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新股前瞻|新项目“接棒”贡献增量,港股上市或成中伟股份(300919.SZ)出海“掘金”关键一步?

发布时间:2025-04-23 18:37:34

出海布局换挡提速,与此同时,中伟股份(300919.SZ)这家三元前驱体的龙头企业也正式开始谋划港股上市。

日前,中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伟股份”)递表港交所主板。2024年,中伟股份来源于海外地区的收入达到了178.84亿元(人民币,下同),占总收入的比重升至44.5%,较两年前足足提升超过10个pct。

据中伟股份方面介绍,全球一体化运营已成为公司实现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而为了配合自身的全球化战略,下一步中伟股份还将通过全球生产基地,进一步融入全球新能源价值链。据悉,当前中伟股份正快速扩大印尼及摩洛哥生产基地的产能,并评估在韩国建设首条镍系材料生产线的计划。

致力于通过全球化布局夯实领先优势,这或许也解释了为何中伟股份在登陆A股四年多后又将目光投向港股市场。毕竟,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之一,中伟股份若能成功“上岸”,后续对其利用国际资本和资源加速布局海外市场预计会大有裨益。

新项目“接棒”贡献增量?

中伟股份的历史可以向前追溯至2014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后,自2020年起,该公司在镍系和钴系的锂离子电池pCAM方面已占据全球出货量的领导者位置。而在今年一季度,中伟股份还成为了全球出货量第一的独立磷系pCAM供应商。

就业务构成来看,中伟股份已搭建了垂直一体化业务模式,产品矩阵包含镍系、钴系、磷系、钠系和其他创新材料以及新能源金属产品。2022-2024年,中伟股份实现收入303.44亿元、342.73亿元、402.23亿元,收入稳步扩容的背后,离不开公司业务版图持续完善,新型产品持续贡献增量。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中伟股份的新能源金属产品贡献收入从无到有,至2024年规模已达到134.83亿元,占比33.5%;而其他业务则由2022年的25.21亿元升至76.42亿元,占比由8.3%提高至19%。据悉,24年中伟股份的新能源金属产品大幅放量,得益于公司在扩大镍产量的同时,策略性地向更广阔的市场销售更多镍产品;而这一年其他业务收入的增长,则与其利用专业知识拓展业务,导致金属交易增加有关。

不过,作为中伟股份传统优势业务的新能源电池材料板块,期内收入规模及占比均有所下滑。但值得一提的是,这其中依然不乏结构性亮点,譬如,包括钠系和锰系pCAM在内的其他创新材料于2024年终于开始产生收入,尽管当前规模尚不足1000万元,但后续抑或有望成为新增长点。

2024年,中伟股份的镍系材料和钴系材料的收入均录得较大跌幅,其中前者同比减少25.6%,后者同比减少24.1%。进一步分析,镍系材料收入萎缩主要系这一年该产品量价齐跌,销量由23年的21.13万吨降至24年的19.49万吨,平均售价亦从10.29万元/吨下滑至8.29万元/吨。同年,钴系材料销量较上年略有上升,但平均售价则由前一年度的15.58万元/吨骤降至10.66万元/吨,进而严重影响了该产品的收入表现。

另就盈利情况来说,2022-2024年,中伟股份的毛利分别为33.81亿元、45.76亿元、48.42亿元,对应毛利率11.1%、13.4%、12%。同期,公司的净利润为15.39亿元、21亿元、17.88亿元。可以看到,依靠一体化布局,24年中伟股份的收入规模再上台阶,但这一年公司的净利润未能延续升势,反而同比下滑了14.9%。

一体化布局打造平台型材料公司?

结合中伟股份这些年来的业绩变动趋势,以及一系列的经营动向,不难看出“全球化”、“一体化”已成为公司长期战略中的关键词。

智通财经认为,在某种意义上,中伟股份的成长轨迹或可视为是新能源材料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这些年里,新能源材料行业经历了从1.0产品时代到3.0产业生态时代的深刻变革。当前的3.0时代,以中伟股份为代表的新能源材料企业正积极尝试构建完整协同的生态系统,纵向看,形成从资源开采到冶炼、材料制造再到二次资源回收的闭环。

业务不断做大的过程中,出海对于中伟股份来说大概算得上是“必选项”。毕竟,当前国内材料市场竞争烈度居高不下,叠加海外地方保护政策兴起,大变局下全球化服务能力及供应能力其实已成为行业竞争的关键要素。一如前文所述,目前中伟股份已经于印尼建有四大原料基地,并在韩国、摩洛哥等地加速推进材料基地建设,业务覆盖日韩、东南亚、欧洲以及北美等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在中伟股份朝着平台型材料公司进发的过程中,公司预计仍将受到诸如原材料价格波动、以及市场竞争烈度保持高位等干扰因素的影响。就拿原材料来说,2022-2024年,该项成本分别占公司年度总销售成本的93.8%、90.2%、83.8%,其中,镍和钴的价格波动对公司业绩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

以镍为例,据机构预测,今年镍产业链仍将维持供大于求的过剩格局,但过剩幅度有望收敛。考虑到2024年印尼镍产量占全球总需求的70%左右,未来印尼镍相关政策依然会是影响该金属基本面的主要变量。2022-2024年,由于镍及钴价格下降,镍系pCAM的定价也持续下滑。后续镍等金属价格如何演绎,依然需要密切关注。

对于中伟股份来说,过去几年镍等关键资源的价格波动可以说是公司盈利状况的“心头之患”。而通过产能出海、深化上游资源布局,乃至于形成全球一体化布局,中伟股份有望增强抗风险能力,盈利稳定性抑或能够有所提升。从此角度来看,之于中伟股份出海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其实已不言而喻。后续,全球化、一体化“两手都要抓”的中伟股份,究竟能否受到港股市场投资者的欢迎,智通财经也将保持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