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新华社评小米对标苹果:中国科技从追随者迈向引领者

发布时间:2025-10-11 11:41:18

近日,新华社发表评论文章《对标国际一流,到底要对标什么》,对小米公司“全面对标iPhone”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度解读。文章指出,这标志着中国科技产业正从过去的“跟随模仿”迈向“主动竞争”的质变阶段。

国庆中秋假期期间,小米17系列手机开售5天销量便突破100万台,多家门店出现排长队现象。其Pro系列独特的“妙享背屏”设计备受关注,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交互体验,打破了直板手机形态创新的瓶颈。

这一销售盛况引发了新华社的关注与思考。新华社评论文章指出,以小米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力量正在改写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格局,在创新赛道上逐步建立新优势。这一改变背后,是中国科技产品创新能力的质变:过去是国外品牌定义潮流,国内厂商被动追赶;如今,接连“上新”的热潮,彰显中国消费电子从跟随型创新迈向引领型创新。

新华社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对标国际一流的深层意义。这不仅是产品层面的竞争,更是对科技创新底层逻辑的解码——不是复制产品形态,而是学习其对核心技术的坚守、对用户体验的执着和对科技创新的耐心。

中国科技企业的创新层次也已发生跃迁。从早期的应用层创新和场景创新,到出现越来越多的核心零部件创新、芯片级创新,国产厂商在产品定义、交互等方面开始发挥引领作用。例如,今年5月,小米发布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纳米旗舰处理器“玄戒O1”,成为全球第四家具备3纳米先进制程设计能力的科技公司。

这种创新与突破不仅体现在手机领域,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同样显著。小米SU7上市4个月即实现20万元以上纯电轿车销量反超特斯拉Model 3,SU7 Ultra首次征战德国纽北赛道,便刷新量产电动车圈速纪录。如今,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竞争,已从单点突破,升级为政策规则、技术标准、服务生态、供应链管理的系统性竞争。

0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