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二季度对于蔚来来说,确实进入了一个新周期。”9月3日下午,蔚来汽车(09866.HK)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在媒体沟通会上表示。在这场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交流中,李斌首次系统阐释了蔚来近期销量回暖、经营改善背后的思考与行动。
就在前一天,蔚来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蔚来二季度营收190.087亿元,环比增长57.9%;除了营收大涨,亏损进一步收窄——经调整经营亏损(非公认会计准则)环比降幅高达32.1%。
数据发布后,当晚蔚来美股及次日港股均实现了收盘涨幅,跑赢大盘。资本市场给予的积极反馈表明,投资者正在重新评估蔚来的价值。方正证券、交银国际、华泰证券等券商纷纷给予蔚来“推荐或“买入”评级。
李斌认为,在经历了一轮深刻的自我调整后,蔚来正在用真本事证明自己走出低谷的能力。
财务表现:核心指标持续向好
蔚来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实现收入总额190.087亿元,环比增57.9%。其中,汽车销售额达到161.361亿元,环比增62.3%。
盈利能力方面,二季度毛利为18.975亿元,环比增106.3%。毛利率达到10.0%,呈现稳步提升态势。汽车毛利率为10.3%,与一季度基本持平。 在当今惨烈的新能源价格战中,能稳住毛利率并实现显著环比提升,本身就是一个积极信号。
费用控制效果显著。二季度研发费用为30.070亿元,环比下降5.5%。销售、一般及行政费用为39.649亿元,环比下降9.9%。经营亏损环比收窄超30%,正迎来“财务方面的结构性拐点”。
截至2025年6月30日,蔚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现金、短期投资及长期定期存款为272亿元,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蔚来CFO曲玉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全面的降本增效措施已经开始取得成效”。蔚来此前的重投入模式正在改善,经营健康度不断提升。
销量回暖:多品牌战略初显成效
销量是蔚来重回增长轨道的最直接证明。
二季度,蔚来共交付车辆72,056辆,环比大幅增长71.2%创新高,显著超出市场预期。蔚来、乐道、萤火虫三大品牌依托共享技术底座,精准覆盖不同细分市场,形成协同发力、共同增长的新格局。
随着乐道L90和蔚来全新ES8的发布,交付持续上扬的趋势在Q3得以持续放大。
8月表现尤为亮眼:单月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达到31,305辆,同比增长55.2%创历史新高。蔚来、乐道、萤火虫品牌均创下月度交付纪录。
乐道L90成为最大亮点,上市首月交付即破万,创下蔚来新车型销量破万最快纪录。全新ES8未售先热,未交付已获得市场热烈反响。明星车型还产生了显著的“光环效应”,带动全系产品订单增长。李斌表示:“乐道L90推出之后对L60销量有正面影响,乐道L60今年8月份的订单创造了今年新高。同样,全新ES8的推出,加上公司最近在5566车型上标配了100度电池,这样的产品组合把蔚来品牌整个价格体系梳理得比较清晰,蔚来品牌的势能提升对现有5566车型销量产生正面影响。”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萤火虫品牌仅用三个月时间便实现交付超万辆,迅速确立在高端纯电小车市场的领先地位。
李斌强调,多品牌战略的核心是在共享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基础上服务更广泛用户。三大品牌在底层技术上高度协同,电机、电驱、电池等核心部件共享同一团队和设计,大幅提升了研发效率。“蔚来现在这些团队支持了3个品牌众多车型的快速迭代,整体研发效率超出预期。”这种“技术复用”能力,正成为决定车企长期发展的关键竞争优势。
战略坚持:纯电的“拐点”终于等到了?
“纯电大三排SUV的时代正在到来。”李斌判断,2025年将成为纯电技术的市场拐点。
他认为,用户从纯电技术中获得的体验收益首次明显超过因加电不便带来的体验损失。乐道L90和蔚来ES8的热销印证了这一点——前者以“240L前备舱 后备箱”共670L的储物空间,解决了“坐得下装不下”的用户痛点。正是蔚来在纯电技术路线上的多年积累,使得最终在产品呈现上为用户提供了高频高感知高收益的体验。
“很多技术如果没有到一定的成熟度就没有办法量变到质变,到了我们第三代ES8像是L90,到了900伏高压的技术、以及系统和零部件级的这种集成化的设计都开始成熟,就能够在产品上呈现了量变到质变的变化”。李斌解释说,这就是多年对纯电技术路线的坚持带来的好处,用技术来解决用户未被满足的用车需求。
充换电网络日益完善也为纯电普及提供支撑。截至目前,蔚来已建成8200多座充换电站,换电站3400多座,高速换电站超过1000座,覆盖550多个城市。过去被视为“沉重资产”的换电网络,如今正转变为蔚来最独特的“战略护城河”。
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纯电同比增长24.5%,增程同比下降11.4%。全新ES8的预订用户结构也印证了这一趋势。李斌透露:“把老用户增换购去掉的话,增程和燃油的车主占到80%。大家已经认识到它的价值了。”
基于对市场拐点的判断,蔚来为四季度设定了目标:月交付5万辆,整车毛利率16%至17%。李斌算了一笔账:若能达成15万辆的季度交付目标,凭借较高的平均售价,将带来“显著的销售额增长”,叠加毛利率提升和费用控制,“盈利是有机会实现的”。
然而挑战依然存在,核心在于供应链产能提升。目前有四款车型处于“订单等生产”状态,尤其是需求超预期的全新ES8。蔚来正全力加速产能爬坡:计划10月将乐道L90产能提升至1.5万台,12月将ES8产能提升至1.5万台,四季度整体产能目标达到5.6万台/月。
毛利率提升同样关键。CFO曲玉表示,四季度乐道L90和ES8的毛利率目标为20%,这得益于十年纯电技术积累、关键零部件自研及持续的成本控制。李斌补充道,蔚来长期毛利率目标为20%(蔚来品牌25%,乐道15%以上,萤火虫10%左右),而新一代产品“充分的成本竞争力”将支持这一目标的实现。
组织变革:从“谷底”长出新本事
“做企业最难的就是说该坚持什么,该改变什么。”李斌在沟通会上反复强调这一经营哲学。历经2022年以来的漫长低谷,他清醒地认识到,本轮复苏与2019年的根本不同,在于蔚来这次是“靠本事走出来”——背后是内在经营能力的质变。
组织变革是核心挑战。李斌坦言,打破惯性、建立新共识并将其融入流程与文化,并非易事。但变革已见成效:蔚来正学会“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其中最显著的转变是研发费用将从以往每季度30亿元降至20-25亿元区间。这得益于CBU(基本经营单元)经营机制的全面推行,如今每个研发项目都必须严格评估ROI,兼顾用户价值与财务回报。
组织能力的提升直接赋能业务一线。以乐道L90为例,李斌举例说:“L90 7月10日做产品技术发布会,7月31日上市发布会,8月1日交付,然后7月10日展车到店20号开始试驾。”从技术发布到上市交付,节奏大幅提速,体现出蔚来已形成支撑多品牌、多车型快速迭代的体系能力。
面对行业竞争,李斌重申蔚来坚持三大核心能力:技术路线、产品规划和产品定义。十年笃行“可充可换可升级”的纯电路线,他认为“车电分离 电池租用”是终极解决方案,而长寿命电池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释放其价值。在智能化领域,全栈自研能力支撑了三个品牌多平台的高效开发与技术复用。
产品层面,蔚来将继续推进多品牌战略,明年计划推出三款新大SUV车型——蔚来ES9和ES7,乐道L80,进一步强化在纯电SUV市场的布局。
蔚来的二季度表现,不仅是一次财务上的回暖,更是一场由内而外的能力蜕变。李斌所强调的“体系化效率”,正在实际业务中落地生根。从供应链到研发,从品牌布局到用户服务,蔚来已逐步摆脱"烧钱换增长"的旧模式,转向可持续、可复用的健康增长逻辑。四季度的盈利目标,只是这一系列深刻变化的水到渠成之举。正如李斌所言,“越往后,我们会跑得越轻松”。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