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报告指出,随着需求增长放缓与供应持续攀升,全球石油市场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供应过剩局面。
该机构月度数据显示,全球石油库存正以每日296万桶的速度激增,这一累积速度甚至超过了2020年疫情期间的平均水平。今明两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速将不足2023年水平的一半,而供应端却持续扩张。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 联盟正加速恢复暂停产能,同时IEA小幅上调了对2026年非欧佩克 产油国(以美洲国家为主导)的产量预期。
“随着年底及2026年的预期供应远超需求,石油市场的供需平衡正变得愈发失衡,”IEA表示,“显然,要实现市场平衡,必须做出一些调整。”
今年以来,原油价格已下跌约12%,伦敦市场原油价格徘徊在每桶66美元左右。这既源于欧佩克 及其竞争对手的供应不断增加,也反映了市场对特朗普政府贸易战拖累全球经济的担忧。
油价回落虽然缓解了消费者长期面临的通胀压力,符合特朗普压低能源成本的诉求,但却对产油国及能源企业构成了财务挑战。
库存高企与潜在变数
尽管夏季驾驶旺季暂时支撑油市,但IEA数据显示供应过剩已现端倪。6月全球石油库存创46个月新高,不过该机构指出,如果美俄或美伊关系恶化导致新制裁出台,市场格局或将改写。
从季度数据看,2020年二季度因疫情封锁措施造成的每日逾700万桶过剩仍为历史峰值,后经欧佩克 大幅减产得以缓解。
相比之下,当前印度和巴西等国的需求疲软导致今年全球石油日消费量仅增长68万桶,创2019年以来新低;2026年的消费量预计日增70万桶。IEA预测,随着各国向电动汽车转型,全球石油需求将在2030年前见顶。
供应格局重构
IEA将2026年非欧佩克 产油国日供应增长预期上调10万桶至100万桶,增量主要来自美国、圭亚那、加拿大和巴西。
面对竞争对手的扩张,欧佩克 正试图重夺市场份额。
沙特近月来持续推动联盟加速复产,在8月初批准了9月继续增产,最终将完成220万桶/日产能的全面重启。但该联盟下一步动向尚不明朗——欧佩克 表示可能选择继续增产、暂停行动甚至逆转近期增产决策。IEA报告显示,随着沙特缩减6月以色列-伊朗冲突期间的突击产量,上月22国集团总产量略有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阿联酋日产量已攀升至350万桶的历史新高,显著超出其欧佩克 配额,成为当前整体产量回落背景下少见的增产案例。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