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两个半年度业绩增长,盈利持续改善,信义能源(03868)估值迎来反转了吗?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近日信义能源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报,实现收入12.1亿元,同比增长7.67%,EBITDA为11.2亿元,同比增长7.7%,与收入基本同步,而股东净利润4.5亿元,同比增长23.43%,净利率为37.19%。期间,该公司拟派发中期股息2.22亿港元,每股股息2.9港仙,同比增长26.1%,派息率49%。
该公司此次中报盈利增速高于收入,主要受融资成本下降及所得税开支减少影响,期间融资成本率4.02个百分点,所得税开支比例下降3.24个百分点,合计为净利率贡献了7.26个百分点的提升。
不过信义能源股价对业绩反应迟钝,股价表现平稳且地量成交,其实在7月初,该公司因与信义光能发布联合自愿公告,双方建议中国上市发行太阳能发电场基础设施REIT的申请材料已递交发改委,REIT概念吸引了短线资金炒作,使得股价短期大幅拉高,9日之后步入下行,截止目前股价较7月高点下跌超三成。
业绩收入稳增,但盈利波动明显
实际上,2025年上半年,信义能源各项业绩指标均实现了较为乐观的增速,尤其是在盈利能力上改善明显,且连同股东回报也同步增长。
该公司收入表现较为平稳,以半年度看,该公司实现了两个半年度的持续性增长,拉长周期看,自上市以来,收入也仅在2024年上半年出现了下滑,主要为市场化电力交易后,交易电价低于上网电价导致,但售电量还是保持增长的,以年度看,2020-2024年,该公司收入复合增速为9.1%。不过利润波动较大,电价下行使得毛利率下行趋势,并传导至利润终端,2025年股东净利率37.19%,相比于2020年同期下降了14.16个百分点。
尽管如此,信义能源在成本控制和运营效率方面仍有显著提升,通过优化资产结构和提升管理效能,有效缓解了利润下滑压力,比如不考虑2023年,核心成本行政费用(2-3%)及融资成本(12-13%)都保持了相对稳定。此外,公司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逐步扩大,未来有望形成新的增长点,从而增强整体抗风险能力。
从业务来看,2025年上半年,信义能源电力销售7.41亿元,同比增长15.06%,电价调整收入略有下滑,整体保持增长趋势。期间,该公司拥有及营运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的总发电量同比增长22.7%。
图片来源:公司财报
信义能源主要运营太阳能项目,截至2025年6月,该公司合共营运并持有核准发电容量达 4540.5兆瓦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其中1734兆瓦属上网电价政策及2806.5兆瓦属平价上网政策。依托于母公司,该公司保持稳健的扩张,期间其向信义光能与其附属公司收购一座位于中国、核准容量达到30兆瓦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场项目,该项目是一个平价上网政策下的太阳能发电场项目。
稳健的扩张下,该公司发电量保持双位数的增速,但电价下行趋势及电网消纳限制所导致的限电损失对“量”增带来一定的抵消。值得注意的是,电价调整下,该公司应收款非常高,2025年上半年高达46.03亿元,是收入的3.8倍,且基本在一年的账龄。不过该公司仍保持较为健康的现金流,期间录得经营现金流净额3.09亿元,同比增长81.8%,应收款为后期现金流流入带来支撑。
行业仍具备高前景,静待板块估值修复
太阳能行业仍具有非常高的发展前景,在双碳政策下,光伏新增装机容量保持双位数的增速,根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光伏新增装机容量突破200吉瓦,其中单是五月已达92.92吉瓦,创下单月安装新高。光伏稳居中国第三大主力电源地位,仅次于火电与水电,截止2025年6月,光伏累计装机109851万千瓦。
不过行业增速呈现放缓趋势,政策主导逐步走向市场主导,2025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明确设定政策过渡时点。根据管理办法,2025年5月1日后并网的新建项目,全面纳入市场化运作机制,中国政府将不再提供补贴,项目收益将完全由供求条件决定。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政策驱动,光伏产业链近几年盲目扩张,产能过剩严重,2021年以来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而受此影响,整个产业链估值都大幅缩水,信义能源市值持续走熊,截止目前市值跌幅达80%。作为终端发电领域,该公司成长并未受到影响,但盈利端受到了电价波动影响。
即便往年盈利波动,信义能源仍坚持每年都派息,2019年以来连续7年分红派息,累计分红5.48亿元,股利支付率高达86%。
各大投行对该公司持看好态度,如中银国际研报称,信义能源上半年净利润增长超出市场预期,并认为其进军马来西亚市场,将有望提升股本回报率,维持对信义能源的买入评级;中金研报称,上调2025-26年净利润5.2%和5.0%至10亿元和10.7亿元,考虑到136号文稳定存量项目收益预期、公司存量资产优质且政策频出提振行业估值表现,该行上调目标价41%至1.35港元,较当前价格有9.8%的升幅空间。
综合来看,上半年信义能源业绩可观,近两个半年度盈利能力持续改善,稳健的扩张带动发电量的持续增长,且经营现金流保持强劲,下半年预期保持增速。在双碳政策下,该公司仍具有较高的发展前景,随着产业链的产能出清,板块估值将得到修复,同时也将驱动该公司市值打开向上通道。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