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近日脑机接口领域利好不断。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等合作研发的创新医疗服务平台——“5G脑心动车”,将于2025年8月29日正式发布。此次发布不仅是脑心健康领域的重大突破,更标志着全球首个老年痴呆脑机接口临床应用正式落地。该系统能够实现脑电信号的穿戴式检测与智能分析,精准挖掘血液标志物关联性,借助AI技术辅助诊断并生成个性化的干预策略。
此外,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传感器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联合,成功完成“基于植入式微电极阵列的脑深部肿瘤边界精准定位”临床试验。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次脑机接口应用于脑深部肿瘤术中边界精准定位的临床试验,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植入式临床脑机接口技术实现重要突破。该技术为神经外科提供实时、高精度的“病灶导航”,有望在精准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保护健康脑组织,提升患者术后神经功能保留率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8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务院国资委、中国科学院、国家药监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面向脑机接口的国家级系统性政策,为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指明了方向,标志着脑机接口正式进入国家战略部署的重点领域。
医疗健康领域是脑机接口应用最大的细分领域。券商研报指出,脑机接口作为医疗器械行业创新的重点方向,未来有望形成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及投资机会。
2025年以来,脑机接口行业的政策利好不断,支持性政策在产品注册、医保支付、行业标准等层面均有体现。
产品方面,2025年1月,国家药监局设立脑机接口医疗器械标准。3月,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公开征求《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征求意见稿)》意见,提出配合相关部门出台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医疗器械产品支持政策。脑机接口相关产品有望通过创新器械绿色通道实现更快注册审批。
在支付端方面,2025年3月,医保局在《神经系统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首次设立了“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费”、“侵入式脑机接口取出费”、“非侵入式脑机接口适配费”三个价格项目,目前在湖北、浙江等地率先落地。
根据Precedence的数据,2024年全球脑机接口市场规模达到26.2亿美元,2025年有望增长到29.4亿美元。未来脑机接口技术的应用和普及将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规模。
华福证券研报认为,政策为脑机接口划定了“软硬件技术攻关-产品落地-场景应用-全球竞争力保障”的长路径。脑机接口未来有望获政策、资本、技术多重利好共振,产业曙光更亮,研发与商业化趋势持续加速。
相关概念股:
微创脑科学(02172):公开资料显示,微创脑科学产品全面涵盖了出血性脑卒中、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统计,按照2023年销售收入计算,微创脑科学是中国神经介入医疗器械市场份额提升至第四位,近年来维持国产份额第一地位。
心玮医疗-B(06609):2023年6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国内首例介入式脑机接口在北京成功完成动物试验。该介入式脑机接口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科研团队牵头与心玮医疗联合研发。该公司预期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取得股东应占净利润不少于4000万元人民币,同比转亏为盈。
南京熊猫电子股份(00553):近日,南京熊猫在投资者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承担的《基于脑机接口技术的多模态人机交互系统集成关键技术研发》项目,是江苏省重点研发计划专项中的课题。目前,公司按照计划节点有序实施,正在开发脑机接口智能交互显示终端及优化迭代交互系统。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