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45岁的深圳,越来越开放|湾区观察

发布时间:2025-08-27 23:37:57

8月26日,深圳经济特区迎来45岁生日。当天清晨,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三跑道试飞成功。

这显然是一份精心准备的生日贺礼,也寓意这座改革开放之城继续开放、继续高飞的明天。

截至8月上旬,深圳机场口岸今年出入境外国人数量同比增长约5成,新开或加密了15条国际航线,使得国际客运航线已覆盖33个国家,通航城市达47个。数字背后,是深圳机场加快补长国际化短板的努力,也是深圳向世界张开怀抱的姿态。

深圳因改革开放而生,也因改革开放而兴。45年来,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阻碍,深圳的改革开放初心始终不改。作为全国重要的对外开放门户枢纽,深圳坚持内外双向发力,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中作基地、作平台、作通道、作枢纽。

过去5年的“成绩单”,是这份坚持和努力的最好证明——

2020年至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5.5%,站上3.68万亿元新台阶,平均每平方公里产出达18.4亿元,相当于以一个县域大小面积创造出来省级经济体量。与此同时,万元GDP能耗、碳排放量、用水量分别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1/5和1/8。

“成绩单”中,外贸这一“单科”成绩尤其亮眼。近5年深圳进出口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0.2%,高出全国整体水平2.1个百分点。2024年,深圳进出口4.5万亿元,登顶“中国外贸第一城”;进口、出口均创历史新高,其中出口2.81万亿元,实现32连冠。

与此同时,利用外资稳步增加。过去5年,深圳新设外商投资企业3.3万家,约占全国的14.6%,近3年增量均为全国第一;实际利用外资约400亿美元,显著超过“十三五”同期。

对外投资方面,深企全球经贸合作纽带更加紧密,对外投资合作“鹏”友圈持续拓展,目前已遍布全球147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领域日益多元,从传统制造业向高新技术、金融、能源等多领域延伸,全球投资的“含深度”与全球市场的“含深度”同步持续提升。

以过去10年来看,深圳的对外开放可谓一步一个脚印。

2015年,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挂牌,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发布,为前海更上层楼擘画崭新前景。2023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出台,河套建设按下“加速键”。

依托前海、河套、蛇口等重大平台,深圳紧扣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推动粤港澳三地经济运行的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促进人员、货物等各类要素高效便捷流动。

深圳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举措也持续升级。2024年5月,深圳市出台《进一步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实施办法》,从推动重点领域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20条举措,提振外资企业在深发展的信心。2025年1月,深圳发布《利用外资奖励计划实施细则》,向全市外商投资企业送上“大礼包”,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局势发生急剧变化,贸易战的影响对深圳形成直接冲击。面对这一严峻挑战,深圳政商两界在全盘梳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决心继续坚持扩大开放,同时积极拿出应对之策。

在此背景下,今年3月,深圳发布2025年深圳市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三个工作方案。其中,《2025年深圳市优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着力于增强深圳对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企业获取国际高端要素资源便利度。

经过持续发力,贸易战的冲击得到有效消化,深圳的进出口总体呈逐月改善趋势。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深圳累计进出口2.58万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继续位居内地外贸城市首位。其中,出口1.56万亿元,同比降幅从1-2月的16.6%缩窄到5.4%;进口1.02万亿元,增长9.4%,增幅比1-2月扩大8.3个百分点。

积极开拓多元出口市场,成为深圳外贸抵御风险的有效手段。前7个月,深圳对东盟国家进出口占比继续保持第一;对中亚五国进出口增长18.8%;对香港地区、台湾地区、欧盟、韩国和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增长,合计达1.22万亿元,增长10%,占47.2%。

活生生的数据和实例证明,深圳的选择没有错。顶层设计也及时“奖赏”了深圳的选择——6月1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开放的意见》,在特区迈向45周年的新起点上,赋予深圳更多重大改革开放任务。

在此背景下,深圳加快推进前海合作区、河套合作区、前海蛇口自贸片区等重大战略平台落地落实,以更大力度扩大制度型开放,为打造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示范样板。

针对中央再次为深圳改革开放“授旗”,深圳市商务局局长张非梦对第一财经等媒体表示,接下来,深圳将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包括推进跨境贸易便利化,推进内外贸一体化,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助力企业全球化。

最终目标是,吸引全世界更多资本、企业、技术和人才汇聚深圳,推动更多深圳产品、标准、品牌、服务走向全世界。

8月18日,深圳市市长覃伟中会见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一行,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积极推进跨境基础设施协同升级,推动口岸通关查验模式改革创新,进一步优化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2天前的8月16日,深港陆路口岸出入境旅客达102.71万人次,创单日客流历史最高纪录。

8月23日,深圳机场T2航站区北货运区及综合配套工程正式开工。两个项目建成后,将推动深圳机场实现规模体量、保障能力、运行效率、发展空间多重跃升,为深圳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新动能。

8月25日,也即深圳特区45岁生日的前一天,深圳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举行,会议强调,要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积极作为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力推动深圳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

45岁的人,走向中年,或许会变得比年轻时更保守;45岁的深圳,作为中国最年轻的城市,则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

期待深圳和世界的明天,都更美好。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