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资讯

全国互联网 旅游发展论坛在郑州召开,戴斌院长出席并发言

发布时间:2024-10-31 06:03:25

4月7日,全国“互联网 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在郑州举行。戴斌院长应邀出席会议并作题为“用互联网场景拓展智慧旅游新空间”的演讲。全文如下:

“互联网 旅游”是我国“互联网 ”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级政府和旅游主管部门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抓手。摘自《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1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激发全域旅游潜力的意见》 《文化和旅游消费》(国办发[2019]41号),2020年11月前,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科技、联合发布的《关于深化“互联网 旅游”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方向越来越明确,要求也越来越明确。在旅游发展“十四五”规划实施之年,旅游业要科学把握大众旅游的人民本质和智慧旅游的总体现代化要求,利用5G时代的互联网技术打造更高品质的生活内容和主客分享。消费场景稳步推进旅游高质量发展。

1、“互联网 ”成为大众旅游新场景、智慧旅游新动力。

互联网和数字化已成为智慧旅游的基础设施。三十年前,留美归来的张淑馨女士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公司——信息高速公路,并在中关村大街竖起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中国人距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 — 向北 1,500 米”,新初创公司的总部所在地。这块广告牌对科技界、教育界、经济界的震撼和影响,就像《迷雾诗》对文艺青年的影响、《无》对摇滚乐的影响、《不掉头》的影响一样。艺术界的LOGO。它已成为中国人对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集体记忆。如今,很多年轻人已经不再了解张书欣和她的瀛海卫,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生态系统和数字社会。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89亿,其中手机网民9.86亿;域名总数4198万个、网站数量443万个、网页数量3155亿个,共检测1万条。在前互联网时代,旅游是一个独立于目的地日常生活的封闭世界,旅游需求与休闲供给之间几乎没有信息交集。互联网改变了一切。 WIFI、网络信号、app已经成为当代意义上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就像机场、码头、铁路、高速公路、水、电、燃气建筑物构成了传统意义上的基础设施一样。随着80后互联网用户成为旅游市场的消费主力,OTA、导航、天气、翻译等常见行业平台,以及景区、酒店、餐饮等信息系统,共同构成了旅游市场的基础设施。智慧旅游。

互联网化、数字化已成为大众旅游的生活内容和消费场景。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共同推动了消费观念的转变。 “互联网 旅游”已从早期的网络旅游发展到如今的在线旅游。有时我们称之为“虚拟旅游”。事实上,AR、VR、AI等推动的“云展览”、“云演出”、“云旅游”、“数据博物馆”等虚拟体验产品,已经实现了从概念导入到市场接受的过程。 COVID-19疫情期间,虚拟旅行、分时预订、无接触服务、数字场景、沉浸式剧本表演等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全国景区接待预约游客的比例为60%,平时为40-50%。对于全国近2万个景区来说,春节假期期间平均每天接待游客3500万人次,如果没有互联网的加持,这是难以想象的。在夜间旅游和文化娱乐消费场景中,以文化赋能、科技支撑的光影故事占据主导地位。旅游消费互联网渗透率稳步提升,在线旅游消费总额达万亿级,支撑携程、去哪儿、美团、同程、马蜂窝、穷游等领先在线旅行社进入世界舞台。 “互联网 旅游”不仅为供需双方搭建了一条高速公路,也为旅游产业打造了一个相互交织的生态网络。在节点上,市场主体与消费主体并存共存,为游客在创业创新过程中提供新的消费场景和生活体验。

互联网、数字化成为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 5G通信技术、4K和8K成像技术,再加上人工智能和多触觉传感技术的应用,可以让游客无法区分在任何地方看到的场景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据《世界日报》2021年3月5日消息,美国一家太空建设公司(微博)宣布,将于2025年开始在近地轨道建造世界上第一座太空酒店“旅行者”,并将配备主题餐厅、电影院、SPA 中心和最多可容纳 400 人的房间。未来,“互联网 旅游”将在不断满足国内旅游需求的同时,也开拓新的市场,创造更多的技术需求。可以预见,跨境科技公司将颠覆旅游领域传统生产方式,为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要求我们做好法律、政策、伦理等方面的准备规模商业应用。

二、面向大众旅游新格局,践行智慧旅游新使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为经济发展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期间。要科学研判新发展阶段大众旅游消费需求,系统把握新发展格局对旅游产业现代化转型的产业要求,稳步构建旅游产业新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目标的实现离不开现有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市场拓展,也离不开互联网技术带来的市场增量。

新发展格局要求旅游业聚焦多元化、优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国内旅游市场总量。我国正处于从大众旅游向小康旅游转变的关键时期。消费升级和市场下沉确保“十四五”期间旅游经济仍处于战略机遇期。以“互联网 ”为代表的智慧旅游让战略机遇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去哪儿网针对“小镇青年”市场的“人生第一张票”策略,如果没有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可能只能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丁真的几秒钟视频在网络上传播并成为热搜话题,成为现象级的旅游营销事件,带动家乡的网络搜索量呈指数级增长。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种类型的“网红”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偶然现象,无法复制。旅游需要“网红”在目的地和游客之间建立情感联系,从而带动追求时尚、新奇的年轻人“种草”、“打卡”。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网红”并不是旅游的一切。从“打卡”到“赚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在缺少的不是旅游需求的存量,也不是旅游需求的增量,而是能够激发旅游动机、满足品质化、多元化消费需求的创新产品。与工商业相比,互联网对旅游业的系统化改造才刚刚开始。这意味着互联网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建设、内容生产、产品流通和实际消费等方面仍有较大成功空间。

新发展格局需要内外创新动能协调配合、国内国际旅游市场双循环相互促进。 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十多年来,我国入境旅游市场虽然经历了一段低迷时期,但尚未走出低端盘整阶段。入境旅游市场供需双方尚未形成信息交流、协作共生的生态系统。新的消费空间尚未开辟。没有出现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现象级数字旅游产品和创业项目。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以“中国梦”为代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成就和协作共生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理念如何通过更多的努力成为国民旅游新形象?通过旅游网络进行有效传播?如何适应“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市场新需求,打造数字旅游产品新体系?这些都是旅游系统和行业需要认真思考、系统解答的现实问题。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国内流通主体地位不是被动形成的,而是以更高水平的开放为前提的。受COVID-19疫情影响,2020年国内游客人数和收入分别下降51%和62%,出入境市场几乎完全停滞。目前,“互联网 旅游”的焦点和市场知名度主要集中在国内旅游市场。一些龙头企业通过自然人流动、跨境配送、收购海外在线旅游服务商等商业存在方式拓展海外业务。但从整体来看,仍处于概念导入和市场培育阶段。在当前疫情防控和国际经贸环境下,要实现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要素”协同利用、相互促进,还需要做好法律、技术等方面的工作。跨国公司管理所需的文化、品牌和人才。储备金等

新发展格局要求继续深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没有变;持续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这个方向不能变。互联网是以数字化为代表的新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底层组成部分。它是数据要素流动的高速公路,也是数据生产和价值积累的源泉。与国民经济其他产业部门相比,旅游业的现代化转型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进程目标。文化和旅游、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等相关部门要协同政策,推动“互联网 旅游”升级,加快形成以消费互联网为主体的旅游经济发展新格局体和工业互联网在旅游装备制造领域成为助推器。 。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相比,旅游业的消费拉动特征更加明显。没有旅游消费,工业还是工业,农业还是农业。随着游客的到来和消费,工业变成了工业旅游,乡村变成了乡村旅游。从这个意义上说,深化旅游供给侧改革必须立足于旅游需求侧管理。过去一年,COVID-19疫情让人们出行消费更加谨慎,出行距离变得更加本地化、更短。从各地推出的旅游复苏政策来看,大多指向“某地人到某地旅游”。要提醒各地,不要让国内大流通主导省内中等流通,甚至市县内小流通。毕竟,没有中长途旅游消费,就不可能有旅游经济的真正繁荣和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

三、培育“互联网 ”新主体,构建智慧旅游新格局

培育更广泛的消费基础。政策有千条,但市场是第一位的。只要城乡居民养成使用互联网进行旅游信息采集、旅游决策、提前预订、目的地消费、社会分享、满意度评价等方面的习惯,就会创造商业创新的机会,形成市场机制。自然会让更多的资本、技术、劳动力等要素进入旅游领域。研究表明,游客在惯常环境中的消费习惯影响着他们在目的地的消费行为。如今,虚拟歌手洛天依登上春晚,拥有粉丝俱乐部;今天,如果语言导航技术得到授权,任何当红明星的声音都可以合成;如今,新闻制作、创意活动、内容分发都可以在流水线作业的今天,数字内容通过互联网平台无处不在地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还固守“平面电视媒体广告、旅行社抱团、酒店、景区接待”等传统旅游目的地建设思路,而忽视了互联网已经是现代旅游的基础设施,虚拟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品牌。旅游新需求。现实很可能被时代抛弃。目前,除了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和微博、微信、新浪、搜狐等网络媒体的旅游频道,以及马蜂窝、去哪儿、穷游等战略旅游网站外,还缺乏抖音、快手等有效视频平台。旅游交付模式。从发展趋势来看,视频资源将是“互联网 旅游”的下一个趋​​势,要么嵌入现有平台,要么打造新平台。事实上,“开心柿子”等主打旅游场景视频自动生存的微信小程序已经进入市场培育期。未来的“互联网 旅游”一定属于为游客创造美好生活和消费场景的数字技术服务商。

打造面向未来的市场主体。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是包括旅游业在内的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发展方向。未来的旅游企业本质上是数字化企业,必须高度重视数据挖掘和数字化转型。旅游业没有天然的兵线,没有永恒的主力,而是一个不断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 20年前,谁也不会想到携程、去哪儿、马蜂窝、7天、如家、汉庭、华强方特会成为旅游龙头企业。十年前,谁也不会想到华为、高德、美团、京东、腾讯会成为旅游小康时代的“闲闲”。十年二十年,5G、北斗、星链、无人驾驶、飞行汽车都将成为现实。谁能准确预测20强旅游集团名单将发生哪些深刻变化?要引领旅行社、星级酒店、旅游景区、主题公园等传统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将旅游服务业、旅游住宿业、旅游休闲业转变为新的发展格局。还要吸引互联网平台、数字化企业、智能装备制造产业。通过产业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进入旅游业,成为新的市场主体。在此过程中,尤其需要加强科技、文化、旅游企业的深度融合。归根到底,市场主体之间的融合是人的融合,特别是企业家、管理者、技术团队、营销团队之间的融合。通过会议、培训、研讨会、路演等商务活动,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士聚集在一起。一起。创新是企业家主导的概率事件。有时是“有意栽之花必败,无心栽柳必发芽”,有时又是“错事必成对”。旅游业要努力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和包容的氛围,让最有创造力的企业家向任何可能的方向自由探索。

实施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从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互联网 旅游”政策来看,仍存在“重政府轻市场;重制度轻行业;重技术轻行业”的倾向。一定程度上“重平台、轻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旅游业的整个发展历程表明,只有了解需求、满足需求,才能保证旅游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从旅游饭店星级标准到旅游景区A级标准,从智慧旅游到全域旅游,从《旅行社管理条例》到《旅游法》,那些面向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对需求和引导市场都取得了良好的预期。相反,以供给为主、规范行业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却很难走出体制并产生令人满意的效果。事实上,与工业和信息技术部门、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研发优势相比,旅游部门和旅游业在洞察消费者需求和把握旅游市场方面更具优势。从疫情期间的市场表现来看,游客并不是不需要景区,而是他们不需要只有空镜头而没有生活内容和消费场景的景区。从每天数百万网友观看的杭州西湖断桥、成都大熊猫繁育基地等景点不间断直播,到时尚的广州天河商业街、西安高新二路北京安安、三里屯等网红街拍地,“养宠”的网络慢直播和“颜值就是正义”的网红打卡地,都预示着视觉时代的到来风景名胜区和虚拟旅游。由此看来,在推进“互联网 旅游”的过程中,各级旅游部门和行业协会需要对需求和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在注重平台和渠道建设的同时,还要引导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注重内容创作。 。

定期评估互联网、数字化对旅游业的影响,构建以人为本的“科技 旅游”新伦理。数字经济是一个由算法统治的世界。它具有很强的技术属性和很高的道德要求。以“互联网 服务业”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领域的算法集中在终端设备制造商、通信运营商和生活服务商手中。供需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权力不对称越来越严重。种种迹象表明,如果没有政府部门和社会力量的介入,在高度市场化的消费互联网领域,数字平等将难以实现。市场主体与消费主体之间,以及消费主体内部不同年龄段、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区、不同阶层人群之间的数字鸿沟正在形成并呈现扩大趋势。对此,我们需要充分借鉴发达国家的工业互联网思维,通过标准化、流程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伦理审查,对数据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进行必要的规范。通过政府部门、权威机构定期发布专题报告,引领“互联网 ”推动的智慧旅游,点出生活的温暖、消费的善意,让每一位游客都有平等的数字参与机会,享受数字化的美好生活。网络空间的好处。亮点时刻。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