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深圳沙头角口岸重建项目拆除工程正式启动,标志着已投用40年的该口岸升级重建进入实质性阶段。重建完成后,口岸旅客通关能力将大幅提升,有力支持沙头角深港国际消费合作区建设。
沙头角口岸重建的一大背景是:去年以来,深港各口岸客流持续增长,尤其是周末和节假日,“爆棚”已成为常态。
7月26日,深圳边检总站单日查验出入境人员达105.8万人次(入境58万人次,出境47.8万人次),刷新今年4月4日103.9万人次的历史最高纪录。其中,皇岗、深圳湾边检站分别查验出入境人员30.8万和19.7万人次,各自创下全面复关以来新高和历史新高。
城市公交系统同样火热。上半年,深圳地铁全网日均客运量达792.58万人次,同比增长7.3%。6月份,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深圳城市轨交的客运强度达1.50万人次/公里·日,连续19个月居全国首位。进入7月份,单日客运量超千万逐渐成为常态。
人气意味着消费。日前出炉的官方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深圳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48.68亿元,同比增长3.5%,比一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作为万亿级消费城市,面临贸易战等多重不确定性正面冲击,深圳取得这一成绩殊为不易。
香港方面,香港旅游发展局7月26日公布数据,上半年访港旅客总计约2400万人次,同比上升12%。其中,内地旅客约1780万人次,同比增加一成;非内地旅客约584万人次,同比上升17%。
另据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最新公布,5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修订估计同比上升2.4%,为连续下跌14个月之后的首次增长;6月份零售业总销货价值的临时估计为301亿港元,同比上升0.7%。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这表明零售业渐趋稳定。
不仅是深圳、香港,粤港澳大湾区的另两大核心引擎广州、澳门,今年以来也是人气旺盛。
7月1日至15日,广州地铁线网工作日日均客运量达1035万人次,较6月同期增长9.8%。目前,广州地铁的工作日客运量常态化保持千万水平。
而根据澳门特区政府统计暨普查局日前公布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澳门入境旅客约1921.85万人次,按年上升14.9%,恢复至疫情前水平的112%。从客源来看,内地旅客达1376.78人次,按年增加19.3%;国际旅客约134.17万人次,按年增加14.8%。
上半年,广州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11.22亿元,同比增长5.9%,位列一线城市之首,比一季度提升2.4个百分点。其中,住宿餐饮企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餐费收入增长10.9%。对于第一大支柱产业汽车制造业正持续承压的广州来说,这堪称最值得欣慰的经济亮点。
上半年,入境澳门的“深度文化体验”类游客占比提升至43%,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带动人均消费增至2878澳门元,同比增长19%。此外,过夜游客平均停留时长延长至2.7晚,较2022年提升0.6晚。
一位华南智库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投资和出口受到多重因素的制约,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也是未来需要持续激发的增长点。对粤港澳大湾区的消费来说,港、澳、广、深四大中心城市是基本盘。这四个城市的消费动能充沛,不仅支撑大湾区经济,也会以其辐射力对全国有利。
上半年,广东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5%,增速比一季度加快1.0个百分点。其中,升级类商品销售向好,体育娱乐用品类、金银珠宝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6.0%、11.4%;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44.9%、38.5%。这背后映射着广东经济焕新的动能。
香港方面,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今天下午发布的最新数字,二季度食肆总收益价值的临时估计为271亿港元,按年上升0.8%。同期,食肆购货总额的临时估计为88亿港元,按年上升2.7%。特区政府发言人表示,展望未来,经济持续增长,就业收入上升,及本地股市表现畅旺,将继续支持本地消费气氛。政府积极推动旅游业和盛事项目亦会对业务有利。
关于进一步扶持香港零售和餐饮业的计划,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对传媒透露,除了努力举办更多盛事,提升旅游体育文化设施水平,还会尝试争取提高内地来港旅客的购物免税额度。
而在深圳,近年来,当地一方面借助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等大力扩大内需,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境外人士消费体验,推动跨境消费提质升级。包括在全国首批推行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率先推出离境退税“一单一包”便利化模式等。
上述智库人士认为,随着港人北上渐成潮流,粤车南下即将实施,跨境消费将成为大湾区消费的一大新特点和新增长点。相关部门和业界可以据此多做文章,包括进一步梳理、打通各种消费堵点,提供便利催生更多消费场景和消费模式等。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