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通财经app获悉,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5年上半年出台了一系列历史罕见的关税政策,美国股市与债券市场表现依旧亮眼,似乎对这些“剧变”政策并未过度反应。投资者仍保持警觉,关注这些政策在未来数月可能带来的经济滞后效应。
本周一,美国股市收盘上涨,债市则波动不大。此前,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Truth Social上发文,宣布将于8月1日起对欧盟与墨西哥征收30%的关税。此举一度引发市场担忧,但从走势来看,投资者似乎选择暂时观望。
摩根大通资产管理公司首席全球策略师David Kelly在周一发布的研究简报中指出:“新一届政府实施了极端政策调整,理论上应推高通胀并抑制经济增长。但就目前来看,就业与通胀水平几乎与年初持平,而美股与美债却已录得可观涨幅。”
数据显示,标普500指数今年以来已上涨6.6%,周一收盘仅较7月10日创下的历史高点低0.2%。iShares Core U.S. Aggregate Bond ETF(AGG)年初至今累计回报达3.2%。这两大资产类别的强势表现,为市场增添信心。
Kelly指出,“美国市场已在多年反复无常的华盛顿政策环境中变得更加‘耐震’。尽管政策冲击看似强烈,截至目前,经济和市场实际受影响甚微。”
特朗普4月2日宣布“解放日关税”时,市场曾短暂震荡,但随着白宫出于谈判考虑推迟征收,市场迅速恢复。
进入7月,特朗普又陆续在社交媒体发布多封致各国政府的关税通知信,重申8月1日起将实施新一轮贸易壁垒。受影响国家包括巴西、加拿大、欧盟、墨西哥,以及铜进口产品等,政策节奏密集。
Kelly分析认为,尽管政策面偏紧,但AI热潮、汽油价格下行、财政刺激与放松监管预期,构成了对冲力量,助推资产价格。
不过,他也提醒,政策滞后效应尚未完全显现。例如,美国关税对财政收入的全面影响预计要到11月才会显现。原因之一是4月2日宣布加税,但4月5日前离港的货物仍适用原税率,实际关税征收出现时间差。
同时,90天的互惠关税豁免窗口已于7月9日结束,此后特朗普又宣布对更多国家加税,令企业和投资者面临更大不确定性。
投资者目前正密切关注零售企业是否会将更高的进口成本转嫁给消费者。本周二公布的6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将是市场关注焦点,Kelly指出,该数据可能仅反映出第一波关税的价格影响,大部分通胀效应将在未来几个月逐步显现。
此外,Kelly提醒,特朗普政府在移民政策收紧与联邦裁员方面的举措,也可能在未来对消费、企业行为乃至就业市场带来拖累。
他写道:“消费者、企业与市场往往前期反应过缓,随后可能出现过度修正。通胀飙升、失业率突增、股市大跌等风险仍在酝酿,尤其当市场继续低估这些政策的深远影响时。”
因此,Kelly建议投资者维持资产配置平衡,以应对政策上半年出台后在下半年逐步发酵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