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新能源产业版图中,格林美(002340.SZ)是一个独特而关键的存在。
这家以“消除污染、再造资源”为使命的企业,从处理电子废弃物的“城市矿山”起家,如今已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材料制造和关键金属资源回收巨头。
继2010年在深交所上市(A股)和发行GDR(全球存托凭证)之后,格林美近期再次启动资本战略升级,筹划赴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H股,旨在构建“A H”双资本平台。
从电子垃圾处理到全球巨头
在新能源产业链中,格林美占据了不可或缺的战略位置,其业务模式和所处赛道绑定“碳中和”与“资源安全”两大时代主题。
其中,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贯穿“城市矿山”和“新能源材料”两大领域的“资源回收-材料再造”闭环的独特产业模式。
在资源端,格林美是中国镍、钴、鎢资源回收领域的领跑者,特别是在全球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锂离子电池及报废汽车回收业务成为其“城市矿山”皇冠上的明珠。
据资料显示,按回收量计,格林美在第三方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领域居于国内第一梯队,回收处理量占中国总量的10%以上。通过遍布全国的回收网络,公司将废旧电池“变废为宝”,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来源。
在材料制造端,格林美凭借回收而来的关键金属,专注于生产三元锂电池的核心材料——三元前驱体和四氧化三钴。以出货量计,公司在这两个领域均位居全球前列。更关键的是,这种由再生资源反哺关键材料制造的垂直一体化能力,构筑了格林美在成本控制和供应链安全方面的壁垒。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此次赴港上市,是格林美在全球化战略背景下对资本结构进行优化和风险对冲的必然选择。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公司持续的全球化扩张,尤其是在印尼等地的镍资源和三元材料基地建设,带来了巨额的资本开支,导致其投资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且规模不断扩大。
新的H股融资渠道,不仅能够分摊资本压力,缓解A股市场估值对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支持不足,还能帮助公司引入对绿色经济和ESG投资有偏好的国际长线资本,有助于改善其资产负债表结构。
因此,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公司赴港递表,绝非简单的融资扩张,而是格林美在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落子。
“退役潮”将至,卡位高镍赛道
过去几年间,格林美整体收入呈稳健增长,总营收从2022年的293.9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331.9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6.3%。
其中,公司收入结构变化显著,核心业务新能源材料的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4.2%下降至2024年的60.0%,而关键金属资源(尤其是镍产品)的收入占比则从16.9%大幅提升至30.4%。
然而,尽管收入保持稳健增长,但公司净利润表现出较强的波动性,盈利增速与收入增速不成正比。
其核心症结在于业务高度依赖镍、钴等大宗商品价格。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这些大宗商品的价格受全球供需、地缘政治等不可控因素影响而剧烈波动。在原材料价格下行周期,公司可能面临存货跌价和毛利率被挤压的双重打击。例如,2023年公司计提了高达8.3亿元的非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其中绝大部分便是存货减值,暴露了其盈利能力对外部市场因素的较高敏感性。
与此同时,持续的巨额资本开支导致投资活动现金流常年为负,且规模不断扩大,印证了公司激进的资本开支战略,现金被大量用于构建固定资产。
总体而言,公司呈现典型的成长型企业现金流模式,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远不足以覆盖巨大的投资需求,缺口严重依赖外部融资来弥补。该模式的可持续性则取决于公司能否持续获得成本合理的外部资金,以及未来的投资项目能否如期产生回报。
因此,若未来市场需求不及预期或竞争加剧导致产能利用率不足,巨额投资可能难以产生预期回报,反而会因高额的折旧和财务费用侵蚀利润,进一步加剧财务压力。
不过乐观的是,随着动力电池“退役潮”临近,行业也有望迎来第一个高峰期。
按照动力电池8年左右的使用寿命计算,行业预计2027年至2030年将迎来动力电池报废的第一个高峰期。据弗若斯特沙利预计,全球退役电动汽车电池的数量在2024年至2030年期间将以52.1%的复合年增长率(CAGR)增长,为格林美提供了较高确定性的增长市场空间。
同时,电动汽车长续航需求推动了高镍三元前驱体的渗透率,预计将从2024年的35.2%提升至2030年的70.0%。格林美在高镍前驱体领域的卡位优势,使其有望能够紧抓这一高端化、高价值的增长趋势。
小结
总体而言,格林美独特的资源闭环模式和在新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特别是在“动力电池退役潮”和“资源安全”的大背景下,使其具备长期的战略投资价值。
然而,公司“高增长、高投入”战略所伴随的高负债结构和潜在的流动性风险,以及盈利对大宗商品价格的高度敏感性,构成了其短期至中期的主要财务挑战。此次“A H”上市,是格林美在全球扩张与财务风险之间寻求平衡的资本策略。投资者在认可其赛道前景和技术优势的同时,也须充分权衡其在激进扩张下所承担的结构性财务压力,以更加客观的视角评估其长期价值与短期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