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娱乐新闻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_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发布时间:2024-12-02 19:17:13

今天给各位分享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_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其中也会对大家所疑惑的内容进行解释,如果能解决您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多特软件站哦,现在开始吧!

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

在第十一个国家公祭日前夕,12月1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家庭纪念活动拉开序幕。清晨,幸存者如夏淑琴、刘民生、艾义英携手家人,匆匆抵达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面对那堵承载无尽悲伤的“哭墙”,他们深鞠躬、献上鲜花、静默致哀,以此缅怀87年前逝去的亲人和同袍。

活动现场,被民众亲切称为“哭墙”的死难者名单墙,镶嵌在纪念馆的一隅,上面铭刻着10665个沉痛的名字。自1995年建立以来,这堵墙成了许多幸存者心灵的慰藉之地。

“只要身体允许,我必定前来。不来,心中难以安宁。”夏淑琴回忆,1937年12月13日,她年仅8岁,家中七口人惨遭日军屠戮,她自己在遭受三刀后因昏迷而幸存。岁月流转,白发渐生,但她对亲人的怀念愈发深刻。

在家族的陪伴下,南京大屠杀的见证者夏淑琴再次访问“哭墙”。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记录在案的在世幸存者仅剩32位。

常志强的女儿常小梅,轻声细语,用黑色墨水仔细为“哭墙”上父母的名字上色,使之焕然一新。“墙上刻着思念的名字,父亲将纪念馆视作第二个家,每当心中苦楚,便会来此寄托哀思。他嘱咐我要纪念每一位逝去的亲人,以及无数受难的同胞。”常小梅说道,她通过出版父亲的生平故事,用三种语言版本传递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希望人们不忘历史,珍惜和平。

2022年,作为首批“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常小梅继承了这份重任。她深知,传承不仅是记住名字,更是传递和平的信息。“我们正通过更多元的方式,深化对历史使命的理解,让记忆传承下去。”纪念馆的负责人强调。

仪式结束后,夏淑琴与刘民生、艾义英互道珍重,共同期盼健康。在离开时,她凝视着“哭墙”上亲人的名字,坚定地说:“我已经95岁,但我依然等待,等待日本政府正视历史,向我们道歉的那一刻。”(记者 蒋芳、邱冰清)

上述就是关于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_南京举行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的全部内容了,希望能够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攻略和资讯可以关注我们多特资讯频道,之后将为大家带来更多精彩内容。

了解更多消息请关注收藏我们的网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