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劲方医药-B(02595)在港交所首挂上市,盘中股价一度达到50.20港元,较发行价提升146.20%,并最终收涨106.47%,市值直逼150亿港元。劲方医药的上市首日成绩,实际上就是本轮港股创新药牛市的又一具象化体现。
以港股通创新药指数(931250)为例,从去年4月触及460.24点历史低点确认双底形态后,今年以来该指数已突破年线,年初至今涨幅已超过110%,且对应板块成交量持续放大,今年二季度以来,其日均成交额同比增长300%,足以反映市场交投的热情。
但最近三周,无论是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还是恒生医疗保健指数都出现了高位滞涨。其中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更是在9月第二周和第三周出现连续两周收跌现象,这在今年还尚属首次。一边是继续火热的IPO,一边又是出现滞涨的板块,也难免市场出现担忧及“落袋为安”的声音。所以在此关键时间节点,研判创新药板块后续方向对投资者便意义重大。
美联储降息带来新一轮机会?
美东时间9月17日周三,美联储在货币政策委员会FOMC会后宣布降息25个基点,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从4.25%至4.5%降至4.00%至4.25%。这是美联储今年的首次降息。而在美国就业增长放缓、失业率略升、就业下行风险增加背景下,市场预计年内还会以此幅度再降息两次。
从历史数据来看,美联储通过降息降低美元借贷成本,降低美元的吸引力,往往会推动全球资金流向新兴市场。而从短期来看,美联储降息周期带来流动性宽松,有望对正处于多板块成长周期的香港市场带来更加明显的边际提振,医药尤其是创新药板块显然是资金的重要备选项之一,成为外资增配中国稀缺资产的重要方向。
但正如上文提到,港股创新药板块年初至今涨幅已然翻倍,后续的估值成长潜力成为港股创新药短期吸引资金的直接因素。
智通财经app观察到,上述提到的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的当前市盈率(PE-TTM)分别是36.19倍、35.96倍,处于近5年24.64%分位点和26.15%分位点,显著低于A股和美股生物科技指数对应超50倍的估值水平,优势显著。
而从长期来看,与2015-2021年的上一轮创新药牛市靠政策驱动(药审提速 港股18A新政)不同,本轮港股创新药行情不仅有政策支持,其核心驱动因素更看重企业本身,“硬核创新—全球化变现—业绩验证”成为研判创新药企“投资确定性”的关键逻辑。
从政策角度来看,去年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为创新药研发、审批、定价、支付等环节提供系统导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健全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支持创新药和医疗器械发展”。
而在今年,以近期全面启动的第11批国家集采为例,其首次将“反内卷”纳入集采核心原则,强调充分遵循“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新规则最突出的变化是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规定当“最低价”低于“入围均价的50%”时,将以“入围均价的50%”为价差控制的锚点,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契合了目前国内创新药行业从数量逻辑向质量逻辑转换的发展路径。
在政策支持的同时,得益于产品商业化、成本控制与全球化布局协同的共同作用,国内创新药企正向规模化盈利集体跨越。
据西南证券统计,2025年上半年,149家港股医药企业当期收入总额达8961.2亿元( 1%),归母净利润619.9亿元( 29.7%),而其中36家创新药企业同期实现收入285亿元,同比增长15.8%,显著跑赢全行业;且板块归母净利润从2024年的亏损状态跃升至18亿元,出现明显的基本面改善拐点。
从资金面看市场投资逻辑
回到劲方医药,公司在此次PO发行过程中刷新了多项港股18A纪录,从其历史融资及IPO融资数据足以看出创新药市场的火爆。而这或许会让其成为开启港股创新药牛市下一阶段的关键点。
数据显示,劲方医药自成立以来公司累计进行7轮私募融资、总金额为14.21亿元,IPO之前的C 轮投后估值达到31.24亿元。
而其本次IPO超额配售权行使前发行规模2.33亿美元,超额配售权行使后将达到2.68亿美元,创2022年以来港股18A板块之最。并且劲方医药此次引入了包括RTW基金、TruMed、OrbiMed、瑞银资管、Vivo基金、汇添富基金、富国基金、西藏源乐晟(通过TRS)及清池资本在内的豪华基石阵容,总认购金额约1亿美元,占发售股份的约49.27%(绿鞋前),同样为2022年以来港股生物科技公司最高基石认购额。
也就是说,在劲方医药挂牌前夕市场情绪已经攀至顶峰。接下来的暗盘和首日只是高涨市场情绪的延续。
据智通财经APP观察,9月18日,劲方医药辉立暗盘以40.00港元高开,经过短暂震荡便快速拉升至45.58港元高点,并后续保持中高位震荡以41.22港元报收,最终收涨102.16%,整体成交额达2.13亿港元。而在次日首挂上市表现上,劲方医药直接以开盘价直接跳空高开,股价直接拉升至44港元,较发行价暴涨115.79%,并快速触及50.20港元盘中高点,最终尾盘收于42.10港元,涨幅106.47%,成交额达15.53亿港元,换手率11.15%,整体表现较前日暗盘更佳。
但较发行价翻倍的涨幅叠加当日冲高回落的表现,同样也导致劲方医药在上市首日出现较大的场内分歧,不少投资者选择“落袋为安”。但在9月22日,劲方医药在收跌6.13%的情况下,场内出现明显“惜售”,当日成交量从上市首日的3491.35万股断崖跌至473.66万股。
并且从筹码分布来看,93.42%的筹码集中在40.50港元-47.60港元区间,抄底的获利筹码比例仅0.85%,较上市首日20.10%的获利比例大幅下降。也就是说,绝大多数投资者仍选择继续持有,“惜售”态度占据上风。
而投资者看好劲方医药的原因,则在于其基本面表现踩中了本轮港股创新药牛市的多个关键点:拥有创新差异化的自主管线、产品已获商业化和BD交易验证且其近年来收入呈现增长趋势。简言之,劲方医药核心产品的稀缺性和丰富研发管线为其提供了长期价值锚点。因此在港股创新药牛市有望持续下去的背景下,一家基本面较为扎实且符合创新药增长逻辑的标的,其值博率显然更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