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经新闻

从撤离美债到押注东方科技创新:全球投资巨擘欲加码中国科技

发布时间:2025-07-14 17:37:47

智通财经app获悉,根据美国资管巨头景顺(Invesco Ltd.)最新发布的《全球主权资产管理研究》,全球主权资产管理机构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兴趣大举回升,绝大多数基金预计将加大投入,借助中国科技驱动的资产涨势来抓住历史级的技术变革机遇,并且倾向以削减美国长期国债持有规模来提供资金支持。

景顺调查显示,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以及阿里巴巴推出兼具低成本与高性能属性的开源AI大模型震撼硅谷与华尔街之后,管理者大约27万亿美元资产的主权财富基金正越来越看好中国科技行业,因为他们不想错过下一波超级创新浪潮。

在接受调查的全球主权资产管理机构中,未来5年视中国这一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为“高优先级”或“中等优先级”的比例,从去年的44%跃升至今年的59%,并且多数机构倾向以“股票市场”作为进入中国市场的首选路径。

景顺本次研究共覆盖83家大型主权财富基金以及58家中央银行,合计管理资产约27万亿美元。调查显示,主权投资机构们正围绕特定的科技生态系统制定其中国市场投资战略,其中包括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包括沙特、阿联酋等大型主权财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们越来越确信中国在人工智能、核聚变以及量子计算等全球主要科技领域具备创新领先地位,他们不想错失良机,”景顺亚太(除日本市场外)地区首席执行官马丁·弗朗克(Martin Franc)表示。

全球最大规模主权财富基金以及中央银行的投资兴趣上升,显示今年以来围绕中国资产的市场叙事逻辑发生显著变化。尽管投资者们仍对全球经济前景以及中国与美国潜在贸易冲突存有疑虑,但今年早些时候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引领的AI技术突破彻底点燃了全球对于中国科技股的乐观看涨情绪,持续推高中国科技公司股价。

在香港上市的中国企业股票趋势衡量指标——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今年迄今已上涨约20%。

这种由DeepSeek横空出世带来的“AI应用浪潮”所驱动的乐观看涨情绪已蔓延至人形机器人、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电动汽车等其他偏向科技类型的行业。

景顺调查显示,大约78%的受访全球主权资产管理机构预计,中国的科技与创新驱动行业将跻身全球顶级竞争力行列。

据了解,大多数受访的传统资产管理机构预计在未来五年增加中国资产配置,其中包括88%的亚洲基金和73%的北美基金管理机构。最受青睐的领域包括数字科技与AI应用软件、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清洁能源与绿色科技。

担心错过“下一个硅谷”! 主权巨资或将潮涌至中国

“全球管理着27万亿美元资产的主权财富投资者正越来越看好中国科技行业,因为他们不想错过下一波创新浪潮。”这是景顺资产管理公司年度所调查得出的结论。

在对83家主权财富基金和58家中央银行进行的2025年第一季度调查中,59%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5年里,他们将中国视为高优先级或中等优先级配置目标,远远高于去年的44%。

“这里存在一种‘害怕错过’(即FOMO)的看涨投资情绪,中国科技繁荣发展趋势就像下一个硅谷。”景顺官方机构部主管罗德·林格罗(Rod Ringrow)表示。“主权资产普遍认为,中国科技企业未来将颇具有全球竞争力,他们想确保自己现在就参与其中。”

调查称,有吸引力的本地投资回报被列为未来资金流入的首要驱动因素,反映出投资机构们对该行业估值和盈利潜力相对于美国等其他发达市场的信心。尤其是此番转变发生在中美关系紧张升级之际。

景顺调查还显示,这一趋势以减少对长期限美债资产的配置为代价,主要因机构们对于“大而美”法案通过之后美国财政可持续性以及政策波动性的担忧加剧。主权资产管理者也在重新评估被动指数策略,特别是重新衡量那些专注于美国股票ETF敞口的策略。

此外,报告指出,全球央行正在建立更大规模、更多元化的储备,以抵御市场波动风险。美元仍占主导地位,但黄金以及人民币等主权货币作为防御性资产的作用正在提升。

“央行继续购买黄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对美国金融制裁的担忧,”林格罗表示。“黄金是储备的核心组成部分,不仅因为其抗通胀功能,还因为它不容易被其他机构没收或者被轻易隔离。”

林格罗表示,市场调查显示,看好中国的阵营中包括多家美国资管机构,他们瞄准那些中国有望取得全球领先地位的科技领域,这些领域同时受到市场动能和战略性政策支持的强劲支撑。

这意味着,主权投资机构以及传统资管巨头们正围绕特定科技生态系统来制定其中国市场投资战略,而非依赖广泛的宏观敞口。报告指出,这些生态系统包括半导体、云计算、人工智能、电动汽车以及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

景顺援引一家中东地区主权财富基金掌舵者的话写道,中国将在未来几十年主导太阳能、风能、电动汽车以及电池市场。来自亚太地区的一名受访机构的投资策略掌舵者表示,鉴于中国当局投入的实际资源和政策支持,中国在半导体、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领域赶超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十巨头” 引领中国新一轮投资巨浪

华尔街金融巨头高盛近期发布重磅研究,首次提出高中国“民营十巨头”(Chinese Prominent 10)的概念,将腾讯、阿里巴巴、小米等十家民营企业巨头直接对标英伟达、微软以及谷歌所主导的美国“美股七巨头”(Magnificent 7),意在挖掘中国股市中具备长期霸主潜力的核心资产,并押注这些中国科技巨头未来一段时间将是带动中国股市长期牛市的核心力量——就像2023年以来占据标普500指数高额权重的“美股七巨头”带领该指数走出历史级牛市。

即使是特朗普掀起的贸易战的最直接目标中国,其股市的基准指数今年以来也大幅跑赢美国股市,并且经历大涨后的预期市盈率以及市销率等核心估值指标相比于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仍然显得被大幅低估。高盛研报显示,即使经历大幅上涨之后,“民营十巨头”平均估值约13.9x的12个月预期市盈率,较MSCI中国指数仅有22%的估值溢价,远低于历史均值,大幅低于美股七巨头43%的估值溢价水平。

香港恒生指数年初至今回升 20%,阿里巴巴与腾讯占据高额权重的恒生科技指数今年迄今上涨18%(今年涨幅最高一度超30%),均大幅优于标普 500指数。在美股上市交易的中国互联网 ETF Krane CSI China Internet(KWEB) 今年迄今上涨逾 15%,大幅跑赢标普500指数与纳斯达克100指数。

高盛筛选出的“民营十巨头”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医药、携程以及安踏。这些公司覆盖了互动媒体、零售、科技硬件、汽车、餐饮、娱乐、家用耐用消费品、医药、酒店和纺织服装等多个子行业。它们共占MSCI中国指数42%的权重,日均交易额达110亿美元,显示出极高的市场影响力和投资吸引力。从主题上看,“民营十巨头”代表了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自给自足、全球化、服务消费及中国股东回报改善等五大投资趋势。

长期以来,投资界几乎一致认为,微软、谷歌以及英伟达等美国科技巨头们仍然是全球质量最高的公司,它们拥有市场主导地位、惊人的盈利能力和充足的现金储备。但是现在的问题在于,这些优势是否早已被反映在当前的股价中?且当前估值相比于2022年历史性的暴跌时期高得多,特别是当美国经济因关税政策而愈发低迷、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巨大投资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以及估值更具优势且盈利潜力强劲的中国科技巨头们今年以来强势崛起的情况下,这种优势是否正面临威胁。

DeepSeek 所引领的史无前例的中国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可谓持续提振中国科技股,中国大型科技企业(比如阿里巴巴与腾讯)拥有开发覆盖14亿人口的颠覆性应用级科技产品的实力,并且企业端与个人消费端对于新AI技术的接受度不断提高。

对于中国股市——即港股与A股市场而言,DeepSeek重磅推出的具备划时代意义的“超低成本AI大模型”带动大模型开始深度渗透至中国各行各业,以及阿里巴巴强劲业绩与阿里所展现出颇具雄心壮志的“人工智能超级蓝图”,已经成为全球投资者重新评估中国资产的前所未见“牛市催化剂”,而这些投资者本来已经对美国科技股愈发高企的估值感到担忧。

随着中国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全面崛起,并且引领以“极低成本”和不输OpenAI的“高能效”为核心的全新“AI大模型算力范式”,DeepSeek开始与医疗、金融和教育等各行业,以及与消费电子等应用终端深度融合带来的AI创新产品/服务,有望带动中国半导体、SaaS软件、云计算乃至所有行业销售额和营业利润步入新的增长范式,最终推动全球投资者们对于中国股市,尤其是科技股的看涨热情。

在众多外资机构看来,一大批从美国市场流出的资金或将大规模涌向兼具明显的估值与基本面优势的中国市场。DeepSeek点燃的中国科技股狂欢之火带动中国股市(包含港股与A股)领跑全球,叠加促消费政策预期升温,估值远低于美股的中国股市对于这些从美国出逃的庞大资金可谓是吸引力十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