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伊利股份(600887.SH)2025年上半年:多元业务驱动,扣非净利润大增超30%

发布时间:2025-09-01 22:37:53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8月28日,伊利股份(600887.SH)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期间实现营业总收入达619.33亿元,是行业第二名的1.49倍,保持绝对领先优势,同时实现同比逆势增长3.37%;此外,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70.16亿元,同比增长31.78%,稳居亚洲乳业第一,扣非净利率达11.33%,远高于同行水平。

实际上,该公司布局液态奶、乳饮料、奶粉、酸奶、冷饮、奶酪、黄油、稀奶油等多个品类,并持续推动乳品供给结构升级,打造了多元业务组合,上半年全面爆发,并均衡驱动其整体业绩稳健增长。

上半年液体乳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61.26亿元,多个品类增长亮眼,比如低温白奶品类增长超20%,在渠道上液体乳2B业务营收也实现双位数增长;另外奶粉及奶制品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65.78亿元,同比增长14.26%;冷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82.29亿元,同比增长12.39%,上述三大业务收入份额分别为58.33%、26.77%及13.29%。 

显然,伊利均衡的业务组合,及构建的牢固基本盘 多增长期引擎,成为此次业绩最大的驱动力,这也是该公司相比于同行最大的优势之一。更为重要的是,伊利的业务组合每个主要品类都做到了行业NO1,并且仍在不断提升领先优势。

以基本盘液体乳业务来说,上半年整体常温酸奶市场份额提升4.3个百分点,稳居行业第一,其中明星大单品安慕希零售额连续多年霸榜,另外常温酸奶、常温乳饮料、高端白奶市场份额全面增长;而作为增长引擎之一,奶粉及奶制品多个品类市场份额遥遥领先。根据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零研数据综合显示,上半年整体婴幼儿奶粉(含牛奶粉和羊奶粉)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18.1%,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细分来看,羊奶粉市场份额达到34.4%,同步提升3个百分点,成人奶粉业务零售额市场份额达到26.1%,同比提升1.8个百分点,两大奶粉品类均稳居行业第一。

在深耕乳业的同时,伊利加速拓展非乳业务板块,打造更健康的均衡组合结构,健康水饮已展现强劲增长势头。继伊刻活泉茉莉花茶、醇香乌龙、人参枸杞养生水受到市场高度认可后,上半年伊利又迅速推出伊刻活泉抹春绿茶、清香乌龙及专为婴幼儿打造的“泉爱宝贝”低钠淡矿水等新品,推动水饮业务实现双位数高速增长。

伊利均衡的业务组合,打破了原有乳企的增长模型,构建跨产业的新增长曲线与更高维度的竞争护城河。而且该公司全品类均衡布局不断进阶,多品类市场份额持续霸榜,呈现强者愈强的趋势。这些多维度的竞争优势为该公司构建了强大的底盘能力,在保持业绩行业领先的同时,也能在全球市场中快速布局。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持续投入研发及创新能力,以保持产品在行业的领先地位,上半年其研发费用同比增长了11.4%。一方面,该公司积极探索并投入新品类研发,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以高品质作为制胜高地,其原奶的多项核心指标更是远远优于欧盟。

此外,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乳制品精深加工体系,向产业链更高价值跃迁,是伊利正在推进的又一重大布局,也是中国乳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该公司实现关键原料国产化的突破,构建起“原料安全 产业链自主可控”新格局,推动中国乳业完成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战略跃升,真正实现“中国奶酪中国造”。在创新能力上,该公司也在发力拓展行业边界,比如创造性开辟药食同源养生乳品新品类,探索建立更权威的行业规范,积极推动“药食同源”企业标准及技术标准的完善,为新赛道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基于强大的基本盘,伊利全球化战略加速推进。今年5月金领冠全面登陆香港市场,6月份,Cremo正式登陆沙特,8月份,伊利携旗下海外冰淇淋品牌Joyday、Cremo亮相FIBA亚洲杯赛事现场,展现品牌全球化实力。而在上半年,该公司海外业务的核心品类冷饮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4.4%,婴幼儿羊奶粉业务营收增长65.7%。

该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并非单向扩张,而采取了本地化深耕与供应链协同模式,在资源端整合全球优质原料,确保产品品质持续提升;在创新端汇聚前沿科研力量,将技术优势转化为产品力,反哺全球市场;在市场端,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与全球渠道协同,快速响应多元消费需求,提升海外市场渗透力与品牌影响力。

总的来说,伊利的均衡增长模型 全品类龙头,持续打造高品质以及创新产品,将持续驱动其在国内市场长期处于强者愈强的趋势,而海外市场加速拓展,有望凭借产品优势及市场规模优势迅速成长为新的增长引擎,共同驱动业绩持续性增长。在规模成长下,成本费用持续优化,将为该公司带来盈利提升及现金流入。

该公司保持强劲的经营现金净流入,过去三年(2022-2024)呈现持续上升趋势,平均净流入达178.2亿元,而这也是该公司高分红的底气,期间现金分红累计220亿元,分红比例始终保持在70%以上。2025年扣非净利润进一步提升,市场预期该公司年度分红金额将有望创下新高。而该公司业绩的增长及高分红也将反映在其市值上,中长期而言,有望实现估值的重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