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7年,数字贸易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基本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到2035年,数字交付贸易形成明显特色优势,数字订购贸易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全面建成全球数字贸易中心。
最新发布的《浙江省数字贸易改革创新发展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明确提出两个阶段目标。
早在2021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到2025年数字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1万亿元,占全球比重约2.5%。 这也是在此基础上的延续与升级。
与此同时,《方案》还明确完善“1+3+N”总体布局。其中,“1”即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3”指3中心,即杭州、宁波、义乌;“N”指鼓励其他城市特色化打造N个数字贸易标志性项目或应用场景,从而切实提升数字领域资源配置力、全球辐射力、制度创新力、国际竞争力,增强数字贸易话语权、定价权、规则权,打造数字贸易强省。
为了推进高能级跨境电商国际枢纽省建设,加快发展数字订购贸易,《方案》提出,要加快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发展“直播+平台+跨境电商”融合模式,提升跨境电商海外服务能力。
浙江是跨境电商的先行者,在全国率先实现了跨境电商综试区全省域覆盖,其跨境电商出口规模稳居全国前列。近年来,当地跨境电商快速发展。2025年上半年,浙江跨境直购方式出口971.7亿元,增长79.7%。
在数字交付贸易方面,浙江省此次强调要支持文化产品高质量出海,依托文化出口基地等平台,为动漫、游戏等企业提供原创IP设计、剧本创作、拍摄录制、语言翻译等一站式服务,提升文化产品申报效率。同时,强化数字服务贸易特色优势,推动数字技术贸易规模提升。比如,创新“科技资本+技术交易+离岸外包”的新型孵化、加速模式,促进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技术成果交易和运用;每年认定一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等。
《方案》还提出,加快建设数字贸易企业梯队,推动大中小企业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其中包括,到2027年引育一批年交易规模超百亿元的跨境电商平台,到2027年引育一批年交易额超1亿元的卖家,推动传统外贸企业、传统制造企业、国内电商企业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等。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数字贸易发展的基石。为了加快建设现代化数字贸易港,浙江此次提出5项任务,分别是提高海港、陆港、空港数字化运营水平,支持杭州建设全球数贸港核心区,强化宁波跨境物流枢纽功能,推进义乌全球数贸中心第六代市场建设,支持各地数字贸易特色化发展。
制度型开放被视为浙江数字贸易发展的重点。根据《方案》,浙江接下来将探索放宽数字市场准入。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鼓励外商扩大数字领域投资。落实探索放宽中外合作制作的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的要求。
另外,浙江还将主动对接数字领域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与《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成员国、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合作。建设金砖国家特殊经济区中国合作中心,在数字贸易、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双多边合作。完善数字贸易统计体系,发布《全球数字贸易发展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