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三大指数全天放量上涨。截至收盘,沪指涨1.65%,深证成指涨3.36%创年内新高,创业板指涨5.15%站上3000点,创下2022年1月底以来新高。其他细分指数方面,创业板50、科创50指数集体涨超5%,北证50涨超1%。沪深两市成交额2.44万亿,较上一个交易日放量4596亿。
值得注意的是,继“易中天”“纪联(连)海”后,算力板块又冒出新组合——“达谷文链”。“达”指的是英伟达概念股。“谷”是指谷歌概念股,最近谷歌加速部署OCS全光交换机的消息,引发相关概念股大涨。“文”是指眼下正火的甲骨文。在“达谷文链”新组合市场情绪驱动下,以算力为代表的科技股集体爆发。那么,科技股行情能否继续起飞?
从消息面上来看,有两大催化:一是隔夜美股甲骨文、博通、英伟达等算力龙头股上涨,其中甲骨文涨超35%;二是第二十六届中国国际光电博览会(CIOE中国光博会)于2025年9月10日—12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据上证报,新催化因素再次佐证了AI产业链行情的持续性,算力硬件仍是率先受益的环节。展望后市:一方面,业内看好国内直接配套海外供应链的公司持续性;另一方面,在海内外AI产业共振的共识下,国内AI产业链环节,包括云、GPU、服务器、存储等可能被低估。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备的工业生产体系,在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和场景适配等方面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
此外,贝莱德智库中东及亚洲首席投资官庞文博表示,尽管整体对中国股市持有中性观点,但重点看好中国科技股,核心原因是,中国科技股与全球同行(尤其美国科技股)的估值差距仍较大,且AI驱动的增长逻辑在国内同样成立,存在进一步估值修复空间,而且中国的芯片产业链具备较大的“国产自主”潜能也越发受到认可,近期估值修复进一步提振了国内投资者信心。同时,中国投资者面临低利率环境,也更愿意转向收益潜力更高的股市。
机会方面,广发证券表示,持续关注光模块龙头股投资机会。一方面,科技巨头会继续加大算力投入,资本开支指引乐观。另一方面,博通财报进一步强化ASIC(定制化集成电路)叙事,出于提升训推效率及保持技术独立性考虑,后续海内外科技厂商对于ASIC需求将延续大幅增长,算力集群中“连接”重要性持续提升。
盘面上,光模块、PCB、液冷、光纤光缆等算力硬件概念全线爆发,“易中天”、“纪连海”等机构抱团股集体大涨;半导体、芯片、光刻机、算力国产化等科技国产替代方向全线拉升,万通发展等多股涨停;苹果、消费电子、AI手机等概念集体上行,凤凰光学等多股涨停;PEEK、人形机器人概念走强,兆威机电等涨停。跌幅方面,油服、影视传媒、CRO、大消费等少数概念表现弱势。
展望后市,申万宏源王胜表示,从长期大方向上看,市场的内在看多逻辑,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配置方面,王胜指出一方面要重视港股,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智能 ,这是牛市的主线。
热门板块
1、算力硬件概念全线爆发
光模块、PCB、液冷、光纤光缆等算力硬件概念全线爆发,炬光科技、腾景科技等多股涨停,“易中天”、“纪连海”等机构抱团股集体大涨。
点评:消息面上,OpenAI据悉已签署一项协议,将在大约五年内向甲骨文购买价值3000亿美元的算力。甲骨文昨晚收盘大涨36%创纪录新高,市值单日暴增约2500亿美元。国金证券研报观点称,“算力 模型 应用”共振,中长期上行逻辑明确。行业规模方面,IDC测算中国AI市场有望迈向2028年的8159亿元,五年CAGR约33%。产业链呈“算力先行-模型跟进-应用爆发”的梯度。
2、半导体等科技国产替代方向全线走强
半导体、芯片、光刻机、算力国产化等科技国产替代方向全线拉升,万通发展、崇达技术、中科曙光等多股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晶圆代工龙头台积电8月销售额同比增长34%,表明全球对尖端人工智能(AI)芯片的需求仍然强劲。分析师平均预计,台积电9月当季销售额将增长约25%。
3、苹果、消费电子、AI手机等概念集体上行
苹果、消费电子、AI手机等概念集体上行,凤凰光学、奕东电子等多股涨停。
点评:消息面上,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苹果公司举行秋季发布会,先后推出AirPods Pro、三款apple Watch以及全新的iPhone 17系列等多款新产品。民生证券发布研报称,从未来三年产品规划来看,苹果或将开启新一轮产品创新周期,包括对iPhone产品从轻薄到折叠再到全玻璃的重大外观革新,以及带屏HomePod、无屏智能眼镜、桌面机器人、轻量化头显、配备摄像头的AirPods、可折叠iPad与Mac二合一设备,以及家用安防系统等创新产品的推出。
4、CRO等医药股下跌
创新药、减肥药、CRO等医药出海概念表现不佳,其中,泰格医药、普蕊斯、药石科技跌超5%,睿智医药等跌超2%。
点评:消息面上,《纽约时报》周三援引一份行政令草案称,特朗普政府正在考虑对来自中国的药品实施严格限制。不过,目前机构依然看好创新药板块。财信证券表示,在政策支持、资本助力以及药企加大创新等综合影响下,国内创新药产业迎来“收获期”,创新产品陆续获批上市,对外授权大幅增加,创新药企经营业绩呈现快速增长。建议关注创新能力强、执行能力强、国际化能力强、商业化能力强的创新药企。
机构观点
1、申万宏源:驱动市场向上的因素未发生任何质变
对于近期A股的宽幅震荡,申万宏源王胜表示,从指数层面看,从今年4月份到8月份,上证指数、科创50和创业板指都积累了不小的涨幅。市场持续上行以后出现一定程度的回撤,是比较正常的,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从长期大方向上看,市场的内在看多逻辑,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配置方面,王胜指出一方面要重视港股,另一方面则是人工智能 ,这是牛市的主线。
2、中信建投:市场整体缺增量催化,关键位有承接但加仓尚需明确企稳信号
昨日A股延续结构性分化,呈缩量震荡、风格轮动特征。市场风险偏好偏弱,指数围绕关键点位拉锯,但反弹略显乏力。板块上,卫星通信、消费电子、贵金属、地产链逆势活跃,分别受益于卫星互联网牌照消息、地缘降息预期和政策宽松信号;但因权重补跌、获利了结及高位兑现压力,部分科技与新能源链条出现震荡。目前主力资金仍以防御为主,量缩显示投资者谨慎情绪加大。市场整体缺增量催化,关键位有承接但加仓尚需明确企稳信号。
3、中信证券: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
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北京时间9月10日凌晨1点,苹果在2025年秋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iPhone17系列、AirPodsPro3及AppleWatchSeries11产品。我们认为iPhoneAir机型、手表血压检测、耳机AI实时翻译功能为本次新品的核心亮点。此外我们还看到,苹果在iPhone新机上仍采取了相对稳健的定价策略,全线256GB起步,在产品规格有所升级的同时起售价与前代产品保持一致。我们看好2025-27年苹果硬件创新周期和后续AI进展,建议重点关注有苹果业务贡献基础业绩,同时卡位折叠屏、AI服务器、机器人等新领域的公司。
本文转载自“腾讯自选股”,智通财经编辑:陈筱亦。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