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光刻机巨头阿斯麦(ASML.US)近日业绩电话会议显示,管理层预计2025与2026 年均为业绩增长年,且预计终端市场动态需求将使得芯片产品组合倾向高端制程AI芯片与数据中心存储芯片。这家堪称“人类科技巅峰”的半导体设备巨头强调关税重压下AI算力需求持续强劲,随着AI算力重心转向需求堪称无止境的AI推理领域,这点已经获高端光刻机客户证实,纷纷表露出AI科技领域需持续大规模投资。
有着“芯片代工之王”称号的台积电(TSM.US)周四公布的业绩同样显示AI算力需求猛增,净利润猛增60%,更重要的是,在特朗普面向全球的关税大棒重压下,台积电重申强劲的业绩增长数据。台积电维持其2025年的营收增长预期,预计今年的增长速度仍将达到25%左右,与1月份设定的目标完全一致,其中人工智能(AI)相关的营收规模预计将翻番。
在全球投资者聚焦的关税相关问题上,台积电表示未观察到客户行为因美国关税而发生任何变化,其乐观的预期基调与全球市场的不确定性形成了鲜明对比。尤其是台积电计划将CoWoS先进封装产能翻番,主要用于英伟达AI GPU产能,这也表明该公司对AI芯片无比强劲需求将持续到2026年初充满信心。
在业绩电话会议中,台积电管理层仍然预计未来5年(即2024-29年)营收复合年增长率目标约为20%,其中人工智能相关营收预计将增长45%左右,与上次业绩会议给出的强劲预期完全一致,暗示台积电没有看到特朗普面向全球的激进关税政策带来的任何程度需求降温。关于第二季度预期,台积电管理层预计Q2营收区间在284亿美元至292亿美元,意味着有望环比增长超13%,同比增长超36%,远超市场预期的271.6亿美元;维持2025年资本支出在380亿-420亿美元不变。
3月下旬,美国最大规模的计算机存储芯片制造商美光科技(MU.US)公布的财报显示,得益于在全球大型企业与各政府部门纷纷斥巨资布局AI的这股AI基建狂热浪潮中,与人工智能训练/推理系统密切相关的存储芯片需求仍然无比火爆,推动包括HBM存储系统与企业级SSD在内的美光数据中心业务营收猛增。
美光管理层在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正在看到用于开发迭代以及高效率运行包括所谓“AI智能体”在内人工智能应用软件的数据中心AI基础设施组件的无比强劲需求。再结合台积电与阿斯麦最新公布的业绩以及管理层业绩电话会议摘要,可谓大幅强化了AI算力需求持续呈现井喷式扩张的这一极度乐观需求前景。就目前来看,即使特朗普政府面向全球的激进关税政策也未能压制持续猛增的以AI芯片为核心的AI算力需求。
随着DeepSeek彻底掀起AI训练与推理层面的“效率革命”,推动未来AI大模型开发向“低成本”与“高性能”两大核心全面聚焦,未来AI大模型融入全球各行各业的超级浪潮持续催化之下,AI应用加速渗透之下云端AI推理算力需求有望呈现指数级增长。AI应用软件(尤其是生成式AI软件与AI代理)向全球各行各业加速渗透,彻底革新各业务场景的效率并大幅提高销售额,以AI GPU和AI ASIC为核心的AI芯片等AI算力基础设施需求在未来可能呈现指数级增长而不是此前市场所预期的“DeepSeek冲击波”引发AI算力需求断崖式下滑。
正如英伟达CEO黄仁勋在2月英伟达业绩电话会议上所说的那样,AI芯片需求持续强劲增长。“DeepSeek-R1点燃了全球的热情,公司对AI推理带来的潜在需求感到兴奋。这是一项出色的创新,但更重要的是,它开源了一个世界级的推理AI模型。OpenAI、Grok-3、DeepSeek-R1 等模型都是应用推理时间缩放的推理模型。推理模型可以消耗100倍以上的算力。”
根据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WSTS)的最新预测,预计 2025 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将在2024年基础上继续增长,意味着全球半导体市场有望在2024年本已无比强劲的复苏趋势之上再增长约 11.2%,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约 6970 亿美元。
WSTS预计,2025年的半导体市场规模增长将主要由强劲的AI训练/推理算力需求所驱动的企业级存储芯片类别,以及人工智能逻辑芯片类别所大力推动,预计2025年包含CPU、GPU以及ASIC芯片的逻辑芯片类别整体市场规模有望同比增长约17%,覆盖HBM、企业级SSD等领域的存储芯片类别市场规模有望在2023年大幅增长81%的基础上同比增长超13%;同时WSTS还预计分立器件、光电子、传感器、MCU以及模拟芯片等所有其他细分芯片市场的增长率都将达到个位数增幅。
全球股市剧烈波动之际,AI算力板块的“阿尔法”属性凸显
华尔街金融巨头摩根士丹利(以下简称“大摩”)最新发布的研报显示,AI/ML(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这两大前沿科技支出在美国科技类型企业的IT预算中占据最优先位置,在AI浪潮推动下需求持续强劲的安全防御软件紧随其后。
大摩公布的这份字数破万的最新调查与研究结果呈现出美国CIO们IT预算预期明显的分化趋势,主要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尽管CIO们对短期IT预算增长的预期有所下降,但对于核心的长期增长驱动因素(比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中期IT支出的信心依然保持稳定,预计人工智能(AI)支出仍将大幅扩张。
随着投资者们进一步消化与定价特朗普面向全球的激进关税政策,全球股市的恐慌情绪有所放缓,尤其是在这一轮全球股市抛售浪潮中遭受最严重抛售规模的科技股股价出现短暂反弹。科技股可谓是近年来全球股市步入长期牛市的核心驱动力,因此投资者们在经历新一轮抛售痛击后开始期待长期领航股市的科技股吹响反攻号角,带领全球股市强势反弹。
在美东时间上周三发布的一份暗示特朗普政府关税立场转向理性的推文可谓一举驱动美股在内的全球股市从ICU奔向KTV狂欢,特朗普表示已授权对大部分国家实施90天的“对等关税暂缓”措施,在此期间大幅降低这些国家关税至10%。
特朗普几乎一己之力掀起的“关税巨浪”,使得全球股市数以万计的亿美元市值蒸发,并且在上周一度将华尔街交易员以及全球金融市场投资者们推向“抛售一切你可以抛售的金融资产”的绝望与崩溃边缘,然而特朗普上周在他个人创立的社交平台Truth Social发布暂缓面向全球的“对等关税”的最新消息后,上周三堪称美股“大奇迹日”的超级大反弹引领全球股市史诗级上攻,而在上周大反弹之前全球股市一度蒸发超10万亿美元市值。
对于2023年以来投资热度持续位列全球股市榜首的“AI算力产业链”来说,大摩的这份研究报告显示,人工智能看涨投资逻辑跟随金融市场重新开始聚焦AI芯片等AI基础设施强劲需求预期而呈现出逐渐修复趋势。毕竟相比于半导体领域非AI板块,AI GPU、AI ASIC、HBM以及以太网交换机芯片、核心电力设备等“AI算力领军者们”需求预期强劲得多,在市场出现“战术反弹”等短期反弹行情之时有望呈现出最为强劲的领涨态势。
大摩的最新调研数据显示出,与AI/ML关联最为密切的科技股,尤其是AI算力产业链长期以来的领军者——比如英伟达、博通、美光以及台积电等芯片巨头,有望在美股战术反弹之际彰显远强于标普500指数以及有着“科技股风向标”称号的纳斯达克100指数的“阿尔法超额收益”。所谓的“阿尔法”定义为实际投资的收益远超“贝塔收益”——即指代远远超出那些跟踪基准股指所实现的同步投资收益数据。跟踪基准指数实现的同步收益也被称作“贝塔收益”(Beta)。
统计数据显示,4月美股剧烈动荡,但是AI芯片巨头们阿尔法属性已经全面显现,AI算力产业链开始呈现领涨态势,比如AI芯片领军者之一的博通4月涨幅超2%,相比之下标普500指数跌幅高达6%,英伟达GB200高速铜缆供应商安费诺(APH.US)也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在亚洲,SK海力士、东京电子以及中芯国际等AI算力产业链领导者股价走势均大幅跑赢大盘,在欧洲,来自荷兰的ASM International与BE Semiconductor股价也大幅跑赢欧股大盘。
投研平台Seeking Alpha根据量化指标最新编制的美国十大半导体股票榜单显示,AI芯片巨头们有望在特朗普政府“关税风暴”之下获得更多机构与散户投资者青睐。Seeking Alpha汇编的数据显示,这些股票市值至少达到100亿美元,并根据其专有量化系统进行排名。随着投资者们近期对半导体行业的关注度不断提升,该榜单提供了量化数据驱动的视角,帮助投资者了解哪些公司在日益严峻的宏观经济和地缘政治挑战中可能占据最佳位置。
作为参考,Seeking Alpha 量化系统由 SA 独特的“量化系统”(Quant System)分析驱动,它根据股票的总体价值、增长潜力、盈利能力、每股收益修正趋势以及价格动量指标对股票进行评级。排行榜显示,排名前二的为两大AI芯片领军者,其中AI ASIC芯片领军者博通(AVGO.US)位列榜首,AI GPU霸主英伟达(NVDA.US)位列第二。以下图片为榜单前十的美股半导体股票。
大摩领衔的华尔街大行们持续聚焦AI投资逻辑修复
在财报季来临前夕,华尔街知名投资机构奥本海默(Oppenheimer)重申将“AI芯片三巨头”,即英伟达(NVDA.US)、博通(AVGO.US)以及迈威尔科技(MRVL.US)列为半导体板块的首选推荐。奥本海默分析师团队在致客户报告中写道:“在纷乱的宏观环境和关税背景下,我们认为人工智能芯片是最强劲且最安全的增长方向。”
KeyBanc Capital Markets近日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全球半导体行业呈现“冰火两重天”格局——即AI芯片需求强劲但是其他类型芯片需求仍未摆脱低迷态势。KeyBanc的分析师们表示,AI芯片这一需求最强劲的主题仍然由在AI芯片市场占据80%-90%份额的“AI芯片霸主”英伟达全面主导,其他AI芯片参与者们普遍未摆脱负面催化剂。分析师们尤其指出Blackwell架构AI GPU量产进展顺利,CoWoS先进封装需求仍然趋于稳定。“AI芯片需求保持井喷式增长,此外我们看到英伟达AI GPU和ASIC 这一AI专用芯片领域存在多重交叉层面的影响。”KeyBanc 表示。
国际大行瑞银(UBS)发布研报称,尽管难以断言半导体巨头们能够完全规避特朗普激进关税政策相关的半导体需求破坏,但瑞银坚信人工智能(AI)支出将保持韧性。整体需求环境的疲软可能迫使企业加速采用生成式AI技术以降低经营成本,因此瑞银将更加聚焦于AI算力驱动的股票标的,例如英伟达和博通。
大摩研究报告显示,戴尔科技(DELL.US)在企业硬件供应商中表现较为突出,净支出意向达到 35%,较3Q24上升1个百分点,创下大摩调查报告8年多来的新高水平,反映出美国各大科技企业对于AI基础设施领域的最核心硬件需求仍然非常强劲。大摩的调查数据显示,高达55%正在评估或计划评估AI技术的CIO们展现出对于DELL的AI基础设施解决方案的配置倾向,较3Q24的54%略有上升,这一调查结果也意味着搭载AI GPU以及AI ASIC的高性能AI服务器需求仍然非常强劲。
企业AI算力支出方面,美国科技巨头也开始加入华尔街行列——即极度看好AI算力资源需求扩张的行列,比如谷歌母公司Alphabet(GOOGL.US)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重申该科技巨头前不久承诺的投资大约750亿美元用于建设AI数据中心的大规模AI基础设施投资宏图。
亚马逊(AMZN.US)掌门人安迪·贾西在上周罕见高调地在致股东的年度公开信中为公司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额投入全力辩护。这位美国电商巨头的掌舵者直言:“当顾客的每一次体验都将被AI重塑时,深度布局人工智能不是选择题,而是生存必答题。”亚马逊管理层仍然预计今年资本支出将达10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将用于AI相关基础设施项目。
德意志银行、瑞银以及Piper Sandler在最新研报中虽然小幅下调英伟达目标股价,但是仍然予以至少135美元的12个月内目标股价,以及等同于“买入”的最乐观评级。TIPRANKS汇编的华尔街分析师最新评级与目标价显示,华尔街对于英伟达股票的共识评级为“强力买入”,并且未出现任何“卖出”评级;12个月内的平均目标价高达170美元,意味着潜在上行空间高达68%;最高目标价则高达200美元,最悲观的目标价则为120美元——仍显著高于当前股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