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液奶市场还未走出深度调整,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却呈现另一番景象。半年报显示,国内奶粉市场仍处于下滑通道,但在强分化趋势下,头部奶粉企业业绩正在回升。此外,由于国内市场日趋拥挤,越来越多婴配粉企业选择出海远征,今年上半年也取得了新进展。
中国奶粉忙着“反向出海”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被视为全球婴幼儿配方奶粉最大的增量市场,吸引了全球乳企纷纷布局,国内奶粉企业也主要聚焦在国内“抢地盘”。但随着国内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国内奶粉企业也开始谋划“反向出海”。2025年上半年,国内奶粉企业在这方面取得了新突破。
其中海外增长最快的是澳优乳业(01717.HK)。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其羊奶粉品牌佳贝艾特在海外市场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增长65.7%,海外收入占比从16.1%提升至25.9%。其中,中东、北美及独联体市场分别增长54.2%、138.7%和33.8%。
此前,国内奶粉品牌也曾尝试出海,但受限于当地法规和文化融合等问题,很多市场策略难以施展,进展一直缓慢。
澳优乳业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在进入中东市场之前,该地区主要以达能、惠氏等国际品牌为主,但中东本身有消费羊奶的习惯。从2013年开始,佳贝艾特陆续进入阿联酋、卡塔尔、沙特等多个中东国家,但面对独特的文化传统,商业运营受到诸多限制,进入每一地市场都非易事。即便是中东国家,各国消费者偏好和市场情况也千差万别,没有“万能钥匙”。
据了解,在阿联酋和卡塔尔,当地消费者更重视医学权威,因此澳优选择药房、诊所等医务渠道及相关专业人士作为切入点,通过邀请医学专家召开产品上市会、医学会议等方式,最终赢得了消费者信任。
澳优管理层在业绩会上透露,全年羊奶粉海外业务将继续保持高双位数增长,并有望突破10亿元大关。公司还计划进军埃及和伊拉克市场,同时布局印度、东南亚等高出生率地区,未来3-5年海外业务预计维持高双位数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奶粉企业正加入海外抢市场的行列。蒙牛乳业(02319.HK)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今年上半年通过加速东南亚市场开拓,尤其在越南市场,带动贝拉米收入增长超过20%。
中国飞鹤(06186.HK)也透露,其加拿大工厂生产的产品已成功进入北美超过1500家大型商超,2025年上半年门店数环比增长270%。飞鹤加拿大工厂已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初审,下半年产品有望进入美国市场。在东南亚市场,飞鹤确定以菲律宾为首站,瞄准中高端市场,并计划将成功经验快速复制到越南、印度尼西亚等潜力市场。
一家奶粉企业负责人向第一财经记者透露,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反倒是海外业务的利润率高于国内。不过在海外市场发展并非易事,如何实现文化认同与融合、打造有战斗力的当地销售团队,对国产奶粉品牌都是新课题。
奶粉加速头部化
2025年上半年,婴配粉行业也在持续好转。尼尔森IQ最新数据显示,1-7月国内婴配粉全渠道销售额同比增长1.5%,市场进一步回暖。从半年业绩来看,国内外主要奶粉上市公司业绩均有所回升。
伊利(600887.SH)财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其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8亿元,同比增长14.3%,其中“伊利”婴幼儿奶粉零售额实现双位数增长;澳优上半年实现营收38.9亿元,同比增长5.6%,净利润增长24.1%至1.8亿元;健合集团(01112.HK)婴幼儿配方奶粉业务实现收入19.7亿元,同比增长9.6%,其中中国内地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10%。贝因美(002570.SZ)上半年实现收入13.6亿元,同比减少4.4%,但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3.7%。
外资奶粉品牌同样增长显著。达能半年报显示,其中国、北亚及大洋洲大区销售额为20.2亿欧元,同比增长11.3%,其中婴配粉所在的专业特殊营养业务增长明显,实现收入13.7亿欧元,同比增长12.9%。业绩会上,达能管理层将这一增长归功于中国市场对专业特殊营养产品的强劲需求。
同期,受益于中国市场需求增长的带动,荷兰皇家菲仕兰上半年专业营养品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1%;新西兰乳企a2牛奶公司在中国及亚洲市场收入13亿新西兰元,同比增长13.9%。a2牛奶公司还宣布收购雅士利旗下的Pokeno工厂,以加强产能和配方储备。
这一轮回暖与市场环境变化有关。根据咨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国内0-3岁儿童数量从2019年的4710万减少至2024年的2810万,但预计2024年至2027年新生儿数量将有所回升。
伊利管理层在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国内一二段奶粉市场同比实现正增长,预计今年行业将实现个位数增长。除了价盘回升之外,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也是一大因素。随着一系列生育促进政策发力,行业迎来有利的发展环境,有望推动生育率缓慢回升。
独立乳业分析师宋亮指出,自去年下半年起,国内外企业积极实施控货控价策略,推动市场价格体系回稳,带动业绩回暖,市场分化加剧,头部内外资品牌增长更快,外资品牌份额上升更为明显。
记者注意到,线上化也在加速头部品牌的领先优势。尼尔森IQ数据显示,1-7月线上奶粉销售额同比增长10.2%,线下则减少2.1%。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