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科普|这种疾病在分娩中致死率极高,剖宫和顺产哪个风险更大?

发布时间:2025-08-07 16:38:03

近日,关于羊水栓塞的医疗纠纷引发社会关注。有产妇因分娩过程中发生羊水栓塞导致被迫切除子宫,家属要求医院赔偿。

在临床上,羊水栓塞的发病率虽然较低,但死亡率极高,且风险难以预测,抢救时间窗口短、难度大。对此,妇产科专家、上海第一妇婴保健医院前院长段涛教授表示,在涉及生命的关键时刻,一定是先保产妇,再救孩子,最后才考虑子宫。

所谓的羊水栓塞通常发生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由于羊水里的成分(如胎儿的细胞、脂肪等)进入母体循环,引起身体强烈的排斥反应(“超过敏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呼吸骤停、心脏骤停、大出血等并发症,甚至出现多器官衰竭,几分钟内就可能危及产妇生命。

据临床相关统计数据,有70%的羊水栓塞发生在分娩前后,大多时候出现在胎儿出生前2小时,或胎盘出来的后半小时内。一旦产妇出现羊水栓塞,医生通常需要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做出处理决定。

在抢救产妇的过程中,“要不要切子宫”也是一道“生死题”。段涛表示:“尤其当出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即体内出现异常的凝血和出血时,子宫往往成为一个难以止血的大创口,为了尽快止血、保住生命,医生有时不得不做出切除子宫的决定。”

但即使切除了子宫,也不能保证产妇一定能存活。因为单纯切除子宫并不能解决因羊水栓塞而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问题,它只能解决由子宫本身作为出血源的问题。

专家表示,羊水栓塞抢救依靠的不仅仅是技术,还需要以充足且及时的输血支持作为前提保障,同时,对高效的多学科协作与应对经验也有很高的要求。是否选择切除子宫的决定权仍在医生团队。这是一个极其复杂和紧急的临床决策,需要由经验丰富的产科医生、麻醉医生、重症医学科医生、血液科医生等多学科团队根据患者当时的具体病情(心肺功能、凝血指标、出血量、对治疗的反应等)快速评估和决定。

到目前为止,羊水栓塞尚不可预测,也无筛查手段,难以提前采取预防措施,只能依靠医生提前规划的紧急预案以及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的应对流程。首要目标是挽救产妇的生命。

专家同时强调,子宫切除术是控制致命性产后出血的最后手段。如果凝血功能障碍在大量输血和凝血因子补充后得到改善,并且子宫收缩尚可,出血能够控制住,那么就不需要切除子宫。只有当存在无法控制的、危及生命的子宫出血,且所有其他止血方法都失败时,才考虑进行子宫切除术。

针对一些产妇关于顺产和剖宫产哪种分娩方式会导致更高的羊水栓塞风险,段涛表示,根据羊水栓塞形成的原因,在剖宫产的时候,由于需要医生更多的操作步骤,在剖宫过程中,会产生切口,因此血管与羊水接触暴露风险更大,加上医生操作过程中会有压力的存在,更有可能使羊水中的成分进入母体循环,导致风险因素相对顺产更高一些。

但段涛表示,即便如此,在整个人群中,羊水栓塞的发生的风险概率仅大几千分之一到几万分之一,并不是选择剖宫产或顺产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