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显著回升,显示消费者信心显著增强。其中,购房、买车和耐用品购买意愿均显著提升。
4月15日,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和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发布了包括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和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投资者信心指数在内的“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社会经济指数系列”。调查结果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为111.4点,环比上升10.5点,同比上升6.5点。
其中,消费者评价指数为111.3点,环比上升9.9点,较去年同期上升7.7点。消费者预期指数为111.4点,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11.2点和5.3点。本季度消费者信心指数、评价指数和预期指数均实现两位数环比增长,且均高于2024年同期水平,表明消费者对经济和就业的满意度及未来预期显著改善。
调查结果还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购买意愿指数为104.3点,环比大幅上升21.9点,同比上升24.3点,回到了中性值100点以上,购房、买车和耐用品购买意愿均显著提升。其中的购房意愿指数达到了86.3点,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幅上升16.2点和28.5点,是疫情以来的较高点位;本季度买车意愿指数为98.7点,环比和同比亦大幅上升了18.4点和9.8点;购买耐用品的意愿指数更是升至128.0点,环比上涨30.9点,同比上涨34.7点,是近两年来的最高点,说明消费者消费意愿增强,对未来消费市场信心大增。
从本季度购买预期指数来看,该指数为92.4点,环比上升17.5点,同比上升18.7点,购房和买车预期亦显著增强。其中买房预期指数86.2点,环比和同比分别大幅回升20.3点和26.8点;买车预期指数为98.7点,环比和同比分别上升18.4点9.8点,买车预期和意愿指数均接近中性值100点,且超过了疫情前的数据,表明消费者对购车的态度正从“观望”向“积极”转变。
上海社会调查研究中心上财分中心、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研究中心徐国祥教授和和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吴纯杰教授、崔畅副教授分析指出,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市消费者信心指数显著回升,各项指标均呈现积极态势,经济形势评价和预期指数的大幅提升,叠加购买意愿的强劲增长,为上海市经济持续复苏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仍需警惕 “补贴依赖症”和外部不确定性。徐国祥建议,扩大内需与稳定外需协同。强化消费拉动作用,挖掘消费潜力,利用购买意愿回升的窗口期,进一步优化购房、买车等大宗消费的补贴政策,释放消费潜力;创新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政策,培育跨境电商、离岸贸易等新业态,拓展国际市场。
同时,培育新质生产力与产业升级同步。聚焦“五型经济”,特别加大对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企业等新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产业全链条创新发展。培育低空经济、大飞机等战略性新兴和未来产业,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产业竞争力。
另外,徐国祥表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部分消费群体对就业和收入预期较为谨慎,可通过加强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等措施,增强他们的经济安全感,促进其收入稳定增长,提升消费信心,从而推动整体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