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成都高新区一年来做了啥

发布时间:2025-09-24 20:37:54

成都高新区锦城湖畔,

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

更像是一座隐于都市的川西林盘。

绿树扶疏,花影摇曳,

一幢幢低密度独栋小楼星罗棋布。

这里不仅是《哪吒2》的诞生地,

更是一座“哪吒梦工厂”

——园区内聚集了多家

电影制作链上的关键企业,

形成了“10分钟协作圈”,

喝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解决技术卡点。

2024年9月,成都启动了“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的全覆盖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同年10月,成都举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吹响“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的号角。一年来,“进解优促”与“立园满园”双轮驱动,正带动成都高新区经济“全盘活”——

2025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作为成都市经济发展的引擎,成都高新区GDP达到1809.1亿元,增长6.2%,占全市比重近15%。这一数据展现出成都高新区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电子信息产业作为成都高新区的支柱产业,增加值增速更是达到15.9%,工业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超过90%。

进解优促:

从“企业找政府”到“政府找企业”

成都市开展的“进解优促”全覆盖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机制,正在各个产业园区展现出实效。

“园区不只是房东,更是合作伙伴。”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华沃顺通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军这样形容企业与天府新谷园区的关系。今年8月,这家专精特新企业因租约到期急需搬迁,天府新谷不仅提供了新空间,还主动减免租金30万元,并迅速响应企业出海需求,3天内对接专业律所资源。

“技术是我们的强项,但海外投资的相关法律要求、ODI备案等环节,我们确实一头雾水。”李军坦言。让他惊喜的是,向园区提出求助需求后,“三天后,园区就推荐了专业的涉外律所,更让我们惊喜的是,这家律所就在园区内,步行五分钟就能见面沟通。”

这样的故事,在成都高新区各个园区并不鲜见。

“我们一直希望有一个集中、高效的办公空间,”育碧成都总经理舒薪宇提到,育碧成都的400多人团队分散在天府软件园B区、A区的不同办公点,同事们协作时甚至需要穿过街道。

今年年初,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一听说企业有需求,马上启动了响应机制。“政府反应速度特别快,园区有合适办公场地空出来后,第一时间就通知了我们。”

短短三天,解决方案就出来了。成都高新区数字经济局及天府软件园迅速与育碧成都达成十年期长租合同,并提供所有手续一站式服务。“从获知信息、多方对接到流程批复,几乎实时推进,”舒薪宇感慨道,“天府软件园甚至在对接会后几小时内就回复了明确支持意向,真正体现了‘企业有所呼、部门有所应’。”

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康诺亚生物医药科技(成都)有限公司也感受到了同样的“成都高新速度”。公司研发的1类新药司普奇拜单抗(康悦达®)去年9月获批上市后,在多方联动下,实现快速入院,并作为首个非肿瘤类药物纳入“惠蓉保”2025年度保障范围。

“新药上市只是起点,进不了医院,患者用不上,所有创新研发的价值将大打折扣。”康诺亚负责人表示。在企业提出需求后,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企业服务专员带着企业诉求,联动多个业务部门,争取参考先发地区的政策突破经验,快速制定本地化方案。

去年11月25日,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和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印发了《优化药品进院流程工作指引》。据此,各医院迅速召开药事会启动入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作为首家试点单位,在12月初就向企业提交了用药计划。

今年8月28日,成都高新区进一步发布《创新药械品种入院一件事手册》,构建起覆盖“需求收集-挂网申报-医院推送-委员会审议-医保商保对接-推广应用”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创新药械从获批到临床应用打通“最后一公里”。

精准搭桥:

从企业需求到产业生态

在“进解优促”工作机制下,成都高新区的服务正从普惠性向精准化升级。

睿健医药正在开展全球首个iPSC衍生的通用型帕金森细胞治疗产品的Ⅱ期临床试验。公司副总经理黄亦君表示:“我们期望与国内帕金森病治疗领域的顶尖专家团队进行合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帕金森治疗领域具有权威性。”

在企业提出需求后,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迅速牵线搭桥,帮助睿健医药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商慧芳教授团队达成合作。“目前Ⅱ期临床试验正在稳步推进。”黄亦君告诉记者。

实际上,在企业落地成都之前,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就邀请睿健医药参加了投融资路演,助力企业与资本对接。此次路演后,企业成功获得融资,更加坚定地投入到创新药研发中。今年5月28日,睿健医药总部及细胞治疗药物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运,“对成都的营商环境高度认可是我们选择这里的核心原因之一。”

“供需对接是‘梧桐计划’市场拓展方面的专项服务之一。”成都高新区生物产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举措源于日常调研走访中对企业心声的倾听,以及对它们所面临的堵点、痛点和实际需求的梳理。

“梧桐计划”构建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项目、人才、平台、金融等9大类专业服务体系,47个方向,99项专业细分服务,为企业提供“共性 个性”双轨服务,打通了从新药、新器械研发到审批、生产,直至产品出海的诸多关键节点。

特色立园:

从“哪吒”到“王者荣耀”

产业园区是成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战场和“独门抓手”。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的发展轨迹,正是成都高新区“立园满园”行动的生动注脚。

2019年,饺子导演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一炮而红,斩获超50亿元票房。此前,他创立的饺克力动画工作室一直在成都高新区创业路16号的数字新媒体创新孵化基地里“蜗居”。但成都市和高新区早已将其列为“种子企业”,在创业孵化、技术共享等方面给予了全方位支持。

2020年,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正式投用,可可豆作为首批企业入驻。此后数年间,这座占地278亩的园区逐渐聚集了全国动漫影视行业的一批顶尖企业,形成了从IP开发到特效制作和运营发行的“百米产业链”。

距离可可豆不到100米,是参与电影中角色“申公豹”制作的千鸟动画;再步行5分钟,便能到达参与特效制作的墨境天合成都公司。

高度的地理集聚催生了“硬盘直传”的高效协作模式。墨境天合成都公司CEO刘颖介绍:“影视企业文件数据量大,合作方如果在异地,有时需要派人‘打飞的’去送。这次可可豆就在100米外,送个硬盘就5分钟,太方便了。”

自2019年投运至今,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已引入60余家企业,聚集从业人员约6000人,孕育出哪吒、“十万个冷笑话”等20余个头部IP。园区内外观低调的小楼内,汇聚着一家家业内“名动江湖”的企业。

“‘特色立园’之后,我们着力‘赋能增效’,搭建起高能级平台,增强产业吸附力,产业上下游的企业自然会随着好‘链主’和好生态奔涌而来。”成都高新区数字文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捷报频传:

创新成果彰显高质量发展成效

在“进解优促”和“立园满园”双轮驱动下,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捷报频传——

今年5月,总投资630亿元、国内首条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BOE(京东方)成都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提前4个月启动工艺设备搬入,创下全球同世代产线建设效率新纪录,标志着成都在新型显示产业发展道路上又向前迈出了坚实一步。

今年上半年,总投资16.6亿元的莱普科技全国总部及集成电路装备基地正式投运;沃格光电、高投梅塞尔等配套项目全速推进。

日前,成都高新区企业成都华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推出国产首颗4通道12位40GSPS高速高精度射频直采ADC芯片—HWD12B40GA4。这一突破不仅再次刷新了国产ADC的性能纪录,更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射频直采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可以看到,“进解优促”与“立园满园”双轮驱动,已成为成都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从数字文创到生物医药,从电子信息到先进制造,各个产业园区正在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力,而精准高效的企业服务则为企业成长提供了沃土。

园区“一子落”,带动经济“全盘活”。在成都高新区,产业园区不再是简单的企业聚集地,而是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节点,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土壤。在这里,政府与企业正在共同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未来,成都高新区将继续深化“进解优促”工作和“立园满园”行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提升创新能级,向着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的目标稳步迈进。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