“未来20”评选规则与指标模型,并详细交流了整个初评过程。

首轮大数据筛选,采用了定量指标设计与指标测试、财务指标筛选、行业分类与界定、细分行业数据匹配等科学严谨的筛选机制,共筛选出200余家符合数据要求的企业。

在第二轮模型打分中,则关注定量指标,结合发展趋势、兼顾行业特点,对入围初选的名单按行业进行组内比较,重点关注收入年复合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ROE、资产负债率等指标的趋势变化,将待评审企业范畴缩小到100余家。

经评委现场打分和评定,下阶段面访调研的企业名单已确定,评选工作组将在接下来的数月内紧锣密鼓展开对入围企业的调研和面访。通过对企业细致考察以及与管理者的面对面交流,工作组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研发创新精神和实力、企业股权结构及公司治理等重要 因素都将形成深度及全面的了解,并为新一年“未来20”中国A股上市公司成长力评选年度榜单的产生奠定坚实基础。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