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亚洲炼油商正将寻油目光投向更远的地区,超越以往主要依赖的中东供应商,但在当前原油市场料将迎来过剩局面之际,这种更为多元化的策略并未成功提振市场。
亚洲地区消耗着全球约40%的石油,以往其原油供应主要依赖波斯湾地区。但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零散的贸易与外交政策(包括突然将俄罗斯原油纳入制裁目标),迫使炼油商们纷纷抢购来自美国、巴西和尼日利亚的原油。
轻质低硫原油在布伦特原油定价中起关键作用,其采购量的激增本应支撑布伦特原油价格,并推高反映市场健康状况的价差指标。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相反,布伦特原油相对于中东基准原油迪拜原油的溢价已跌至4月以来最低水平。部分原因在于,交易商预计未来几个月市场原油供应将泛滥,无论是OPEC 联盟内外的原油产量都将增加。
“我们正逼近供应过剩的临界点,”资深石油顾问、黑黄金投资公司对冲基金经理加里·罗斯表示,“人们谈论过剩已经很久了——所有人都对第四季度的供需平衡持悲观态度,而我们正一步步靠近悬崖。”
市场预计原油过剩将于下季度开始,这主要源于OPEC 今年恢复了疫情期间搁置的大部分产能,而联盟外产油国(如美国、巴西和圭亚那)的产量也在增加。
能源咨询公司Energy Aspects旗下的OilX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平均日产量较2025年同期高出140万桶,这一增幅是国际能源署(IEA)对全年需求增长最新预估的两倍多。
法国巴黎银行能源策略主管阿尔多·斯潘杰指出:“今年第四季度,尤其是明年第一季度,市场需求显然会走弱。”
特朗普激进的外交与贸易政策还导致原油流向重新调整,并引发大量不确定性与波动。彭博社测算显示,印度炼油商本月在现货市场异常抢购了约2000万桶原油,以规避俄罗斯供应。尽管近日他们已恢复购买俄罗斯原油,但这种态势能否持续尚不明确。
此外,有迹象表明,特朗普向各国施压要求缩小对美贸易顺差的举措已产生影响。7月底,巴基斯坦一家炼油商同意购买该国首批美国原油;本月早些时候,日本出光兴产株式会社也表示,因关税压力购买了少量美国原油。
斯巴达商品公司高级石油市场分析师June Goh称,布伦特与迪拜原油价差收窄,使得美国和西非原油能以更具竞争力的价格进入亚洲市场,“尤其是WTI原油在亚洲的定价极低,为巴基斯坦和越南等新兴市场打开了大门。”
对美国原油需求的增加推高了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原油出口地)的油价,但对更广泛的美国国内基准油价几乎未起到支撑作用。WTI原油价差已接近5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而俄克拉荷马州库欣储油中心的库存已连续七周上升。
市场还面临着黯淡且不确定的需求前景。特朗普的关税攻势将在多大程度上抑制全球经济增长仍不明确,而全球向非化石能源转型的趋势持续推进,在中国尤为明显。IEA表示,今年和明年的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不到2023年的一半。
IEA数据显示,欧洲近几个月已有多家炼油厂关闭(包括英国六家炼油厂中的两家),这意味着该地区今年的原油加工量将下降。美国和欧洲即将到来的炼油厂检修期,也将进一步削弱炼油需求。
各大银行普遍看空原油——高盛预计布伦特原油年底将小幅跌至60多美元区间中段——但当前一系列指标显示,油价跌幅可能超出预期。
巴黎银行的斯潘杰表示:“我认为市场正在等待合适的时机”转向看空布伦特和WTI原油。不过,2026年下半年供应增长应会放缓,“届时情况应该会开始好转。”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