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上海科技企业的融资呈现什么特征?
在4月23日举行的2025上海科创森林大会上,《科创申城・2024上海科技企业投融资生态报告》(下称“报告”)发布,报告通过对近千起融资事件的深度分析,揭示上海在全球科技竞争中的战略定位与创新动能。
报告发布方——加冕科技CEO、张通社创始人郑小辉介绍,2024年上海科技企业全年共发生融资事件997起,占全国的13.2%,位于全国TOP1,高于北京、深圳等地。从金额来看,上海披露融资总金额达966.38亿元,占全国的15.4%。
根据报告,从融资轮次来看,早期融资(天使轮、A轮)占66%,同比提高了14个百分点,其中天使轮285起、A轮370起,资本正在为源头创新“输血”。
报告认为,2024年上海融资呈现鲜明的硬科技属性,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合计融资560起,占总融资事件的56.2%,较2023年提升2.8个百分点。
生物医药领域,2024年融资事件为221起,基本与2023年持平。细分领域呈现“创新突围”特征,细胞治疗、医保信息化等领域融资增长,智慧医疗类融资减少。
集成电路领域2024年融资事件为155起,较2023年下降19起。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融资逆势上行,展现“国产替代”韧性。
人工智能领域大幅增长,融资事件从2023年的157起增至184起( 17.2%),首次超过集成电路。AI大模型贡献最大融资增量,阶跃星辰、无问芯穹等企业完成大额融资,推动上海成为全国大模型创新高地。
另外,报告显示,2024年参与上海企业投融资的国资、民营与产业资本三类主体合计1376家。其中国资323家、民营机构847家、产业资本206家。
国资机构在2024年逆势扩张,参投事件占比达34.2%,未来产业基金、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聚焦“投早投小投硬科技”,天使轮参与度从4.2%激增至13.5%。民营机构则以70.6%的参投事件占比仍是市场主力,在AI、生物医药早期项目中贡献超六成融资,体现“政策引导 市场主导”的生态平衡。
值得关注的是, 长三角区域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江苏、浙江机构参投比例合计达30.5%,长三角机构合计参与上海78.2%的投融资,占比相较2023年提升了24.5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